第23章 太學遊(第2頁)

 

本來蔡老頭是不介意親自教徐嘉樹經學的,除了去東觀修史,他現在對別的事都很有熱情,不過教了一會兒之後,他就後悔了。

 

倒不是因為別的,單純是徐嘉樹的底子太差,他堂堂蔡伯喈總不能像個開蒙的先生一樣,抓著徐嘉樹背書吧簡直是天大的大材小用。

 

“你這段時間去太學上課,先把經典全部背熟。”蔡邕對徐嘉樹道:“等背熟了,我再來仔細教你聖人的道理。”

 

說罷,轉身離開了。

 

徐嘉樹的目光投向蔡琰。

 

“別看著我啊,我今天沒空陪你去太學的”蔡琰也擺了擺手,最近總是放董白的鴿子,心裡多少有點良心不安,“不過是背書而已,伱自己去吧!”

 

果然,還是被這個女人始亂終棄了。

 

徐嘉樹只能自己走到太學,再次來到這裡,身份已經從社會閒散人員變成了蔡邕安排的插班生,命運不可謂不奇妙。

 

東漢太學的授課模式由光武帝設立,針對眾多學派,設立了不同的“師說”,一共有十四家,由五經博士負責為太學生講解,祭酒則是博士之首。

 

除了傳統的《五經》,太學還增設了《孝經》、《論語》,總共七門課。

 

徐嘉樹稍微想了一下,決定先去《易經》的學派看看。

 

理由很簡單,因為讖緯之說(簡單理解為政治預言)的廣泛流行,研究《易經》成為了一門顯學,朝廷勢力最廣的袁家,便是以《孟氏易》作為家學。

 

所以《易經》算是時下的熱門專業,師門實力強,到哪裡都有師兄弟照拂,這就很對徐嘉樹的胃口,畢竟出來混要有勢力,要有背景。

 

一進《易經》所屬的校舍,徐嘉樹便聽到不斷傳來的爭辯之聲。

 

起初他還挺感興趣,湊到一旁假裝看書,實則偷聽他們在爭論什麼東西——“賁卦: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何解”

 

一方說“觀乎天文”,就是指近些年災禍不斷,水旱失調,四方蠻族侵擾,這一切都是因為朝中奸臣當道,引得上天震怒,“時變”就要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