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8章 玄武門手足相殘(第2頁)

 李世民不屑的答道:“形勢不同,用兵自然不同。樊噲是什麼東西,哪裡值得一提!我保證不出十年掃平漠北,此話絕非虛言!”

 李淵見這哥倆吵起來,便終止了爭論。

 事後,李建成挑唆眾嬪妃在李淵面前誣衊李世民:“突厥雖屢次犯我邊境,但只要給他們些錢也就撤了。秦王他打著抵禦胡寇的名義,不過是想總攬兵權,實現他篡位野心。”

 還有一次,太子、秦王、齊王陪同李淵到城南打獵,李淵讓三個兒子比賽誰打的獵物多。

 李建成有匹胡人進獻的良馬,驃肥體壯卻愛尥蹶子,李建成假惺惺的對李世民說:“兄弟啊,這可是難得的寶馬,能跨越數丈澗壕,你騎術精湛,我把它送你了!”

 李世民騎上它去追逐獵物,不料這馬突然跌倒,還好李世民反應神速,跳出了數步開外,沒被馬壓到。等馬站起來,李世民又重新騎上,如此重複了三次,李世民未傷分毫。

 回去後,李世民對宇文士及說:“他想用這種方法害我,只是死生自有天定,他又怎能傷到我。”

 這話傳到李建成耳裡,李建成唆使嬪妃告黑狀:“秦王當眾誇口,說他有天命在身,將來一定是天下之主。”

 李淵火冒三丈,當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面痛斥李世民:“天子才有天命,不是人力可以勉強的,你就這麼急著當天子嗎!”

 李世民惶恐的脫去帽冠,不停叩首解釋,並請求將自己交付司法部門調查。李淵哪裡肯聽,恰好有兵部官員奏報突厥犯邊,李淵這才強壓怒火,讓李世民重新戴上帽冠,與之商議對策。

 閆七月二十一日,詔令李世民、李元吉率軍出豳州(陝西咸陽彬州)抵禦突厥,李淵在蘭池替他們餞行。

 此後,隨著突厥擾邊加劇,李世民也變成了典型的工具人。每次只要遇有外敵入侵,李淵都會讓他領兵出征。而一旦戰事稍定,猜疑往往更深。

 【04】 決斷兩難間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隨著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矛盾加深,李世民擔心遭遇不測,便想暫避東都。提議讓工部尚書溫大雅鎮守洛陽,並派秦王府車騎將軍張亮率千餘親信隨之前往,讓他花重金結交當地豪傑,以應不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元吉當即奏告張亮欲圖不軌,將其交付有司。但不論怎麼拷問,張亮始終不發一言。在李世民強力斡旋下,有司只得將張亮釋放,官復原職。

 一天傍晚,李建成宴請李世民,暗中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喝下後腹痛難忍狂吐鮮血,淮安王李神通將李世民攙回府中。可能是藥量不夠,李世民僥倖不死,卻也大病一場。

 李淵聽說了,親自到秦王府探望。老辣沉穩且諳於世故的他怎會不知這是李建成所為,可作為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又怎能說破!

 他只得一邊敕令李建成:“今後不得再叫世民飲酒”,一邊安慰李世民:“首建大功蕩平海內,都是你的功勞。我當初想立你為太子,被你拒絕。建成年齡大,當太子時間也長,我實在不忍心把他廢掉。你們兄弟互不相容,都在京城一定會有紛爭,還是去洛陽吧,關中以東地區都歸你管,你去那裡做天子!”

 李淵這番掏心窩的話,讓李世民感動的淚如雨下,他哭著推辭不願離去,李淵說:“天下都是我大唐領土,何況東、西兩都距離很近,我想你時自會看你,無須難過悲傷。”

 事情商定,李世民即將辭行,李建成和李元吉互相通氣:“如果讓秦王到洛陽,擁有土地與軍隊,恐怕就再難控制了。不如讓他留在長安,無非多個勢單力孤的匹夫,隨時都可收拾。”

 於是哥倆密奏李淵:“秦王官屬聽說要到洛陽,無不歡喜雀躍,看他們樣子,似乎是不想回來了。”同時又攛掇一些朝廷重臣在李淵面前曉以利害,李淵當即收回成命,再不提及讓李世民去洛陽一事。

 李建成、李元吉,還有李淵那幫小老婆,天天在李淵面前鼓搗李世民。所謂“三人成虎”,李淵漸漸被他們說動了心,想要加罪李世民。

 大臣陳叔達勸諫:“秦王對國家立有大功,千萬不可廢黜。而且他稟性剛烈,如果加以折辱,恐怕會因此而死,到時您再後悔可就晚了!”

 李元吉密奏李淵,請求殺掉李世民,李淵說:“他有平定天下的功業,無罪加以誅除,要我拿什麼做藉口?”

 李元吉答:“他當初平定王世充,在東都遲遲逗留不歸,還廣施錢財為自己樹威,這不是反叛是什麼!應當儘快殺掉,還需什麼理由!”李淵不準。

 秦王府幕僚察覺氣氛不對,人人憂惶萬分!

 房玄齡找到長孫無忌說:“如今秦王與太子矛盾激化,一旦禍事爆發,豈止王府血流塗地,恐怕江山社稷也會動盪不寧。不如勸秦王仿效周公誅除管、蔡的做法,爭取主動。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須立刻做出決定。”

 長孫無忌答:“我早有這個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說。你今天所說正合我意,我馬上轉奏秦王。”

 李世民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叫來房玄齡商議。房玄齡說:“大王功蓋天地,本該繼承大業!現在情況危急,正是天意如此,願大王不要遲疑!”

 杜如晦也持同樣觀點,勸秦王早下決心,除掉李建成、李元吉。

 李建成、李元吉因秦王府猛將如雲,想誘惑他們為己所用,秘密給尉遲敬德送了一整車的金銀,並且寫信招撫說:“願能得到您的眷顧,結為布衣之交。”

 尉遲敬德推辭說:“我本一介貧民,遭逢隋末亂世,淪落到劉武周之手與大唐作對,本該處死。是秦王賜我再生之恩,又將我劃入麾下,我只有以死相報。而對殿下您,我寸功未立,實在不敢受此大禮。如果我與您私下相交,不就成了見利忘義之徒,這樣的人您要來何用!”

 李建成惱羞成怒,與尉遲敬德斷絕了往來。

 尉遲敬德把這事告訴了秦王,李世民稱讚說:“我知道您的忠心猶如山嶽,但是他給您財物您收著就是了,又何必得罪他,恐怕會連累到您!”

 果然,李元吉派刺客刺殺尉遲敬德。尉遲敬德讓人大開府門,安然躺臥榻上靜等。刺客來了好幾次,始終不敢動手。

 李元吉又誣告程知節,把程知節外放到偏遠的康州(今廣東肇慶市德慶縣)。程知節對李世民說:“大王您的羽翼就快被除淨了,您還要堅持多久!我願冒著違命死罪不去赴任,請您儘快定奪!”

 秦王身邊重要謀臣房玄齡、杜如晦也相繼遭到陷害,被打發到了外地。

 幾天下來,李世民的親信只有長孫無忌還在身邊。長孫無忌與舅舅高士廉,車騎將軍侯君集以及尉遲敬德,日夜苦勸李世民早些動手。

 李世民徵求靈州大都督李靖和行軍總管李世積意見,兩人均未明確答覆。

 李世民繼位後,也因此事對他們非常敬重!

 在這場兄弟之間殘酷的零和博弈中,做為局外人能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無疑是個明智選擇!

 就在李世民猶豫難定時,突厥又來犯邊,包圍了烏城(古地名,大致在陝西榆林定邊縣一帶)。

 李建成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率軍隊北征,李元吉藉機請求帶著李世民麾下猛將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等人,以及秦王帳下精兵共同前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子屬官王晊密報李世民:“我聽太子囑託齊王,讓他在您去餞行時殺了您,並活埋了尉遲敬德等人。”

 李世民把王晊的話告訴了長孫無忌等,他們都勸秦王搶先動手,李世民長嘆著說:“骨肉相殘,是世間最大的惡。我也知道殺身之禍就在旦夕,想等他們動手再予反擊,這樣難道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