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8章 玄武門手足相殘(第3頁)

 尉遲敬德說:“是人,誰不愛惜性命!我們這些人不顧生死的事奉您,現在大禍就要臨頭,您卻不以為意。您就是不愛惜自己,也應為宗廟社稷考慮!如果您不聽我的,我將逃入草莽,不能陪您坐等被殺了。”

 長孫無忌接口說:“敬德要走,臣也只能跟隨而去,不再陪侍大王了!”

 看到李世民仍然沉默不言,尉遲敬德有些火了:“您今天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這可不是往日風格。況且您所豢養的八百勇士都已從外地進入宮中靜等令下,形勢已然如此,您還怎麼停止!”

 李世民問詢其他僚屬,都說:“齊王不僅要除掉您,還想殺掉太子。如此貪心,什麼事做不出來!若是讓他們得逞,天下恐怕不歸大唐了。以大王您的賢明,收拾他們如拾草芥,為什麼偏要以匹夫節操,忘掉家國大計!”

 李世民讓人占卜吉凶,將領張公謹一把搶過卜具摔到地上,大聲說:“占卜用來決定當不當做,今天的事必須要做,還佔什麼!如果不吉,難道能停下嗎!”

 李世民這才下定決心,著手加以準備!

 【05】 喋血玄武門

 李世民派長孫無忌密召房玄齡、杜如晦,兩人推託說:“朝廷已下詔,讓我們不得侍奉秦王,如再私下謁見將會處死,我們不敢聽令!”

 李世民大怒,取出佩刀交給尉遲敬德:“你去叫他們,如果還不聽令,斬下二人首級。”

 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再次前往,共同勸說:“秦王已經下定決心,你們抓緊過來參與謀劃。”

 為了掩人耳目,房玄齡、杜如晦扮作道士與長孫無忌一路,尉遲敬德則繞行他路,分道秘密抵達長安。

 六月初三,太白金星橫亙天宇!

 這種天象在古時象徵更換天子。

 掌管天文歷數的太史丞傅奕密奏李淵:“太白星現於秦王封地,秦王當擁有天下。”

 古時君王最忌諱的就是被人取代,隋煬帝只因一句“桃李子,得天下”的讖語,就滅了左武衛將軍李渾滿門。而這個有名有姓的推斷,怎能讓李淵不惱。

 李淵把這本奏摺交給了李世民,用意可想而知,無非是讓李世民自戕。

 早已下定決心,並且做好準備的李世民怎肯窩囊赴死,當即奏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並且宣稱:“作為兄弟,臣從沒做過任何對不起他們的地方。他們殺臣,無非是要為王世充、竇建德報仇。臣若含冤而死,實在恥於在地下見到這些賊寇!”

 李淵驚愕不已,批示:“明日早朝詢問此事,你早些前來。”

 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人提前進入玄武門設伏,張婕妤暗中得知了李世民奏摺內容,派人急報李建成。

 李建成找李元吉商議,李元吉說:“我們應讓軍隊嚴加戒備,並稱病不去早朝。”

 李建成答:“軍隊早已備好,早朝不去似有不妥,我們先去看看,到底是什麼事。”

 於是,哥倆乘馬結伴前往玄武門。走到臨湖殿時兩人察覺不對,撥轉馬頭奔向東宮。

 李世民策馬從後面呼喊他們,李元吉取出弓箭扭頭就射,誰知緊張之下連放三箭均未射中。眼見二人就要遠離,李世民狠了狠心,咬緊牙關對準李建成就是一箭。

 李世民騎射技藝冠絕天下,李建成應弦倒斃。這時,尉遲敬德帶著七十名騎兵趕到,將李元吉射落馬下。李世民坐騎受到驚嚇,闖入前方樹林被樹枝掛落,一時無法起身。

 受了輕傷的李元吉迅速跑來,搶過李世民的弓想勒死他。危急關頭,尉遲敬德一聲斷喝,縱馬飛馳而來。李元吉大驚之下拔腿就跑,被尉遲敬德追上殺死。

 太子屬官、車騎將軍馮翊、馮立聽聞李建成已死,長嘆道:“哪有生時受人恩惠,死了卻要逃避的道理!”隨即與副將薛萬均、謝叔方率領東宮、齊王府精兵兩千餘人趕赴玄武門。

 秦王將領張公謹憑藉勇力獨自將城門落下,攔住了馮翊一行。玄武門守將敬君弘率軍出戰,左右勸他等大軍到了再戰不遲。敬君弘不聽,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喝著向前衝鋒,均被馮翊等人所殺。

 守門衛士與薛萬徹等苦戰良久,眼看支撐不住,尉遲敬德高舉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級趕來,東宮和齊王府軍隊頓時潰散。薛萬徹、馮立率殘部逃出城外。

 與此同時,李淵正與裴寂、蕭瑀、陳叔達在海池泛舟等候。突然看到尉遲敬德披甲持予、滿身血汙的闖入,不禁驚問:“誰作亂了,你來做什麼?”

 尉遲敬德答:“太子、齊王作亂,秦王已將他們殺了。我奉命護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淵對裴寂等人說:“怎會發生這樣的事,怎麼辦?”

 蕭瑀、陳叔達答:“建成、元吉無功於天下,妒忌秦王功高,相與為奸。如今既已伏誅,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陛下立他為太子,將國家託付給他,就不會再有事情了!”

 李淵無奈的說:“很好,這正是我的想法。”

 因玄武門戰鬥仍未平息,尉遲敬德請求李淵下令,讓各方軍隊受秦王節制。李淵親筆寫下詔書,交由宇文士及宣佈,城內這才平靜下來。

 李淵叫來李世民,看著這個垂首而立卻鎮定自若的兒子,緩緩的說:“我最近幾乎被讒言所誤。”

 李世民悲從心起,向前跪伏在李淵胸前放聲痛哭。

 事情過後,李建成的四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均坐罪處死並開除族籍。

 秦王府眾人仍不罷休,還要殺淨李建成、李元吉身邊幕僚。尉遲敬德爭辯說:“首惡既已被誅,事情就當瞭解。若是在搞擴大化,恐怕長久不得安寧。”

 當天,詔令天下“此事止於李建成、李元吉,其餘人等,一律赦免。國家政務,交由秦王處辦。”

 六月初五,馮立、謝叔方、薛萬徹官復原職,獲得重用,成了日後令突厥喪膽的大唐名將。

 六月初七,李淵頒旨,立李世民為太子。

 當初,太子屬官魏徵經常勸說太子早日除掉秦王。李世民奪權後叫來魏徵,怒容滿面的問:“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

 左右之人都被李世民語氣所懾,魏徵卻面不改色的說:“太子要是聽了我的話,定然不會有今天的禍事。”

 其實李世民一直很欣賞魏徵的才能,這次不過是想試試他的膽量。見他無懼生死,當即改容正色,請他做詹事主簿。

 被髮配到嶲州的太子屬官王珪、韋挺也被李世民徵召回朝,任命為諫議大夫。這三人日後也成了李世民的得力助手,名垂青史。

 八月初八,李淵傳位給李世民;初九,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位,從此開啟了大唐的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玄武門之變,無疑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痛,恐怕直至生命終結,他也不會忘卻親兄弟臨死前的模樣。

 他的勵精圖治、拓土開疆,恐怕也是在為自己贖罪。日後泉下若相見,能夠安然告慰李建成、李元吉,我沒有愧對你們,我把大唐李氏江山帶向了輝煌!

 這次事件,也給他的子孫帶來了極其負面的示範效應。縱觀有唐一代,在皇位繼承上總愛發生些意外,中宗、玄宗、肅宗、代宗都是採用了非正當手段,才得以上位。

 但不論後人怎樣評價,李世民作為千古一帝,所取得的歷史功績是誰也無法抹殺的!

 我自行我事,笑罵任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