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9章 李世民和他的團隊如何塑造貞觀氣象(第2頁)

 太宗答:“君王是源,臣子是水。源頭渾濁卻要水流清澈,根本無法做到。君王弄虛作假,又哪來的底氣讓臣子保持忠正節操!朕要用誠信治天下,見到前朝帝王靠耍弄權術對待臣子,內心頗為不恥。你的辦法雖好,朕卻不能採用。”

 太宗大宴群臣,令樂官演奏《秦王破陣樂》。太宗說:“朕當年專司征伐,民間創作了這首曲子,雖然比不上文德雅樂,卻是那段崢嶸歲月的真實寫照,不敢有違初心。”

 封德彝說:“陛下靠武功平定海內,文德怎可與之相比。”

 太宗答:“平亂靠武,守成用文。文武之道,因時而宜。卿說文不如武,有些過了!”封德彝叩首謝罪。

 太宗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朕年少時喜好弓矢,曾得到數張好弓,自認為天下沒有更好的了。最近朕將它們拿給製作弓矢的匠師看,匠師說這些都不好。朕問原因,他說做弓所需木材條理不直,勁道雖大精度不佳,朕這才醒悟是當初眼光不準。朕靠弓矢平定天下,對它們的認識都存有偏差,更何況面對天下事務,怎麼可能樣樣精通!”

 於是詔令京城五品以上官員輪流在中書省值班,經常召見他們,詢問了解民間疾苦和為政得失。

 太宗對公卿說:“當年大禹鑿山治水,沒人說他壞話,因他與民同利;秦始皇大興土木,引來天下大亂,因他損民利己。追求安逸享受是人的本性,如果任由放縱,危亡就會來臨。朕原想築造一座宮殿,材料都已備齊,憶起秦朝滅亡的教訓立即停止下來。王公以下官員,都要深刻領悟朕的心意。”

 於是,太宗在位二十餘年,舉國風俗質樸,國家、百姓都很富裕。

 【05】民為重,君王為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宗對侍臣說:“君王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盤剝民眾事奉君王,如同割掉身上的肉充飢,肚子飽了人也沒了,君王富了國卻亡了!君王的憂患從來不是出自外部,而是源於自身。

 慾望過多耗資勢必巨大,耗資巨大百姓勢必凋敝,百姓凋敝國家勢必危亡,國家危亡君王勢必命喪。朕時常反省自己,從不敢稍有放縱。”

 剛建國時,太祖李淵想依靠宗族鎮守天下,因此從李淵曾祖一脈的兄弟開始起算,其後代子嗣不論年齡大小一律封王,光親王就有數十人。

 太宗即位後對這一做法很不以為然,曾從容詢問群臣:“這樣大封宗族,對國家有利嗎?”

 封德彝答:“隋朝時只有皇子及皇上的親兄弟才可封王,其餘宗族除非立有大功,一般不封。高祖照顧宗族情誼大封宗室,從兩漢以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多的。他們爵位既高,所定待遇也不會低,這恐怕不是天下至公的做法。”

 太宗頷首道:“你說得對!朕做天子是來撫育百姓的,怎可勞煩百姓豢養自家呢!”於是詔令宗室郡王除立有大功的,一律降為縣公。

 太宗與群臣討論匪患治理,有人說應使用嚴刑重法加以禁止,太宗哂笑說:“百姓做盜匪,是因為賦稅繁重、官吏貪汙,實在活不下去才不得已而為。朕要你們克勤克儉,輕徭薄賦,選用廉潔幹事的官員造福一方。百姓吃飽穿暖了,誰還會去當盜匪,哪還用得上什麼重法。”於是數年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

 【06】及時敲打臣子

 對一些位高權重的高官,太宗時常敲打他們,以防他們有所懈怠。

 裴寂是高祖李淵的布衣之交,高祖在位時與其關係親近。劉武周、宋金剛攻陷晉陽,裴寂請纓征討,結果全軍覆沒。李淵不僅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予以慰撫。他還仗恃寵信,進獻讒言害死了開國功臣劉文靜。

 對於這樣的人,太宗並沒有一撤了之,而是出言提醒,告誡他說:“朕對於談及國事政務的重要奏摺,都將它們貼在牆壁上反覆閱讀,經常思考到夜深才就寢。你們也應恪盡職守,符合朕的意圖。”

 太宗讓宰相封德彝薦舉賢良,過了很久封德彝也沒推薦上來。太宗質問原因,他說:“不是我不盡心,只是至今仍未遇到人才!”

 太宗不滿的說:“君子用人取其所長,是你自己不能辨識英才,又怎能埋怨這世上沒有人才。”封德彝羞慚告退。

 太宗長年征伐,養成了遇事果決、不怒自威的氣質。前來稟事的臣子,往往因畏懼而舉止失措。太宗得知這一情形,努力讓自己保持微笑與臣子交談,希望他們可以暢所欲言。

 太宗曾對公卿大臣說:“人們若想看清自己容顏,就需照鏡子;君王若想知道自身過錯,必須靠諍臣。如果君王自以為是,臣子阿諛奉承,君王失去國家,臣子又豈能保全!虞世基等人諂諛隋煬帝以求富貴,煬帝遭弒,他們也一併被殺。你等應以此為戒,朝政如有得失,切勿閉口不言。”

 太宗對黃門侍郎王珪說:“國家設置中書省、門下省的本意是相互監督制衡,防止決策失誤、有令不行。中書省頒詔出現差池,門下省應立即糾正。”

 “人的觀點各有不同,與其爭長論短,不如以符合實際為前提,放棄錯誤觀點聽從正確意見,這又有什麼損失!最近朝中有的固執己見,與人爭論成仇;有的怕得罪人,明知不對也閉口不言。照顧一個人的臉面,卻不顧及億兆民眾的憂患,這是亡國敗家的做法。”

 “隋煬帝時,內外官員專以聽話順從為能事,人人覺得自己聰明,可以逃避災禍。誰知天下大亂,家國兩亡,即便有人僥倖得生,也會遭後世譏笑,留下佞臣罵名遺臭萬年。你們應存公心、袪私念,千萬不可再重複前朝過錯!”

 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有個西域商人得到一顆寶珠,因擔心遭人覬覦,竟用刀剖開皮肉將寶珠藏起,有這事嗎?”

 侍臣答:“確有此事。”

 太宗說:“人們都在嘲笑他愛寶珠勝過愛自己,其實官吏因受賄而犯法,帝王因縱慾而亡國,又與這位可笑的西域商人有什麼區別。”

 魏徵接話道:“當年魯哀公對孔子說‘有人忘性極大,搬家竟然忘了帶妻子’。”孔子答‘還有更過分的,桀紂連自己都忘了。’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太宗嘉許的說:“對!朕與你們戮力同心,以免成為他人口中笑話。”

 【07】廣納諍言,從諫如流

 太宗勵精求治,數次把魏徵召入內室,請教為政得失。魏徵知無不言,太宗欣然接受。

 一次朝廷在全國範圍內徵募兵員,封德彝上奏請示:“中男雖然未滿十八,但其中如有身高體健的,建議一併徵召。”(唐制,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為丁、六十為老;徵兵需從丁男中徵召,即男丁滿二十)。

 太宗批准了這份奏摺,詔令起草好後需要魏徵簽署。魏徵認為此事不妥,就是不籤,如此往返折騰了四次。太宗火了,找魏徵質問:“中男身高體健的,都是奸民為了逃避兵役而謊報年齡,徵召他們入伍有什麼壞處,你因何如此固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魏徵答:“士兵貴在治理有方,不在數量多少。陛下您按條件徵集兵員,經過嚴格訓練足以無敵天下,何必非要多徵這些未滿條件的中男湊數!況且陛下常說要以誠信治天下,要讓臣民無欺詐。如今您即位未滿一年,不講誠信的地方已經很多了!”

 太宗驚愕的看著魏徵說:“朕哪裡失信了。”

 魏徵答:“您曾下詔‘拖欠國家的財物,一律免除。’有司卻認為秦王府的財物不屬國家範疇,仍就徵收索取。陛下您從秦王登基為天子,敢問您王府的財物不是國家的又是誰的!”

 “您還說‘關中地區免除兩年賦稅,關外地區免除一年’,誰知聖旨剛下,就接著頒詔要‘從明年起算’,導致各地剛把百姓賦稅退回又得重新徵收,百姓能沒意見嗎!我想問問,什麼是‘從明年起算’!”

 “還有,與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是這些文武大臣,您總說要信任他們、依靠他們,如今卻在兵員徵集這些具體事情上懷疑他們弄虛作假,這是以誠信治天下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