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58章 盛世能臣之張說二度拜相,開創募兵制(第3頁)

 張說許諾:“臣在邊疆多年,深知這裡情形。將帥不願裁軍,不過是想用於自衛,或是役使士卒為他們做私活而已。兵貴精不貴多,禦敵制勝無須太多冗員。陛下如果不信,臣願以全族百口性命做擔保。”

 張說的勇於擔責,打消了玄宗顧慮,下詔予以實施。

 第三,改革軍制。大唐軍制沿於北魏府兵制,二十從軍、六十退伍,戰時為兵、閒時為農。在建唐初期,人口少、農田多,且國土面積有限,作戰地域大多距家鄉不遠,士卒既可以保衛家鄉不受侵犯,又能夠兼顧自家產業,一旦戰死還有優厚撫卹,毫無後顧之憂,打起仗來極為彪悍。

 而到了玄宗時期,這一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人口增長過快,農田相應減少,且疆域廣袤無邊,一直拓展到了絕遠之地。府兵制的根基“均田制”遭到嚴重破壞,士卒們長期在外戍邊征伐,家中卻仍要繳稅服役,以至日漸貧困。軍中逃亡事件屢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軍心士氣。

 張說深知其中危害,提議改革軍制,從社會徵募壯士充任侍衛,凡加入軍籍的一律免除各類徭役,享受國家優待。

 政令一經頒行,不過十天左右就徵得精兵十三萬。

 從此,府兵變為募兵;士兵也從半農半兵,轉變為專司其業,由國家供應的職業軍人。

 這項軍制改革影響深遠,不僅為玄宗執政中期征伐四方提供了充足血液,促進了開元盛世的形成,更為後世歷朝歷代所沿襲。張說功不可沒,在玄宗面前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十一月,前廣州都督裴伷先坐罪下獄,玄宗讓眾宰相議定他的罪行。

 張嘉貞提議施以杖刑,張說反對,指出:“自古刑不上大夫,是因他們代表著君王的臉面,需要有廉恥節操,士可殺而不可辱。”

 “臣在北部巡邊時,聽說姜皎在朝堂上被當眾施以杖刑。姜皎位居三品高官,且為國立有大功,有罪了依據律法該怎麼判就怎麼判,當死則死、當流則流,怎能輕易加以侮辱,把他當成奴隸對待!姜皎的事已經過去,無法挽回。裴伷先所犯罪行依律應判以流刑,切不可再重蹈覆轍,寒了士大夫的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玄宗深以為然,採納了張說意見。張嘉貞對此非常不滿,因為打姜皎板子就是他出的主意,姜皎也因此死於流放途中,張說這麼說無疑是把矛頭對準了他。散朝之後,他怒氣衝衝的找到張說,質問道:“你何必把話說的這麼難聽。”

 張說意味深長的回答:“宰相這一職位,不是高不可攀,時運來了誰都能當。如果國家大臣都可以被當眾鞭打侮辱,誰敢保證將來這手段不會施加到你我身上。我這麼做,不是為了裴伷先,而是為了你我和天下的士大夫啊!”張嘉貞無言以對。

 開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張嘉貞的弟弟張嘉佑因貪汙遭到檢舉。大唐有制,官員親屬犯罪,官員也要連坐。

 張說勸張嘉貞脫去官袍,身著便服到朝堂外主動請罪,以求寬大處理。玄宗見其認錯態度良好,又沒有其他過失,便將其免去宰相職務,外調為幽州刺史。

 宰相職務空缺,張說憑藉過人才華與卓越政績,在時隔十年之後被重新起用,拜為宰相,主政中書省。

 同時,玄宗將貶為梓州刺史的前朔方大使王晙,提拔為兵部尚書兼朔方節度使,接替張說巡視北疆各軍。

 所謂天道酬勤,真金不怕火煉!張說的事告訴我們,只要你有真本事,又能耐得住寂寞,即便短期內遇到些挫折,彆氣餒沮喪,更不要牢騷滿腹,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努力,相信總會有花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