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二聖歸天,唐代宗繼位(上)
【01】李光弼出鎮臨淮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因邙山一役失利,丟失了河陽、懷州,自請解去天下兵馬副元帥一職,回到河東繼續擔任節度使。
五月份,李光弼自河東入朝。
藩鎮節度使入朝,在玄宗時代是天大的好事,意味著出將入相、光宗耀祖,是朝廷對邊帥的最高褒獎。而在肅宗及其以後卻並不是什麼好事,代表著朝廷的猜忌與權力的變相剝奪。與李光弼情形相類的還有郭子儀和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瑱,雖說官至宰相,但只是一個毫無權力的空頭銜。
他們功勞太大,聲望過高,朝廷擔心他們心生異志,成為安祿山第二,索性將他們調入朝中看管起來。
此時,史思明之子史朝義殺掉父親繼位稱帝,仍然佔據河南、河北大部地區,並派兵東擊宋州(今河南商丘),企圖進入江淮。
而江淮地區在經過物價飛漲、劉展之亂後也開始變的動盪起來,田神功等朝廷將領打著平叛旗號,滯留江淮不走,搶奪地盤相互攻擊,漸有愈演愈烈之勢。
江淮是大唐的重要財賦來源,一旦這個地方遭到破壞,朝廷將無法再保持正常運轉。
而要遏制叛軍進攻勢頭,懾服田神功這樣的驕兵悍將,非郭子儀、李光弼莫屬。郭子儀一直受到魚承恩排擠,除非遇有重大事件,朝廷不會讓他再重掌兵權。最合適的人選,也就只剩李光弼了。
沒多久,肅宗起用李光弼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都統河南、淮南東西、山南東、荊南、江南西、浙江東西八道節度使,坐鎮臨淮(江蘇宿遷市泗洪縣境),把南方事務全權交付於他!
同時,加封平定劉展叛亂的功臣田神功為開府儀同三司,遷任徐州刺史,隸屬李光弼節制;李藏用為浙西節度副使。
將前江淮都統李峘、淮南東道節度使鄧景山徵調入朝。浙西節度使侯令儀遭到李峘甩鍋,承擔起了抗擊劉展不利的全部過失,被免官流放康州(今廣東德慶縣),做了李峘的替罪羊。
九月,江、淮爆發大面積饑荒,窮困潦倒的民眾為求生存,迫不得已將老弱婦幼當做充飢的食物。
十月份,宰相崔圓接任江淮都統,將李藏用改任為楚州(今江蘇淮安)刺史。
朝廷支度租庸使前往江淮,查驗倉庫物資消耗情況。因爆發劉展之亂,各地在倉猝中徵募士兵,物資損耗較多,與賬簿數量嚴重不符。為彌補虧空、避免問責,眾將領往往賣掉個人資產予以補償。
李藏用擔心牽連自己,曾與他人談及此事。他麾下將領高幹與他持有舊怨,藉機構陷他謀反,帶兵將李藏用殺死。
崔圓調查此事,李藏用所屬官吏畏懼刑責,大多附和高幹說法,證明李藏用謀反。只有劉展的降將孫待封敢說真話,堅持稱李藏用沒有謀反。
崔圓讓人把孫待封拉出去斬首,有人勸他:“你幹嘛不附和大家意見,先保住性命再說?”
孫待封答:“我以前跟著劉展大夫奉詔赴任,人們說我們造反;李公起兵消滅了劉展,我歸附於李公,現在又有人說李公造反。我寧可去死,也不能睜著眼說瞎話,把髒水潑到李公身上!”隨即從容赴死!
寶應元年(762年)正月,重掌兵權的李光弼攻陷許州(今河南許昌),擒獲史朝義所任太守李春,又擊敗了前來救援的叛將史參,繼續領兵東進。
史朝義親自統率大軍圍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已達數月之久,城中糧食耗盡即將淪陷,刺史李岑憂慮之下毫無辦法。遂城果毅劉昌提議:“我們府庫還有幾千斤酒麴,可以將其搗碎果腹,最多再堅持二十天,李太尉一定會來營救。現在城東南最為薄弱,請讓我去防守。”
李光弼抵達臨淮,眾將因河南行營兵力較少,而史朝義仍然強盛,勸他南下退保揚州。他說:“朝廷倚重於我,如果連我都要退縮,朝廷還有什麼希望!況且我們出其不意攻打他們,他們怎會知道我方兵力多寡!”
隨即直奔徐州,命令袞鄆節度使田神功發兵進擊,在宋州城下大破史朝義,距離劉昌所料時間還提前了五天。李光弼聽說了劉昌事蹟,將他召入麾下,破格提拔為左金吾衛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