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117章 朕努力了,無奈天不佑朕(第2頁)

 七月二十日,楊綰因病離世,享年五十九歲,擔任宰相還不滿四個月!

 楊綰的死讓代宗非常痛苦,他傷心的對群臣說:“上天難道不想讓朕早些實現太平盛世嗎,為什麼這麼快就奪走楊綰!”

 失去了楊綰這個得力助手,中興事業還得繼續,代宗只得強打精神投入到千頭萬緒的繁雜政務中。

 宰相只乘下常袞以及獲封宰相待遇的朱泚,常袞雖然也很正直,但過於古板教條,在執政能力上與楊綰差距較大,關注的盡是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至於朱泚,他只是出將入相,更多精力放在抵禦吐蕃方面,基本不參與朝政處置。

 元載、王縉做宰相時,代宗每天讓御廚賞給他們十人份的飲食,時間一長形成了定例。楊綰死後,常袞叫上朱泚奏請代宗停止賜膳,代宗痛快答應了他。沒多久,常袞又準備奏請代宗停止專給宰相頒發的堂封,類似於現在的崗位津貼,因遭到其他人勸阻方才作罷。

 當時的士大夫對常袞這一行為表現的相當不屑,譏諷他故作清高。朝廷厚待宰相,是用來禮遇賢才,讓你好好做事的。你不做事,理應辭職,而不是辭薪!

 司馬光老先生對此評價說:“所得俸祿多於所做事務,這是君子深以為恥的事。常袞準備辭去堂封,至少說明他還有些廉恥。與朝中那些一心保有官祿、整天啥事不做的權貴相比,豈不強出太多!

 十月份,連陰秋雨綿綿不絕,河中地區池鹽受損嚴重。戶部侍郎韓滉擔心朝廷減少鹽戶稅收,便找幾了個“專家”極力在代宗面前解釋雨雖然大,鹽田卻並未受損。代宗深感懷疑,派諫議大夫蔣鎮前往視察。

 蔣鎮去了一個多月,每天都受到熱情接待,吃飽、喝足、撈夠後安然返朝,向代宗證明:“池鹽質量確如韓滉所說,沒受任何影響。”並提議將此作為祥瑞予以慶賀,載入史籍。代宗在他們的忽悠之下,採納了這一意見,被當世評為醜行。

 京兆尹黎幹向代宗奏報,秋雨損壞莊稼。韓滉在代宗面前指稱黎幹胡說,代宗派御史去查,御史回覆有三萬多頃莊稼受損嚴重。渭南縣令劉澡依附韓滉,堅稱自己境內莊稼未受損傷,前去調查的御史趙計與劉澡一個口吻。

 代宗不信,對趙計說:“雨這麼大,為什麼只有渭南一縣沒事。”又派另一位御史朱敖去查,結果查清渭南全境受損莊稼達三千多頃。

 代宗嘆息很久,痛心疾首的說:“縣令是養育百姓的官員,莊稼沒受損傷都應奏報受損,以此減少百姓租賦。他可到好,境內受損嚴重還謊稱未損,對百姓竟然不仁到了這個地步,難道這就是我大唐的父母官嗎!”

 事後,劉澡貶為南浦縣尉,趙計貶為澧州司戶。

 兩件事都牽涉到了韓滉,其實他的出發點一點也不復雜,無非是擔心朝廷免去災民租賦會影響到他的政績。這樣的官員你可以說他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卻不能說他不做事。

 韓滉自大曆六年(771年)從尚書右丞調整至戶部任職,主掌天下財賦。代宗派他到戶部,主要是為了削弱元宰的權力。他為人廉潔勤快,精通賬簿,對下管理嚴格,官吏們不敢糊弄。在任幾年,正趕上連年豐收,邊境暫無戰事,國家財物儲備逐漸充裕起來。代宗因之對他欣賞有加,沒有深究他隱瞞災情的事。

 兩件事處理的怎樣我們暫且不論,至少證明朝中有了正義的聲音,士大夫有了是非的概念,而代宗也有了救世的想法。

 大曆十三年(778年)正月,代宗下令毀去權貴們建在白渠支流上的水力磨坊,以便灌溉農田。

 代宗女兒昇平公主有兩座磨坊在河邊,找到代宗懇求予以保留,素來寬容遷就的代宗很嚴肅的對她說:“我這麼做是為了替蒼生謀利,你若是瞭解我的用意,就去帶頭拆掉。”昇平公主當即指揮家人毀掉了磨坊。

 貓和老鼠是天敵,此事天下皆知。宰相兼隴右節度使朱泚找到一對從小一塊兒長大、互不傷害的貓鼠,當做祥瑞進獻給了朝廷,常袞帶領百官在代宗面前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