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德宗逃離長安,朱泚被擁稱帝(第2頁)
十月初四,亂軍進城第二天!
朱泚移居白華殿,併發告示聲稱朱太尉已暫管六軍,要求還在城內的神策軍,以及朝廷的文武官員限期三天歸建,逾期未到者,一經查出定斬不饒。
那些沒來得及隨駕出逃的官員看到告示心內大定,以為朱太尉完全掌控了局面,相繼來到朝堂拜見朱泚,言談間免不了有人勸他早日把德宗迎接回來。
聽到這些話,朱泚原本和善的臉上頓時陰雲密佈,官員們見他面目猙獰,已不是他們熟悉的那個謙虛隨和的朱太尉,便也紛紛閉嘴,悄悄退了下去。
想跑已經不可能了,長安城防已被朱泚接手,城門早就封閉起來。擺在這些官員面前的路有兩條,要麼跟著朱泚一起背叛大唐,要麼寧為玉碎做個忠臣!
原京兆少尹源休看透了朱泚的心思!
此人曾於建中三年(782年)出使回紇,被回紇在冰天雪地裡扣留了五十多天,任務完成的比較圓滿。因他極富辯才,思路清晰,善於問答應對,是德宗喜歡的人才類型。奸相盧杞擔心他因此受到德宗的欣賞重用,便趁著德宗還沒接見,將他調整為沒什麼權力的光祿卿,財物賞賜的也很少。源休對此耿耿於懷卻又訴苦無門,朝政讓盧杞這種貨色掌持,他能有什麼辦法!
亂軍進城,朱泚掌權,對於既得利益者來說是個噩耗,但對源休這樣的失意人來講,卻是一次重新洗牌的絕好機會!
朱泚的經歷與他差不多,失意、鬱悶、恐慌、焦慮等負面情緒他源休也有,同道人最解同道人!
於是在百官礙於名份疏離朱泚之際,他卻主動靠上前去,發揮自己見多識廣、能言善辯的特長,替朱泚分析形勢出謀劃策制定規劃,單獨密議了很久,最終堅定了朱泚稱帝的信心與決心!
後人評價涇原兵變,認為源休的罪過大於朱泚。我倒覺得源休沒什麼錯,這是一個正常人在危境中求生慾望的正常反應!
如果非要追究涇原兵變的是與非,德宗與盧杞才是最大的惡人!
十月初六,亂軍進城第四天!
朱泚採納源休提議,封閉京城十門,嚴禁朝廷在職官員出城。源休又親自出馬替朱泚當說客,拉攏朝中官員為朱泚所用。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不少曾名動一時,又不為朝廷所用的文臣武將都投到了朱泚門下。
比如李希烈的乾爹、前淮西節度使李忠臣,自從被李希烈驅逐到朝廷後,一直沒有任何實職。
再如原振武軍(內蒙和林格爾縣)留後、右金吾將軍張光晟,曾於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以回紇人鞭打折辱朝廷將領為名,一舉殺掉了從長安歸國途經振武軍府的九百餘名回紇使者,還把他們的屍體鑄為京觀。為此引發了嚴重的外交事件,在回紇可汗多次嚴正交涉下,德宗將張光晟貶為睦王傅,後又掛了個太僕卿的閒職。
還有工部侍郎蔣鎮、員外郎彭偃、太常卿敬釭等。
上述這些人有幾個共同點——能力強、不得志且為朝廷所排擠;他們的共同心聲是,既然你看不上我,那就別怪我另投他人!
這些人都與朱泚同朝為官,能力水平如何朱泚一清二楚,能來投奔,他自然感到高興。但讓朱泚苦惱的還是兵力太少,五千人夠幹什麼的!
正在這時,一個利好消息傳來。朱泚曾經的老部下,將領張廷芝、段誠諫從鳳翔帶著數千人前往襄城支援,眼看要過潼關,聽說朱泚佔據長安,便合謀殺掉了主帥戴蘭前來投奔!這數千人是朱泚從范陽帶來防秋的老班底,論起忠誠度自然比那些作亂的涇原大兵靠譜的多!
自此,朱泚樂觀認為眾心已歸、大局已定,便任命源休為京兆尹、判度支,李忠臣為皇城使,完全仿照皇帝派頭行事。
被困在城裡的朝廷官員也並非盡是些只顧活命、罔顧忠義的慫包,所謂有牆頭草必有松柏傲,前涇原節度使、司農卿段秀實就是一條鐵骨錚錚的好漢!
對段秀實這位叱吒疆場的傳奇人物,武將出身的朱泚一直尊重有加。中唐與初唐、盛唐相比,實力雖變弱了,但祖輩留下來的一些光榮傳統還沒有完全消失,崇拜英雄、崇尚氣節的餘風猶存。朱泚當然希望段秀實能為他所用,那他才真正稱得上眾望所歸!他覺得段秀實的處境與他一樣,被朝廷所輕視與疏遠,如果誠心邀請、曉以利害,一定能爭取過來。
於是,朱泚安排了十餘名親信前往段秀實府中拜訪,段秀實卻閉門不見。這些人翻牆而入,手執兵刃逼他去見朱泚。段秀實眼見不去不行,便把家人召集起來,說道:“國家有難,我當以死徇社稷,你們各自求生去吧!”
打發走了家人,交代了後事,段秀實跟著他們來到皇宮。朱泚看他進來,遠遠站起施禮,開心的說:“段公您一來,我的大事可成!”之後又是噓寒問暖,又是上茶讓坐。
段秀實看他如此客氣,也不好上來就吵,禮節性的客套了幾句。
入座後,段秀實正色說:“太尉您歷來忠義,這次涇原軍因賞賜不豐貿然作亂,我個人認為極為不妥。賞賜不豐是職能部門的事,與天子何干!你應當用這個道理去說服他們並示以禍福,勸他們重新迎回天子,這才是比天都大的功勞!”
朱泚沒想到他會這麼說,滿臉的誠懇與笑容頓時收起,朱泚稱帝之心早已堅不可破,當然聽不進逆耳之言。但他對段秀實除了崇拜,還多了一層同病相憐之感。因此雖然意見不合,仍然推心相待,並沒有把段秀實看押起來。
這倒給了段秀實一個接觸涇原軍的機會,他在涇原多年,這些人很多都是他曾經的部屬,比如誅殺劉文喜的將領劉海賓,還有都虞侯何明禮、孔目官岐靈嶽等,都與段秀實有著不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