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德宗逃離長安,朱泚被擁稱帝(第3頁)
其實他們誰都不想造反,完全是受到當時形勢所迫、被亂軍所擁,不得已為之,現在也非常後悔。段秀實這位德高望重的老領導一來,無疑給了他們以主心骨,便時常暗中聚攏在一起,秘密商議誅殺朱泚、迎回天子的策略。
十月初七,亂軍進城第五天!
段秀實瞭解到一個重要情報,朱泚派涇原兵馬使韓旻帶領三千精銳出城搜尋德宗。名義上是迎奉大駕,實則是偷襲德宗。
段秀實知道德宗身邊沒什麼防衛力量,趕忙去找岐靈嶽—岐靈嶽是孔目官,掌管軍中文書印章—讓岐靈嶽偽造姚令言命令,通知韓旻回軍。
文件起草好,還沒來得及將姚令言的節度使大印偷出來,韓旻已經出發了。情急之下,段秀實用自己的司農卿大印蓋在文件上,安排一名腿腳利落的信使追趕。韓旻看到文書,也沒留意真偽便掉頭回返。
段秀實知道韓旻一旦見到朱泚、姚令言,此事定然暴露。於是找來岐靈嶽、劉海賓等人,平靜的說:“韓旻已經返回,我們剛剛挽救了聖上!事情一旦暴露,我們恐怕都將難以倖免。我去見朱泚,當面殺了他;如果沒有成功就自殺成仁,誓死不做亂臣賊子。”
又讓劉海賓、何明禮到軍中結交親信伺機接應。果然,朱泚、姚令言看到韓旻不召而還既驚且怒,馬上派人查問。岐靈嶽一口咬定是自己所為,與他人無關,被當場處死。
平息了此事,朱泚召來李忠臣、源休、姚令言、段秀實,與他們商議稱帝之事。席間,段秀實猛然暴起,一把搶過身旁源休的象牙笏板,衝到朱泚面前,指著朱泚大罵:“你個狂賊,我恨不能將你碎屍萬段,豈能陪你造反!”
揮起笏板狠狠砸向朱泚面門,古時的笏板長約五十公分,寬近十公分,質地堅硬帶稜帶角。段秀實雖已六十多歲,但行武出身力大無比,這下要是砸實了,朱泚不死也會重傷。
還好朱泚也是武將,反應敏捷,下意識的舉起手臂遮擋,笏板尖頭砸中了他的額頭,頓時血流如注!
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眼睜睜看著段秀實掄著笏板痛毆朱泚。
李忠臣第一個反應過來,急忙上前攔住段秀實,朱泚這才連滾帶爬的逃出來。
段秀實眼見無法追上,索性把笏板往地上一扔,昂然挺胸說:“我不會與你們造反,殺了我吧!”
朝堂武士一擁而上,揮刀將段秀實砍倒。朱泚手捂傷口,大聲說:“不要殺他,不能殺他,他是義士!”
可惜為時已晚,一代名將慘死在亂刀之下!幾天後,劉海賓、何明禮同樣盡節而死!
作為武將,他用玉碎扞衛了尊嚴!作為朝臣,他用生命宣示了忠義!
是的,大唐曾經冷落過他,但大唐同樣也成就過他,豈能因為個人榮辱而棄國家於不顧!他的死是對投靠朱泚的那些所謂名臣的最好嘲諷!
段秀實的死,讓朱泚很難過,他傷心了很久,下令按三品官員儀式厚葬了段秀實!
朱泚為什麼如此傷心,也許是良知發現吧!
與其苟活於世,不如慷慨就義。人終有一死,這是天道輪迴;但如何對待生死,卻是每個人都可做出的選擇!
德宗在得知段秀實的死訊後同樣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如果當時他沒有偏聽偏信楊炎的話,段秀實仍然坐鎮涇原軍府,又怎麼會有今天!如果他聽了段秀實的勸諫及時整頓神策軍,也不至於被區區幾千亂軍趕出長安流離失所!
十月初八,亂軍進城第六天!
這一天,對於受奸相盧杞所害、接替朱泚出任鳳翔節度使的前宰相張鎰而言,是個悲劇的一天。
張鎰是大經學家,講經授讀是其所長,帶兵打仗是其所短。到任鳳翔,他每天只是端坐讀書,至於那些雜七雜八的軍中事務,完全交由行軍司馬齊映、齊抗兄弟處理。
鳳翔軍府轄岐(鳳翔)、隴(寶雞隴縣)二州,是京城西部重要屏障。兵力構成除鳳翔軍府原駐軍外,還有朱泚從范陽帶來防秋的數千將士,這其中有位叫李楚琳的將領,作戰極為悍勇,深受朱泚欣賞。
涇原兵變的消息傳到鳳翔,齊氏兄弟向張鎰提議,把李楚琳除掉免留後患。可張鎰是個文官,見不得這個,只是打發李楚琳離開岐州,去隴州(寶雞隴縣,與甘肅相鄰)戍防。
李楚琳託故沒有出發,待在城中伺機而動。而張鎰正忙著操心德宗去向,也沒關注李楚琳的走與留。當晚,李楚琳夥同其黨作亂,張鎰毫無防備,慌亂中縋城出走,被亂兵追上殺死。
他從京城帶來的幕僚,除去齊氏兄弟警惕心強、逃出生天投奔德宗外,其餘均死於亂軍。殺死了張鎰,李楚琳自任鳳翔節度使,夥同隴州刺史郝通,一併歸降朱泚。
十月初九,亂軍進城第七天!
朱泚在宣政殿正式稱帝,國號大秦,改元應天!
姚令言、源休共掌朝政,朱滔為皇太弟,李忠臣、張光晟等各有官職。
在源休提議下,為了免除後患,朱泚一口氣殺掉了滯留長安的皇室宗親七十餘人。
涇原兵變,導致原本支援襄城(河南許昌襄城縣)的朝廷援軍或者倒戈歸降朱泚,或者揮師返回勤王,襄城在被圍攻了兩個月後矢盡糧絕,哥舒曜無奈棄城逃奔東都,襄城最終落入李希烈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