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192章 帝王權術下的中興氣象(2)二李之爭(第3頁)

“何況天德故城位置偏遠,土地貧瘠,烽火斥候不能互相支援。一旦遇有敵襲,朝廷無法及時知情。這樣一來,等於無緣無故放棄了兩百多里領土!”

但這次憲宗卻採納了李吉甫意見,下詔把西受降城轉隸給了天德軍。

憲宗在朝會時詢問宰相:“有人說朋黨之風盛行,這是怎麼回事?”

李絳答:“自古以來,君王最忌諱的莫過於臣子拉幫結黨,所以小人在詆譭君子時一定誣稱他們結黨。為什麼呢?結黨的事說起來可惡,追究起來卻又無跡可尋!東漢末年,但凡稍稍賢明些的臣子,宦官們都拿結黨的罪名來禁錮他們,結果把國家搞亡了。這都是小人陷害君子的言論,希望陛下明察!君子本就應與君子相合,怎能非要他們與小人愉快相處,然後才說是不結黨呢!”

李絳的這番言論,既指責了宦官,也暗諷了李吉甫,讓一眾閹人對他恨之入骨,不停的在憲宗面前搬弄是非。

元和九年(814年)正月,李絳迫於壓力,以足疾為由申請退休,被免為禮部尚書。

李絳一被免去相位,憲宗立刻把淮南監軍吐突承璀調回朝中,出任弓箭庫使、左神策軍護軍中尉。

由此可知,在皇帝眼裡,宰相不過是個想用就用、想扔就扔的工具,而宦官才是長久陪伴他們的家人!

做了禮部尚書的李絳並沒有因此沉淪,仍在盡心報效朝廷。

不久,回鶻可汗遣使請婚。憲宗因為公主出嫁花銷太大,沒有答應。

李絳上疏勸諫:“回鶻是強敵,不可不防。現在江、淮地區一個大縣每年賦稅就有二十萬緡,足以支付公主下嫁費用。陛下為什麼只圖一縣賦稅,而不用它來羈縻勁敵!回鶻與我們和親,必然高興萬分,與我們不再為敵,我們就可把精力放到對付那些不老實的叛藩上。現在拒絕他們,萬一回鶻發兵進犯,朝廷不派出數萬人不足以抵禦!假如一年能擊退他們,這筆開銷比起下嫁公主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李絳的分析與往常一樣言之有物,可惜憲宗在心裡已經疏遠了他,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這一年的十月,李吉甫因病去世。朝廷任用張弘靖、韋貫之為相。

不論張弘靖還是韋貫之,人品都不錯,加上高瞻遠矚的資深老臣武元衡,元和中興的局面仍在繼續推進。

客觀上看,李吉甫上任以來做了不少有利於朝廷的好事,但他有仇必報的作風為今後“牛李黨爭”埋下了伏筆!而憲宗為求平衡,刻意而為的“架秧子”行為,更是加重了黨爭習氣的形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