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東漢(第2頁)

 ?史學

 ?宗教

 8藝術

 ?繪畫

 ?石刻

 9科技

 ?造紙

 ?印刷

 ?醫學

 ?化學

 ?天文

 ?數學

 ?農學

 10民族

 ?匈奴

 ?西域

 ?烏桓

 ?鮮卑

 ?羌族

 ?蠻族

 11外交

 ?東亞

 ?南亞

 ?東南亞

 ?中西亞

 ?歐洲

 12社會

 ?服裝

 ?飲食

 ?娛樂

 ?婚喪

 ?孝道

 13帝王世系

 國號

 播報

 編輯

 劉秀是漢室後裔,延續“漢”的國號,定都洛陽, [2]由於都城洛陽在西漢都城長安之東,因此時人稱洛陽為“東京” [243],並以“東京”代稱東漢 [246],故後世稱之為東漢。又西漢在前東漢在後,又稱後漢。 [1]而季漢(蜀漢)政權對東漢的稱謂是“中漢”,意為“漢之中世”。 [246]

 百科x混知:圖解東漢政權

 歷史

 播報

 編輯

 新末大亂

 光武帝劉秀

 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代漢建新朝之後,先後頒佈“王田令”“私屬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圖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觸動了大豪強與許多上層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激烈的反對與排斥,加之改革的理想化與盲目崇古。終適得其反,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且新朝末年水旱災害不斷,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一時間,四方響應,天下大亂。終於使這場由封建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敗告終。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父親劉欽曾任濟陽縣(今河南蘭考)、南頓縣縣令。 [15]赤眉、綠林起義爆發後,新朝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長兄劉演為恢復劉姓統治,起事於舂陵,組成“舂陵軍”。 [16]王莽地皇四年(23年),劉秀在昆陽之戰中一舉摧垮新莽大軍,標誌著新莽賴以維持統治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同年綠林軍攻破許昌,王莽死於義軍之手,新覆滅。更始帝劉玄北都洛陽後,劉秀被派往河北地區鎮撫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強地主率宗族、賓客、子弟先後歸附,使他在河北站穩了腳。 [17-18]此後,劉秀拒聽更始政權的號令。 [19]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編了銅馬等部農民起義軍逐漸自立。不久,與更始政權徹底決裂。 [20]

 東漢開國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軍擁立漢朝後裔劉盆子為帝,史稱建世帝。 [21]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劉秀在鄗(今河北柏鄉縣)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鋪)即位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漢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時關西號為銅馬帝。 [22]

 劉秀定都洛陽後,把南陽設為陪都,並開始東漢統一戰爭,先後消滅了盤踞關中、號稱百萬的赤眉軍,割據隴右稱王的隗囂與盤據西蜀的公孫述等大小數十個割據勢力。 [23-25]經過十一年的東征西討,劉秀終於在36年掃滅了最後一個割據勢力成家帝公孫述。 [26]自此,歷經新莽末年長達近十九年的紛爭混戰,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171]

 光武中興

 強項令董宣

 劉秀鑑於西漢末期權臣干政、外戚篡國以及地方權重等歷史教訓,提高中央權威。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

 劉秀以“柔道治國”為主理念,退功臣、進文吏,使得大多數開國將帥皆以列侯歸鄉享受優厚待遇,而不參與政治。當時功臣能夠參議大政的僅鄧禹、李通、賈復三人。這幾個人亦深知劉秀心跡,“並剽(消除)甲兵,敦儒學”,以避猜忌。 [27]功臣勳貴雖封為侯,賜予優厚的爵祿,但劉秀禁止他們干預政事。劉秀對其他大臣更為警惕,時任大司徒者多遭打擊,如伏湛因事罷官,韓歆因剛直去位,又被逼自殺,歐陽歙、戴涉皆因罪下獄而死,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 [28-29]劉秀對宗室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嚴。建武二十四年(48年),劉秀重申西漢時代的阿附藩王法,嚴禁諸王交通賓客,結黨營私。52年,他藉故搜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 [30]漢明帝即位後,更是屢興大獄,株連極廣。

 建武二年(26年),劉秀下令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劉秀一方面進一步抑奪三公職權,使全國政務都經尚書檯,最後總攬於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部刺史的權限和地位。又令全國共並省400多個縣,吏職減省至十分之一。

 劉秀還重視生產與人民生活的恢復與發展,開始著力發展生產、提高民生、恢復國力,劉秀還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安定民生,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建武六年下詔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東漢初年的封建租賦徭役負擔,比起西漢後期和戰爭期間有所減輕。他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為庶人,使流民返回農村,促進生產。同時清查土地,新定稅金,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他統治的時期,遭戰亂破壞的生產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人口與墾田數目大大增加,史稱“光武中興”。 [31] [32]

 東漢經“光武中興”,社會的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文化進一步發展,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東漢時期,各地豪強控制大量土地及耕作的農民,建立大型田莊,發展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甚至擁有私人武裝力量,這一切都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明章之治

 漢明帝

 光武帝死後,漢明帝即位。命竇固、耿秉征伐北匈奴。 [33]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佔據伊吾。 [34]因此西域各國皆遣子入侍,第二年復置西域都護府,遂“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 [35]然而不久焉耆、龜茲復叛攻陷西域都護府,漢章帝即位後,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國而罷遣都護。 [36]

 永平十二年(69年),位於今雲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哀牢國,舉國內附東漢,漢明帝以其地設永昌郡。 [37-39]哀牢之地,東起哀牢山,西至緬北敏金山,南達今西雙版納南境,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麓,哀牢內附初步奠定了中國對雲南地區的統治範圍。

 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 [40]明帝之世,吏治比較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 [41]光武帝末年,全國在籍人口為2100多萬,至漢章帝末年人口已達4300多萬。 [42]

 明章二帝在位時期,秉承劉秀遺規,對外戚勳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復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 [43-46]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號稱“明章之治”。 [47] [48]漢章帝時期開任用外戚之先河。 [49]

 永元之隆

 章德竇皇后畫像

 漢章帝駕崩後,漢和帝劉肈繼位,其養母章德竇皇后成為太后,臨朝稱制, [50]尊崇母親沘陽公主,重用兄弟竇憲等人,致使竇氏專權。 [51]同時兼用閨蜜鄧夫人 [238]與外曾祖母郭聖通的族人。 [237]

 漢和帝畫像

 永元四年(92年)竇太后的閨蜜鄧夫人與寵臣郭舉共同圖謀殺害漢和帝, [236]漢和帝聯合大臣丁鴻等人發動政變,掃滅竇氏及其黨羽,親政後勵精圖治,勞謙有終,討滅匈奴, [52]擊敗貴霜帝國, [205]征服西域五十餘國,使西亞國家條支、安息以及遠在京師洛陽四萬裡外的海濱國家皆遣使朝貢;繼而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至地中海東岸而返, [239]於是遠國蒙奇(馬其頓)、兜勒(推羅)皆來歸服, [204]實現了歐洲與中國有史可據的首次直接交往; [227]又冊封鮮卑大都護, [196]設立西海郡將青海湖納入版圖,於是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頌“冠斯往代,奄有萬國”,史稱“永元之隆”。 [6-7] [53]

 元興元年(105年)東漢墾田數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5325萬人。 [42]

 和熹盛治

 和熹皇后鄧綏畫像

 漢和帝去世後,和熹皇后鄧綏成為皇太后,先後策立漢殤帝、漢安帝, [54-55]並以女君之名親政長達16年, [198]“稱制終身,號令自出;焦心恤患,自強者唯國”。 [199]當時天災嚴重,四夷外侵,盜賊內起。鄧太后每聞人飢,就達旦不寐,躬自減徹,以救災厄;對外則重新徵服烏桓、鮮卑、南匈奴, [201]剿滅海盜, [202]並將九真郡外的夜郎蠻夷納入版圖,擴張領土1840裡, [189]使得天下復平,豐年如故,時人頌曰“興滅國,繼絕世”, [200]蘇轍稱之為“和熹盛東漢”。 [203]

 鄧綏還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如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紙墨,為蔡倫改進造紙術提供物質條件; [224]又以公車特徵張衡入朝,研製渾天儀、地動儀等儀器; [226]元初六年(119年)鄧綏創辦了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學堂,這種大膽之舉是史無前例的。 [223]思想上,她反對鬼神迷信,罷除一切濫設的祠堂,指出“鬼神難徵,淫祀無福”,這些破除迷信的舉措對當時思想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85]文化上,鄧綏命許慎等人到東觀矯正文字,推動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問世。 [225] [228]經濟上,她推行工資改革,實行“半錢半谷”制,發工資時可以發現金,改變了以往俸祿只發糧食的狀況,推動了貨幣流通; [230]同時將北方災民遷往江南地區安置,推動了江南的開發。 [258]

 安帝中衰

 漢安帝畫像

 建光元年(121年)鄧太后去世,漢安帝開始親政。親政期間戮辱賢臣,奸佞亂黨登上政治舞臺,導致東漢呈現衰敗徵兆。 [199]漢安帝又放任乳母王聖專權, [209]其女伯榮恃寵而驕,僭用天子儀禮,時人謂之“伯榮之威,重於陛下”; [210]中常侍樊豐勾結安帝乳母王聖,合謀廢黜太子劉保,排擠陷害太尉楊震, [212]於是“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217]

 漢安帝死後,其皇后閻姬成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擁立北鄉侯劉懿為帝, [56]翦除耿氏外戚勢力,並將漢安帝重用的宦官樊豐、周廣下獄處死,同時將漢安帝的乳母王聖母女流放至雁門,繼而提拔重用閻家人,致使閻氏外戚專權。 [211]

 漢順中興

 北鄉侯劉懿即位二百餘日後就因病去世,劉保的乳母宋娥聯絡中黃門孫程等 [213]十九人誅殺了依附閻氏外戚的宦官江京等人,擁立廢太子劉保為帝,史稱“漢順帝”,閻氏外戚皆伏誅。 [57]

 漢順帝畫像

 漢順帝即位後綱紀四方,嚴懲宦官及其黨羽,孫程等宦官十九侯以及多箇中常侍均遭貶黜或處死,於是天下欣然,獲得大治。

 陽嘉元年(132年),漢順帝採納左雄的建議,推行“陽嘉新制”,對察舉制進行改革,限制察舉年齡、引入考試機制、進一步明確人才標準,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對後世產生了較大影響,預示了選官制度的發展趨勢。陽嘉新制已接近科舉制的門檻,雖在察舉制的庭園之內,但也走到了察舉制的盡頭,標誌著察舉制達到頂點,經魏晉南北朝發展而積累到了隋唐就演變成了科舉制度。 [214]

 漢順帝雖由宦官迎立,但其限制宦官,打擊外戚,其世被稱為“東漢中興之時”。 [261]

 漢順帝時期疆域圖(1張)

 順帝朝幾有中興氣象,彼時士人踴躍,欲救國難,紛紛上疏言政,士人關於再造地方吏治的建議多被採納。如彼時地方長吏、二千石官員收取百姓謫罰者贖罪金,號為“義錢”,託名賑濟窮人,實則淪為守令斂財的工具。虞詡上書順帝,議復永平、章和之政,其疏雲:“尋永平、章和中,州郡以走卒錢給貸貧人,司空劾案,州及郡縣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權制。”順帝採納其議,切責州郡,直接廢除了謫罰輸贖之制。故將順帝推行的改革視作這一時段士人重建吏治的典型,可謂得宜。 [261]

 梁氏專權

 梁妠畫像

 建康元年(144年),漢順帝駕崩,其皇后梁妠成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先後擁立漢衝帝劉炳、漢質帝劉纘、漢桓帝劉志,三度臨朝聽政。梁太后夙夜勤勞,仰仗賢能,委任太尉李固,將宦官一律驅逐,於是“天下鹹望遂平”。 [215]同時提拔忠良,崇尚節儉,誅殺貪官汙吏,調兵遣將,將內外盜寇統統消滅,於是“海內肅然,宗廟安寧”。 [216]

 跋扈將軍梁冀

 然而梁妠不能約束外戚,其兄梁冀更是達到了外戚權力的巔峰,漢衝帝、漢質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漢質帝因童言無忌而被毒殺,之後漢桓帝即位。 [58]

 桓靈黨錮

 漢桓帝畫像

 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一起誅滅了以梁冀為首的外戚集團。 [59]漢桓帝將與他同謀的五個宦官封侯,史稱“五侯”,自是宦黨干政。宦官的腐敗比外戚更甚,導致士大夫不滿,士大夫與外戚聯合一同反對宦官。 [60]漢桓帝採納韓演建議,將專權的宦官五侯全部貶黜。 [234]但宦官與士大夫的鬥爭仍很激烈,最終導致了第一次黨錮之禍。

 漢桓帝駕崩後,竇妙成為太后,迎立漢靈帝劉宏,從而臨朝聽政, [218]委任賢臣陳蕃與竇武,勠力同心,輔佐王室,廣徵天下名賢列於朝廷,共參政事,於是“天下之士,莫不延頸想望太平”。同時任用大量女尚書參與政事,出宣詔命; [219]又誅殺專權的宦官蘇康、管霸,於是“天地清明,人鬼歡喜”。然而竇妙後又放縱宦官,出現了諸女尚書與宦官“並亂天下”的局面。陳蕃便與竇武密謀殺盡宦官,然而事洩被誅,竇太后也被遷往南宮。 [220-221]

 漢靈帝親政後,誅殺了專權的宦官侯覽、王甫, [235]刻印“熹平石經”,為儒經提供定型文本,推動印刷術的雛形“拓印”問世; [231]又創辦世界第一所文藝專科學校“鴻都門學”,推動文學藝術發展,開闢了世界教育史的新紀元。 [232]科技上,引進“胡床”(凳子),改變了漢人跪坐習慣;又任用畢嵐發明引水灑路裝置“渴烏”,降低了道路揚塵率。 [233]

 但漢靈帝聽信宦官讒言, [61]興起第二次黨錮之禍。黃巾起義爆發後,黨錮才被解除。

 戰亂滅亡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腐朽的朝廷根本無力平叛,在黃巾軍衝擊下,岌岌可危的東漢王朝決定飲鴆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備,雖成功鎮壓了黃巾起義,但卻使地方州郡長官擁兵自重。188年,劉焉謂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遂改部分刺史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軍政的長吏、太守的上級,州郡縣三級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設立和州刺史權力的提升,埋下了東漢末期軍閥割據的禍根。

 曹操畫像

 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 [62]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志於剷除宦官勢力,但何太后反對,士大夫領袖袁紹提出建議,讓西北軍董卓進京,逼迫何太后答應。 [63-66]何進同意了袁紹的建議。然而事情洩漏,宦官先下手為強,殺死何進。 [67]當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 [68]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到,張讓自殺身亡。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導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69]

 董卓為了樹立威望,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 [70]190年漢少帝和何太后被董卓殺害。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 [71-72]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中原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紛紛以討董為名起兵並推舉袁紹為盟主,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 [73]但關東軍內訌、盟軍決裂導致失敗告終。初平元年(190年)又起董卓之亂,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74-75]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軍閥紛紛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實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蕩然無存。

 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將呂布,合作謀殺了董卓,下令大赦,董卓之亂結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將李傕、郭汜捲土重來,王允被殺,東漢朝廷再度失控。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鬥,漢獻帝劉協和群臣逃到洛陽,但漢獻帝陷入窘迫的處境。 [76-78]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則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 [79]220年,曹丕篡漢,定都洛陽,改國號為“魏”,史稱“曹魏”,東漢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三國時期。 [80]

 疆域

 播報

 編輯

 範圍

 東漢行政區劃詳圖(9張)

 西漢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將真番郡、臨屯郡併入樂浪郡、玄菟郡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棄嶺東地。 [81-82]因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棄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對海南的統治。 [83]交州的日南郡象林縣於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據獨立。 [84-85]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內附並被安置於河套,又於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將監護南匈奴降部。 [86-87]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桓率眾內屬,內遷於北部諸郡之北,又置烏桓校尉監護烏桓併兼領鮮卑。 [88-89];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內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擴充至大盈江一帶。至漢和帝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濱。 [53] [90-92]

 行政區劃

 東漢各州情況

 州名

 古名

 今地

 大致範圍

 所轄郡國

 司隸校尉部

 洛陽

 河南洛陽東北

 陝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

 京兆尹(12個縣)左馮翊(13)右扶風(15)

 弘農郡(9)河內郡(18)河南郡(21)河東郡(20)

 冀州

 鄗縣

 河北柏鄉縣北

 河北中南部

 魏郡(15)鉅鹿郡(15)渤海郡(8)常山國(13)

 中山國(13)安平國(13)河間國(11)清河國(11)趙國(5)

 幽州

 薊縣

 北京市

 河北北部,遼寧大部、朝鮮半島北部

 涿郡(7)代郡(11)上谷尹(8)漁陽郡(9)右北平郡(4)

 遼西郡(5)遼東郡(11)玄菟郡(6)樂浪郡(18)廣陽郡(5)遼東屬國(6)

 幷州

 晉陽

 山西太原西南

 山西中部、北部、陝西、寧夏、蒙古的一部

 太原郡(16)上黨郡(13)西河郡(13)五原郡(10)雲中郡(11)定襄郡(5)雁門郡(14)朔方郡(6)上郡(10)

 涼州

 姑臧

 甘肅武威市

 甘肅及寧夏大部

 隴西郡(11)漢陽郡(13)武都郡(7)金城郡(10)安定郡(8)北地郡(6)武威郡(14)張掖郡(8)酒泉郡(9)敦煌郡(6)張掖屬國(5)居延屬國(1)

 益州

 雒縣

 四川廣漢

 四川、雲南大部,廣東、陝西一部分

 漢中郡(9)巴郡(14)廣漢郡(11)蜀郡(11)犍為郡(9)牂牁郡(16)越巂郡(14)益州郡(17)永昌郡(8)廣漢屬國(3)犍為屬國(2)

 交趾

 龍編

 越南河內東

 廣東、廣西南部等地區

 南海郡(7)鬱林郡(11)蒼梧郡(11)交址郡(12)合浦郡(5)九真郡(5)日南郡(5)

 荊州

 漢壽

 湖南常德市東北

 湖北、湖南二省及陝西、河南、貴州、廣東的一部分

 南陽郡(37)南郡(17)江夏郡(14)零陵郡(13)武陵郡(12)桂陽郡(11)長沙郡(13)

 揚州

 歷陽、壽春、合肥

 安徽和縣、安徽壽縣、安徽合肥西北

 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蘇、安徽南部

 九江郡(14)丹陽郡(16)豫章郡(21)吳郡(13)會稽郡(14)廬江郡(14)

 豫州

 譙縣

 安徽亳縣

 河南東部、安徽西部

 潁川郡(17)汝南郡(37)梁國(8)沛國(21)陳國(9)魯國(6)

 徐州

 郯縣

 山東郯城

 江蘇北部、山東東南部

 東海郡(13)廣陵郡(11)琅邪國(13)彭城國(8)下邳國(17)

 青州

 臨淄

 山東淄博市

 山東北部

 平原郡(9)東萊郡(13)濟南國(10)樂安國(9)北海國(18)齊國(6)

 兗州

 昌邑

 山東金鄉西北

 山東西南部、河南東北部

 陳留郡(17)陳郡(15)泰山郡(12)山陽郡(10)濟陰郡(11)東平國(7)任城國(3)濟北國(5)

 西域都護府

 它乾、柳中

 新疆新和縣、鄯善縣境內

 同西漢

 地方官制

 東漢時期陶樓 [101]

 東漢的地方官制與西漢相比較,在郡、縣兩級是基本相同的,不過郡的重要性和權力較西漢下降很多。在州一級,則有根本性的差異,東漢的州已經演變成為一級地方,凌駕於郡之上。至此,中國古代的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制轉變為州、郡、縣三級制,一直延續到隋朝“廢郡”為止。 [93]

 東漢將京師洛陽之外的地區劃分為十二個州,各遣刺史一人為長官。另以京兆、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弘農七郡為司隸校尉轄區,稱司隸部。司隸校尉是京官,本職為監察在京百官諸不法事。東漢時,每每退罷三公均由司隸校尉糾劾所致,所以司隸校尉號為“雄職”。皇帝召集朝會的時候,司隸校尉與御史中丞、尚書令三人有單獨的席位,稱“三獨坐”。司隸校尉秩比二千石,屬官有從事、假佐等,另統領一支由一千二百名奴隸組成的武裝警察部隊,司隸校尉的官名也由此而得。 [93]

 諸州沿西漢漢成帝制度,設州牧一人,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42年)改刺史,秩六百石。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再改州牧,秩二千石。東漢刺史有固定的駐地和官署,糾劾所部太守縣令不必如西漢制度上三公按驗,可以直接罷免之。改州牧後,兼領軍政,位高權重,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而管轄地域的廣闊,又不是節度使所可以相比的。與西漢相同的是,刺史也要周行郡國,刺探政情,年終回京復奏。不過東漢的刺史不必親自回京,而是派遣屬吏向司徒府報送文書而已。 [93]

 東漢共設郡國一百零五:王國二十七,司隸部屬郡七,列郡七十一。除司隸部所轄七郡外,王國與列郡均分隸諸州,其中豫州領郡國六,冀州領九,兗州領八,徐州領五,幷州領九,幽州領十一,青州領六,荊州領七,揚州領六,益州、涼州各領十二,交趾領九郡。 [93]

 東漢制度,皇子封王,以郡為國。每國置傅、相各一人。傅主王府事,職如漢朝的太傅;相如郡太守,主政務;相有長史一人,職如郡丞。另置中尉一人,秩二千石,職如郡都尉,是主管軍政、緝捕盜賊的軍官。 [93]

 王府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職務和漢朝的郎中令相類似,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僕一人,秩千石,負責王府的車馬訓練與駕馭;治書數人,秩六百石,職如尚書;謁者數人,秩四百石,職務是奉王命出使;另有禮樂長、衛士長、醫工長、永蒼長、祠祀長等,秩皆比四百石。 [93]

 郡太守秩皆二千石,只有河南郡因京師所在,長官稱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諸郡各置丞一人,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負責民政事務;邊郡另置長史一人,秩六百石,負責軍政事務。長史之下有司馬一人,負責具體軍事指揮。東漢內地不設郡都尉,以太守領兵。邊郡置都尉或屬國都尉領軍並轄縣,地位略與內地較小的郡相仿。如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置西河屬國都尉、上郡屬國都尉;永和十五年(105年)置遼東西部都尉;漢安帝置右扶風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等。 [93]

 東漢的縣級地方建制與西漢相同。列侯以縣為封地則稱侯國,侯國置相一人,相當於縣令或縣長(以侯國大小為異),相不隸屬於列侯,但負責為列侯徵收租稅。封國戶數在千戶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滿千戶的,只置庶子一人。東漢的侯另有鄉侯、亭侯,所封之地各為一鄉、一亭,這樣的封地轄於所在縣,與鄉、亭相等。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稱邑,置令、長,邑的體制與侯國相當。少數民族聚居地設道,隸屬於郡,多設於巴、蜀等西南地區,以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為道的長官。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一人,秩千石;縣丞一人,掌民政、文書、倉庫;縣尉二人,掌治安。萬戶以下的縣置縣長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縣丞、縣尉各一人。東漢諸縣出產鹽的,置鹽官,負責管理鹽場、鹽礦,徵收鹽稅。出產鐵的縣置鐵官,負責冶煉、鑄造。在手工業發達的縣置工官,負責管理工匠、徵收工商稅賦。在水產發達的縣置水官,負責管理漁場、徵收稅賦。以上這些官吏不隸屬於郡縣,均隸屬於少府,屬於派出機關。東漢在縣以下的官制與西漢無異,具體可以參見西漢官制。 [93]

 政治

 播報

 編輯

 東漢的中央政府組成沿用西漢官制,以三公九卿為基本架構。但是實際政治權力已經完全轉移到尚書檯。東漢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總領政務。東漢不設丞相(東漢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刺史成為一級地方長官,地方軍隊的職權也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御史臺體制貶損,成為少府屬官。侍中從西漢的加官轉為正式職務,設侍中寺作為侍中的正式官署,隸屬少府。 [93]

 漢代洛陽的宮殿復原圖

 三公九卿

 三公

 劉秀即位,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大司徒,負責人民教化,掌禮儀諸事,與太尉、司空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大司空,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 [97]大司馬,負責全國軍官的考核,每歲末,評定等次,上奏皇帝,作為軍官升遷、降調的依據。 [93] [98] [99]

 三公品級最高,名義上的職責是輔導皇帝主持國家政務;三公之上還有太傅,其職責輔導皇帝,但不常設。東漢的實際政務都同屬尚書檯,因此,三公、太傅如沒有“錄尚書事”的頭銜,就是沒有實權的虛職。三公的屬官有長史一名,掾屬、令史、御屬各二、三十名。其中,長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屬是分管具體事務的部門負責人(掾是正職,屬是副職),除長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屬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與西漢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上公不同,東漢唯以太傅為上公,無太師、太保。漢獻帝末期,曹操遷都許昌,自任太師,位在太傅上。這是權臣擅權所為,死後即廢。據《漢官》記載,太傅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長史為太傅府群吏之長,掌章奏、顧問。掾屬是比較高級的屬吏,分曹辦事。令史、御屬是比較低級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94]

 東漢一朝,由於講求經術,太子宮臣中以太傅為首。太傅藉此向太子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 [100]太子即位後,往往以太傅錄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丞相。歷史上,趙熹、鄧彪、張禹、馮石、馮魴、桓焉、趙浚均以太傅錄尚書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 [100]漢靈帝時,以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後來陳蕃被處死,以胡廣繼任,這是唯一的例外。 [96]

 東漢在遵循西漢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更加適合於自身的政治制度。與西漢相比,東漢官制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權利的削弱,代之而來的是“尚書檯”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 [95]

 九卿

 九卿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他們各自分管的政務是:太常掌典禮,光祿勳、衛尉掌宮省禁衛,太僕掌皇帝車馬,廷尉掌司法,大鴻臚掌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務,大司農掌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飾。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

 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九卿分隸屬三公,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太尉府屬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總管各曹事務。各曹掾、史、屬共二十四人。在諸曹中,西曹負責太尉府官吏的任免;東曹負責二千石的遷調;戶曹負責戶籍、祭祀、農桑;奏曹負責奏議;辭曹負責審理案件,接受上訴;法曹負責驛站事務;尉曹負責士卒和囚犯的徵調、運輸事務;賊曹負責緝拿盜賊;決曹負責裁決刑法;兵曹負責軍事事務;金曹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倉曹負責國家倉庫事務。此外,還有黃閣,主簿,是閣下諸吏的長官。另有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閣下令史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記室令史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門令史負責太尉府門衛。其他令史分隸諸曹,辦理文書事務。從東漢太尉府諸曹的設置以及職掌來看,太尉的管轄範圍似乎非常廣,但那都是名義上的東西,太尉諸曹所領事務,或受制於尚書檯,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可否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制的權力。

 除此之外,東漢九卿與西漢不同者還有:一、光祿勳除西漢的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之外,增置東中郎將、北中郎將、西中郎將、南中郎將。二、少府尚書改稱尚書檯,由西漢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為六曹:改常侍曹為吏曹,增三公曹,將主客曹分為南主客曹與北主客曹。尚書檯增設左右丞二人,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諸曹各三人,事務繁劇的曹增令史各三人。尚書檯組織較西漢尚書要重要、龐大的多。

 尚書檯

 尚書檯是皇帝的秘書機關,其官署設在宮廷之內、禁省之外。主要執掌是管理章奏文書、起草詔令,但實際上政務都由尚書檯代表君主執掌,權力極大。尚書檯設長官(令)一人、副長官(僕射)一人,下設尚書六人分十八人。溝通尚書檯與皇帝聯繫的官員有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等。其中,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黃門侍郎則由宦者承擔。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黃門侍郎則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雖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級別最高、中常侍次之,但與君主的親密程度,則以中常侍為最。宮內省外的禁衛工作由九卿中的光祿勳與衛尉負責,光祿勳偏於內,衛尉偏於外。光祿勳下屬五官、左、右、虎賁、羽林等五名郎將,中郎將以下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光祿勳的禁衛力量是郎官,衛尉的禁衛力量是武裝衛士,所以,衛尉在宮衛事務中的地位相當重要。

 其他部門

 在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方面,劉秀進行了一系列措施。東漢中央政府的官員分省官、宮官、外官三大系統。內官、外朝的區分古已有之,而在宮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區域稱省中(亦稱“禁中”),因此內宮官員中又有宮官與省官的區分。在皇帝身邊執役、照顧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隸屬黃門令管轄。省內的禁衛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96]

 與九卿級別相當的外官(亦稱“列卿”)還有執金吾、將作大匠、大長秋等。其中,執金吾負責宮廷之外、都城之內的治安,都城門另有城門校尉負責守衛;將作大匠負責宗廟殿堂、宮室陵園等土木工程,其副手為丞,下屬的部門負責亦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大長秋主管皇后事物,性質與就卿中的少府類似,由宦者擔當。

 皇位繼承人太子正式確立之後,有專門隸屬太子的東管宮。其設官大體與政府類似,但分級沒有後者細密,東宮官職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93]

 監察制度

 在中央置兩套監察機構:一是御史臺;二是司隸校尉。御史臺是西漢時御史大夫下屬部門,東漢初改為主管監察的機構。以御史中丞為長。下有治書侍御史2人,掌解釋法律條文;侍御史15人,掌察舉官吏違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大臣朝見皇帝或國家舉行祭天、祀廟和其他大慶大典時,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監察威儀。御史中丞的權力僅次於尚書令,司隸校尉既是朝官,又是京畿的地方官。設從事史12人,管察舉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所轄河南、河內、右扶風、左馮翊、京兆、河東、弘農七郡事務。司隸校尉權力很大,“無所不糾,唯不察三公”朝會時,尚書令、御史中丞、司隸校尉設專席入座,號曰“三獨坐”。 [172]

 東漢在地方上設12州部(除司隸校尉轄區外),每州設刺史1人,從事史12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屬郡縣,考察地方官政績,檢視刑獄情況,年終奏於皇帝。刺史處理地方政務,不通過三公,可直接上報皇帝,使地方郡縣直接處在皇場的監控之下。 [172]

 選官制度

 參見:察舉、徵辟

 察舉和徵辟是東漢選拔官吏的制度。所謂察舉,是地方州郡以“賢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薦上去,經過考核,任以官職。所謂徵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徵召某人當官。

 東漢丹陽銅鏡

 在名義上,被察舉和徵辟的人,必須有“高才重名”,為鄉黨輿論所推崇。因之,為了爭取被察舉和徵辟,當時的士大夫頗注意修飾自己的品行,以激揚聲名,抬高身價。有的人更是矯情造作,沽名釣譽,以便博取高官厚祿。在察舉和徵辟時,賄賂請託,特權橫行,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選舉乖實”的狀況,甚至連最高統治者也不得不承認。漢明帝剛即位就說:“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就是在這種腐朽的選舉制度下,豪強地主盤根錯節地控制著各級政權部門,封建的等級關係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為官”的豪門閥閱、“儒學世家”開始形成。 [102]如鄧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長官48人,其餘官職不可勝數。弘農楊氏、汝南袁氏併為四世三公之名門。這些世家大族,以後就發展成為門閥士族。

 軍事

 播報

 編輯

 建置

 劉秀稱帝后,對軍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改本的發眼點,在於集軍權於中央。建武六年(30年),劉秀下詔銷國都期的建制,其兵權歸由郡國守,相激便,第二年,又取消了各郡國的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四種常備軍,從此,地方軍隊大大被少,只能維護地方治安,失去了作戰能力。 [172]

 等級

 東漢銅車馬

 在軍事方面,相當三公的中央高級官員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相當九卿的有前、後、左、右將軍,均不常設。以上將軍均開府,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御屬三十一人,從事中郎二人,職掌參謀,均由朝廷任命。將軍直接領兵的,在部、曲、屯等建置上分別設校尉、司馬、軍侯、屯長等統兵官。

 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以大將軍執政,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另有所謂雜號將軍,臨事設置,事畢即撤。唯度遼將軍因南匈奴所部時有內亂,自永平八年(65年)後常設。漢靈帝設西園八校尉,統率首都洛陽駐防軍隊,以宦官主之,這是後世宦官領兵的開端。

 兵種

 東漢常備軍由中央與地方軍(郡國兵)組成,劉秀還大力加強中央的軍隊。中央軍中,京師衛戍部隊由城門校尉統領,野戰部隊(北軍)由北軍中侯統領。中央的軍隊主有四支,兩支在首都,為南軍和北軍,分別負責保衛皇帝和警衛京師。另外兩支駐守地方:黎陽營和雍營。黎陽營合龠、具、並三州房騎而成,駐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守衛黃河以北,為首都洛陽北面的屏障。雍營駐雍(今陝西鳳翔南),守衛三輔(左馮館、右扶風、京兆尹,為西漢皇陵所在地),亦為洛陽西面的屏障。此外。在重要的沿邊地區有邊防軍,也是中央軍隊的一部分。 [172]

 北軍下轄五個兵種的部,番號分別為屯騎(騎兵)、越騎(特種兵)、步兵、長水(水軍)、射聲(弓箭)。長官為校尉,副職司馬。全軍總數約五千人不到。北軍平時駐屯在京城掌管君主宿衛、助理首都治安,發生戰事就成為組建出徵部隊的核心。地方上的郡國兵經東漢初期多次裁撤、削減,只剩下邊郡與內地關隘的少數駐軍。遇有戰亂,都是臨時募兵或抽調京師北軍出戰。

 經濟

 播報

 編輯

 農業

 生產工具

 東漢出現了短轅一牛挽犁,操作靈活,便於在小塊農田上耕作。這種短轅一牛挽犁的出現,是跟犁鏵的改進結合在一起的。東漢時已經大量使用全鐵製犁鏵,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漸縮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鐵製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在四川樂山崖墓石刻畫像中見到的曲柄鋤,是便於剷除雜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綿陽發現的鐵製鉤鐮,全長35釐米,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操作起來很方便。 [175]

 據記載,漢獻帝末年,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可見水碓在當時已經普遍採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腳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更高。考古發掘還不斷有陶風車、陶磨盤模型出土,都說明農產品加工工具有了顯著進步。

 興修水利

 東漢杜詩水排(5張)

 在各地發現的東漢墓葬裡,經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組合的模型,有從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還在出口處安置閘門。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103]

 東漢的水利灌溉工程,有不少是對西漢原有水利的修復和治理。東漢時期不僅修復和擴建了許多已堙廢的陂塘,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杜詩任南陽(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太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與民興利,當地百姓對他稱之為“杜母”;汝南地區的鴻隙陂(亦稱鴻郤陂),西漢時堙廢。東漢初,鄧晨任汝南太守,加以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致使汝南殷富,“魚稻之饒,流衍他郡”;後鮑昱、何敞繼任汝南太守,也在那裡擴建陂塘,修治舊渠,灌溉和新墾良田三萬多頃。馬稜任廣陵(治所在今揚州)太守,修復陂湖,灌溉田二萬餘頃;張禹任下邳(治所在今江蘇睢寧西北)相,修復堙沒的蒲陽坡,引水溉田,墾闢土地“民用溫給”,修理漳水的支渠,灌溉民田等等。又如廬江的芍陂、會稽的鏡湖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灌溉工程。這些都是對過去水利工程的修復。東漢時期最大的一項工程是對黃河的治理。 [104]

 東漢石辟邪

 東漢前期,各地還開鑿了許多灌溉渠道,三輔、河內、山陽、河東、上黨、太原、趙、魏及河西、江南地區,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區還開闢了很多稻田。黃河的治理,更是當時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1世紀初,黃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區決堤,河道南移,改從千乘(山東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氾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王吳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儀渠,並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至千乘海口千餘里間修渠築堤,從而使河、汴分流。黃河受兩堤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經過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終於戰勝了黃河水患。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 [175]

 牛耕技術

 東漢時牛耕技術受到了普遍的重視,一些地方官吏注意推廣牛耕技術,鐵犁牛耕技術已從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帶推廣。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店子鄉東漢墓中的農牧壁畫。陝西綏德縣東漢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和米脂縣東漢牛耕圖,證明內蒙古、陝北高原的牛耕技術和中原地區已沒有什麼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闢。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到東漢時期得到了迅速推廣。 [155]

 莊園經濟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都佔有大量土地,通常又採取田莊式的生產經營方式。在當時的田莊中,有農、林、牧、漁各業,還從事某些手工業的生產或進行一定的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具有極強的自給自足性質。例如劉秀母舅樊宏在湖陽經營的田莊,其中有數里面積的樊陂,田地達三百餘頃。在這個田莊中,廬舍樓閣成片,“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檀棘桑麻,閉門成市”,可見其規模很大,具有多種經營的特點。 [107]另外,樊宏還“好貨殖”,從事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在四川發現的畫像磚上,也可以看到地主田莊的同樣情景。 [108]

 崔實所寫的《四民月令》,對地主田莊的經營情況記載道:田莊裡種植著小麥、大麥、春麥、粟、黍、粳稻、大豆、小豆等糧食作物,胡麻、牡麻、藍靛等經濟作物,瓜果等蔬菜;自己製作各種醬、酒、醋及飴糖等食物;又種植藥用植物,以配藥品。在這種大田莊裡,還種植各種林木以及果樹,飼養馬牛等耕畜和家畜。在手工生產方面,自己養蠶,紡織各種麻布和絲織物,製作衣、鞋,製造農具和兵器等。此外,田莊中也有糧食及農副產品的買賣。可見,在地主田莊裡,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 [104] [109]

 《四民月令》中還記述了地主田莊內精耕細作經營農業的一些情況。這種田莊的農業經營,十分注意時令節氣,重視殺草施肥,根據不同土壤的性質,種植不同的作物,採用不同的種植密度。並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開墾土地

 東漢時期墾田數增加到 餘頃,幾乎趕上了西漢極盛時的數字。如果加上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和依附農民,東漢的人口和墾田數會更多。這反映了東漢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 [174]

 手工業

 冶鐵技術

 東漢環首刀(6張)

 由於東漢鐵製農具的普及,鋼鐵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從而推動了冶鐵技術的改進。東漢初期的南陽官員杜詩發明了水排(鼓風爐),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水排的極大提高了冶鐵質量和效率,是東漢冶鐵技術的重大創新,也是世界冶鐵史和機械史上的偉大發明,約早於歐洲一千多年。在鐵器鑄造方面,東漢時已熟練地掌握了層疊鑄造這一先進技術。在河南溫縣發現的一座烘範窯,出土了五百多套鑄造車馬器零件的疊鑄泥範。把若干個泥範疊合起來,裝配成套,一次就能鑄造幾個或幾十個鑄件。同時,疊鑄技術有重大改進,由原來的雙孔澆鑄,改為單孔澆鑄。疊鑄技術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原料。考古發掘資料證明,東漢時鐵製用具已普遍應用到生活的各方面。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就是有力的證據。 [174]

 環首刀

 鐵製兵器開始逐步取代青銅兵器是在西漢中期以後,當時出現了一種新的冶煉鋼鐵技術—百鍊鋼。 [105]漢朝建立後,冶鐵業得到迅速發展,漢朝掌握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冶鐵技術。隨著騎兵時代的降臨,軍隊對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騎兵時代的降臨,青銅劍的刺擊方式,已不能滿足高速運動中的騎兵技術,而環首刀單面開刃、厚脊,在當時而言是最利於砍殺的兵器,加上強弩鐵戟的長短程配合,大大加強了漢騎兵的攻擊力。這就使得環首刀和強弩一樣,成為漢軍獨步天下的利器。這種經過反覆摺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和後世的刀不同,一是直身,二是斜鋒而非曲鋒,三是沒有格—因為刀主要用來劈砍,沒有刺的功能,所以不用鑄格來護手。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106]

 東漢晚期,鋼鐵刀劍流入朝鮮和日本等亞洲其他國家,日本更是直接仿製環首直刀,並精心改進裝飾,被尊為兵器之典範。環首刀這一套制刀的技術,從漢代傳承到唐代,而後傳入日本,開始仿製出唐樣大刀,並繼續摸索實踐,最終成為了如今馳名天下的日本刀族(主指太刀、打刀、忍者刀)的基本流程。漢刀、唐刀、倭刀,是東亞特色長刀的一脈相承。 [106]

 西漢孕育的環首刀和百鍊鋼技術在東漢時期得到成熟和普及,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東漢時期由於冶鐵技術和效率的進步,對鋼刀的煉製鍛打次數已可有西漢的10多次提高至30次乃至50次。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鍊鋼”技術將鋼材折迭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有經過“淬火”以提高表面硬度。而正是在這種先進武器和漢帝國強大國力的支持下,東漢軍隊徹底消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被完全漢化。最終這部分西遷的北匈奴後裔輾轉來到歐洲,被稱作匈人,將暮年的西羅馬帝國攪得天翻地覆。

 東漢時期,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河南鄭州鞏義市的冶鐵遺址中曾發現混雜了泥土、草莖製成的煤餅,說明煤已被用來鍊鐵。巴蜀地區還利用天然煤氣煮鹽。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