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東漢(第3頁)
紡織業
在紡織業方面,東漢初年已能用織花機織成色彩繽紛、花紋複雜的織錦。當時,蜀錦已馳名全國,襄邑(河南睢縣)和齊(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考古材料還證明,在邊疆地區,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疆不少地方漢墓出土的紅色杯紋羅,織造勻細,花紋規整,反映絲織工藝水平相當高。在同一地區出土了組織細密的織花毛織品,顏色鮮麗,顯示出當時西北高度發展的毛紡織工藝技術。 [174]
漆器業
漆器業等手工業部門,在東漢時也都有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的漆器以蜀郡、廣漢出產最為有名,兩地工官主造的漆器,都是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 [174]
陶瓷業
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製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瓷器燒製的火候更高,器物的吸水性更弱。從出土的器物看,它已十分接近後來的青瓷。 [174]
商業
商業政策
東漢實行“寬商”政策,並不抑商。縱觀兩漢統治者對商業、商人的主導政策,學者指出西漢實行抑商政策,而東漢則是“寬商”,對商業的限制相對寬鬆。 [245]
經濟區域的變化
東漢時期,江南地區取得了巨大發展。隨著鐵工具的普遍推廣和牛耕技術的提高,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鬥爭的能力,特別是它使江南河網沼澤地區的大規模開發成為可能。加上當時各種社會原因,東漢時期的經濟區域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東漢以前人口密度分佈
東漢以前,中國經濟的先進區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別是包括關中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的人口分佈,也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到了東漢中後期,這種情況開始有了較大的變化。
東漢鄧太后執政的永初二年(108年),由於連年災害,鄧太后便將北方災民“尤睏乏者”遷往江南地區的荊州(今湖南湖北)、揚州(今江浙地區)等“熟郡”安置。官方組織的大量移民湧入江南,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發展。 [258]於是,黃河流域地區人口減少,出現了衰落的跡象。而南方出現了新的經濟發展地區,人口在急劇上升。
隨著人口的增加,南方不少地區的開發速度加快。如太湖和錢塘江流域,西漢時統由會稽郡管轄,東漢時分為吳、會稽二郡,這正是經濟發展的直接結果。其他如鄱陽湖、洞庭湖周圍地區及成都平原一帶,都在不斷發展,成為新的經濟發達區域。不過,東漢時期,大部分人口仍然集中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因之,黃河流域仍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
市場交易
東漢政府為便利商業的經營和收稅,在各城市設“市”,交易市場,市場內有居住著常年營業的人,稱行商坐賈。同時還有定期定時的鄉村集市,由各方商人、鄉村農民和城市居民把自己的生產品或販運的貨物運到集市去賣。“市”與集市互相呼應,相當繁榮。在周邊地區還有關市,由官府和各民族間進行商業貿易,分定時和不定時兩種,稱為“互市”或“合市”。東漢與鮮卑、烏桓、匈奴及西南各族都有定地定期的“合市”。漢和匈奴每次“合市”,漢商以鐵器、絲織品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匈奴數以萬計的牛馬,規模很大。 [118]
夜市興起
東漢時期,打破了以往朝代"夜靜,人跡絕”的禁錮,出現了夜市的萌芽 [249]。
據桓譚《新論》中說:"扶風漆縣之邠亭,部言本太王所處,其民有會日,以相與夜市,如不為期,則有重災咎。"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關於邠亭夜市的記載。《說文·邑部》“邠”字解曰:“豳美陽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一個俗字,強調了當時夜市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的風俗習慣。 [248]
貿易發展
東漢對西域的商業交換,一是以政府使節的名義,派遣商隊到各國進行貿易;二是商人自行結夥組成商隊,沿絲綢之路把大批絲綢運往西域,遠者達中西亞和歐洲,再把這些地區的皮毛製品和香料運到漢朝來。 [118]
城市繁榮
東漢的寬商政策推動了從洛陽、南陽為中心的一大批工商城市的興起。作為東漢首都洛陽,人口達到百萬以上,其人口數遠遠超過了西漢都城長安。洛陽的街道上,車馬行人熙熙攘攘,非常繁華。 據王符估,在洛陽經營正當工商業的“浮末”人數比農夫要多倍,而專門從事為富人提供淫侈消費品的“虛偽浮末”人數又比“浮末”多10倍,足見洛陽是一個典型的消費型的城市。 [245]東漢人王符說:“今察洛陽,資末業者什農夫,虛偽遊手什於末業……天下百郡千縣,市邑萬數,類皆劃此”。說明當時商業的發達和經商者之多。
除首都洛陽外,苑、成都、臨淄、邯鄲、吳、番禺、丹陽(今安徽當塗東)、豫章(今證西南昌)以及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地商業都很發達。東漢時地主,官僚、富商三位一體,趨商者日多。有些人因經事而成鉅富,如富商孫奮竟有錢1.7億多,有奴僕800餘人,商人活躍,貿易興旺,帶來了城市的興起和繁榮。 [118]
人口
多數研究認為, 東漢時期的峰值人口在6000 萬人以上, 略高於西漢時期。《中國人口通史》 考證公元157 年東漢疆域內人口為 6500萬 [247](一說7200萬) [244]。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如西漢時,都城附近的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一帶,地處關中地區,人口特別稠密,共有240多萬。到東漢時,關中戰亂頻仍,殘破不堪,人口銳減至50餘萬。兗州也由780多萬減至400萬左右。相反,南方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揚州人口從320多萬增到430多萬;荊州人口從350多萬增到620多萬;益州人口也從470多萬增到720多萬。
東漢初,全國在籍人口有2100餘萬,明帝末年(75年)增加到3400多萬,章帝末年(88年)上升到4300多萬,和帝末年(105年)達到5300多萬。 [174]東漢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在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口 [110],現代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佔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僕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及百越等民族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 [111],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 [14] [112]。
東漢官方戶口統計表
公元年份
戶數
口數
墾田數(單位頃)
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
-
約1500萬到1600萬 [259]
-
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
-
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
-
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
-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
漢安帝延光四年(125年)
漢順帝永和三年(138年)
-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
-
漢順帝建康元年(144年)
漢衝帝永嘉元年(145年)
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
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
1 [113]
2 [14]
3 [244]
-
資料來源:《後漢書·郡國志五》 [113]及劉昭注 [42];《晉書·地理志》 [110]。
文化
播報
編輯
教育
為了培養精通儒術的統治人才,光武帝開國之始就重視教育事業。建武五年(29年),在洛陽建立太學。光武帝親到學支持鼓勵,人太學者甚多,一時形成“諸生橫巷”的盛況。明帝時,又擴充太學,太學生達3萬多人。另外,各郡國也都興辦學校。一些大儒也收徒授業,學生成千上百。東漢教育的發達班固贊為:“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培養了大批封建鐵治人才,擴大了官僚隊伍的基礎。 [173]
在發展東漢的教育方面,鄧綏、梁妠兩位太后做了大量工作,鄧綏讓近臣、宮女、貴族子弟都受教育,這種無論男女、富貧、貴賤,都令之受教育的思想可以稱得上開明、先進了。梁妠厚禮聘請著名的儒者出山到太學授業,她們利用各種渠道來發展東漢的教育事業,這一貢獻確實是卓著的。 [185]
鄧太后還創辦了男女同校學堂。元初六年(119年),她徵召五歲以上的親王和鄧氏的男、女共七十多人,到專門開設的學館中學習經書。 [186]鄧太后為皇室和鄧氏近親的子女開辦的學堂,可以說是把女子家庭教育上升為學堂教育。這樣開拓性的教育理念,在當時可稱得上一大創舉。 [187]
鄧綏親自辦官邸學校,兼收女生,開創了中國女子受學校教育及男女同校的先河, [240]被視為男女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是女子教育史上一次劃時代的突破; 使女子教育第一次從家庭教育邁向學校教育。 [242]
思想
西漢末年,從董仲舒開始的神學化的儒學思想繼續發展,讖緯迷信開始廣泛流傳劉秀當初為了稱帝,就用符瑞圖讖來證明他當皇帝是“天命”所歸,是神的意志。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對讖緯崇信更甚。用人施政都要找讖緯作根據;各種重大問題的決策,也以讖緯來“決定嫌疑”;對於儒家經典的解釋,都以讖緯為指歸。
直到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思想家王充著成《論衡》一書, [183]提出無神論,構建了相對系統的無神論思想體系,試圖喚醒當時的百姓,打破人們對讖緯神學和鬼神迷信的盲目信任,引導人們迴歸現實,以促進社會生活的正常化。 [184]
和熹鄧皇后更是反對巫蠱迷信,一臨朝即詔今罷除一切濫設的祠堂,指出“鬼神難徵,淫祀無福”,身體有恙也不求鬼神,“太后體不安,左右憂惶,至令禱祠,太后聞之即譴怒”。國家有難,也振災自救,不求鬼神:“詔饗會勿設戲作樂,減逐疫辰子之半”。這些破除迷信的舉動對當時思想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85]
文學
東漢大興儒學,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濃厚,故而東漢在中國歷史上的科技和文化發展中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此外,被稱為文宗字祖的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成為了漢字學的開山鼻祖,故後人研究漢字必先讀《說文解字》。 [125]
漢賦
西漢漢賦的極盛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突飛猛進,極大影響了東漢漢賦的創作。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都是以長安、洛陽為對象而創作的漢賦傑作。描述了長安與洛陽城市的雄偉、市井的繁華、宮室的壯美、雜技歌舞的盛況,反映了一代京都的繁榮景象和非凡氣勢。 [181]
五言古詩
《古詩十九首》是一組東漢晚期五言古詩的統稱,梁代昭明太子蕭統編撰《文選》時,把這些詩選在一起,題為《古詩十九首》。每首詩都是以詩的首句為題目。詩的內容分為兩類,一類是抒發失意憂傷的苦悶,一類是抒發久別親人的憂思。《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抒情詩,在藝術上有樂府民歌樸素自然的優點,表現手法細膩,語言精煉,結構嚴謹,標誌著中國文人五言詩的成熟。 [181]
字典
《說文解字》於永元十二年(100年)許慎撰,上說先秦之文,下解秦漢之字。全書14篇,分540部,收錄9353字,其中重1163字,解說字。這是中國第一部字典,首創部首之例,將9000多字分別統攝於540部,第一次對中國文字進行大分類。以“六書”作為整理文字的條例,對每個字的形、聲、義加以說明,在中國文字學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對於研究先秦兩漢的語言文字、音韻訓詁、文物典章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181]
史學
東漢時期最重要的歷史著作,是班固所著的《漢書》。《漢書》起自漢高祖劉邦,止於平帝、王莽,寫了西漢王朝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 [125]
《東觀漢記》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的紀傳體本朝更書,參加撰述的史家可考者近20人,歷時一百多年,因最後的編撰者蔡邕被王允殺害,而沒有最後完書。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共有143卷,記事起於光武帝劉秀,迄靈帝劉宏。該書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很流行,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因承朝廷授意,書中充滿對皇帝的溢美之辭和大量的祥瑞、災異、圖讖的記載。 [181]
宗教
佛教
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迄今尚不明確,但至遲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已成公論。 [166]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永平十年(67年),因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向西而去,遂派蔡愔和秦景到天竺拜求佛法。蔡、秦等人用白馬馱回了許多佛像和佛經,並帶回了兩位在途中遇到的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 [40]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供兩位高僧居住,並將寺院取名為“白馬寺”,以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後來兩位高僧將《四十二章經》譯成中文。佛教自傳入始,就得到了最高統治階層的青睞,從楚王劉英、漢明帝到漢桓帝,都是好佛者。這對於擴大佛教在社會上的影響,必然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67]桓帝之後,有笮融“大起浮屠祠”、“大起浮屠寺”。 [168]
安世高在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到漢靈帝建寧四年(171年)的二十餘年間,譯出《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大十二門經》、《小十二門經》、《百六十品經》等。所譯經典以關於禪法的典籍為主,間及阿毗曇學。支讖於漢桓帝末年來到洛陽,在漢靈帝時譯出《般若道行經》、《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等。和安世高、支讖兩大譯師同時的竺佛朔、安玄、支曜、康孟祥等人,也都各有傳譯。除西域譯人之外,漢土沙門嚴佛調也是傑出的參與譯事的人。
原始道教
在佛教的影響下,方士把陰陽五行、服食煉養、導引行氣、辟穀延年、神仙長生、鬼神祭祀、圖讖符籙、巫術迷信等互相雜糅,並同《老子》牽合,構成原始道教。 [162]《太平經》是道教的第一部經典,出現於漢順帝時。 [161]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創立太平道,以跪拜首過、符水治病作為傳教手段。聲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發動黃巾起義。 [164]
五斗米道的教義與太平道相似,創始人是沛人張陵。漢順帝時張陵作道書。受道的人要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時人稱為米賊。 [160]東漢末年,五斗米道主要在雍、益二州活動,根據地在漢中。張陵死後,其子張衡傳其道,張衡死,其子張魯又繼之。張魯以《老子》為五斗米道主要經典,併為之作注,名曰《老子想爾注》。 [163]漢文化中的道家學說、陰陽五行、神仙方術,與西南少數民族信仰有機融合,形成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 [156]在漢晉的歷史文獻中,多稱張陵之道教為“鬼道”,稱其道徒名為“鬼卒”。 [157]張陵正一盟威之道的直接淵源就是巴蜀氐羌民族的原始巫教——鬼道。 [158]一說五斗米道真正創始人是張修,張魯殺張修奪取教權後託名張陵創教。 [165]
道教受到傳入中國的佛教的影響。因此他們也懺悔罪惡,勸人行善,或者舉辦公益事業——這些都是佛教所推重的施捨(dana)的行為。另外一些項目則有戒除飲酒,或者只飲適度的酒。關於老子“變化”的想法恐怕也是受到了佛陀“化身”(nirmana-kaya)啟發而來。 [159]
藝術
播報
編輯
到東漢時期,書法、繪畫已不單純作為文字圖形符號使用,它們的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今日東漢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數量不多,但從其中依然能窺得漢文化的風貌。張衡不僅對天文學作出了重要的建樹,而且富有文學才能,亦是東漢著名的畫家之一。 [176]
繪畫
在漢代,皇帝的宮殿、貴族的邸第、官僚的府舍和地主的住宅,多用壁畫裝飾。東漢一代特別重視禮儀教化,曾於宮室中畫大量古代聖帶賢后的圖像。永平年間,在南宮雲臺畫鄧禹等二十八功臣像;漢桓帝立老子廟於青縣,畫孔子像於壁。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置鴻都門學,其中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地方郡守郡尉府舍中和陵墓中都繪有壁畫。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是時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神海靈、奇禽異獸,以眩耀之。”陵墓繪畫,如畫家趙岐先自為壽藏,圖季札、子產、晏嬰、叔向四像居賓位,又自畫像居主位,皆為讚頌。鄉廟也繪壁畫,如延篤於元康元年卒於家,鄉里圖其形於屈原之廟。繪畫的發展,湧現了張衡、蔡邕、劉旦、楊魯、趙岐、劉褒等有名的畫家。張衡圖駭神,蔡邕圖烈女,劉旦、楊魯圖聖賢,趙岐畫墓闕,皆傳神人妙。劉褒畫雲漢圖,人見之覺熱,畫北風圖,人見之覺冷,可見繪畫技巧之絕。 [181]
石刻
隨著繪畫的發展,東漢的石刻也繁盛一時,著名的有山東嘉祥縣的武梁祠石刻、肥城縣的孝堂山祠石刻、沂南縣的東漢墓石刻等。內容有攻伐、出遊、狩獵、樂舞、宴會、庖廚、神怪等,十分豐富。東漢的石刻,線條流暢,刀法嫻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181]
漢光武帝陵石辟邪(洛陽博物館收藏)
東漢馬踏飛燕
說唱俑
輜車畫像磚
科技
播報
編輯
造紙
東漢造紙業取得了極大成就。西漢時,造紙工藝還處在探索階段。《後漢書》記載,漢和帝時,尚方令蔡倫總結經驗,發明了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造紙的技術。新的造紙工藝,主要是在紙漿的化學處理和漂白等關鍵工藝上有了重大突破。蔡倫的改進,使造紙原料多樣化,還能化舊利廢,取材方便,提高了紙的質量,便於普遍推廣。蔡倫的功績是不朽的,當時天下都稱之為“蔡侯紙”。 [116]從此,紙張迅速代替了過去的竹簡、木牘和縑帛,大大便利了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推廣。8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西亞,以後又傳入歐洲,逐步在全世界得到推廣。紙的發明使用,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中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 [117]
印刷
東漢時期出現的“拓印”是最早的印刷術。
東漢靈帝曾將《論語》、《春秋》、《周易》等七種經典的標準文本,刻四十六通石碑上,立在洛陽太學門外;這便致使天天上千人去抄寫,把太學堵得水洩不通。於是就有人發明用紙和墨拓去印碑文,供給人看,不用再抄。印刷的發明就是為了滿足文字與圖畫大量複製和廣泛傳播的要求。從中國的印刷史看,拓印先於雕版,待到輕便省力和易於操作的雕版印刷一出現,拓印更多去為書法與考古服務,不再有印刷的含意了。 [253]
醫學
東漢時期,是中國傳統醫學創立的重要時期。南陽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的不朽之著 [122],成為中醫學的主要奠基人。被稱為“醫方之祖”。 [123-124]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在醫學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創造的“五禽戲”是中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 [120-121]
化學
中國早期的化學與煉丹術有密切聯繫。在秦與西漢方士的探索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東漢末期的魏伯陽著成了《周易參同契》一書,被認為是世界所存最早的鍊金專著。書中總結了當時鍊金煉丹的技術和知識,介紹了水銀與鉛、硫磺等的化學反應,記載了汞、硫、鉛、丹砂等煉丹、鍊金的藥物,提到膽礬、雲母、氯化銨、銅、金等物質,說明當時已經獲得了不少元素的知識。但該書還不能將化學同迷信分開。西方學者認為,《周易參同契》是“所知最早的鍊金術專著。該書載有許多帶有迷信色彩的資料,並用一些異想天開的名稱隱喻所用的許多製法和試劑,這和西方的情況並無兩樣。不過,它仍可表明作者是一位實用化學家”。 [120]
天文
自然科學方面,以南陽“科聖”張衡為代表的東漢學術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張衡則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仍被廣泛使用。 [119]尤其是地動儀,直到一千七百多年之後,歐洲才發明了類似的儀器。他在天文學巨著《靈憲》中對月食成因的解釋,使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揭示了月食成因的人 [119]。
數學
《九章算術》此書約成於東漢初年,是中國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著作。全書分為九章:方田(分數四則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積法);粟米(糧食交易的計算方法);衰(cul)分(比例的算法);少廣(開平方和開立方法);商功(立體形求體積方法);均衡(管理糧食運輸均勻負擔的計算法);盈不足(盈虧類算術的解法);方程(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正負術),勾股(勾股定理的應用和簡單的測量解法)。其中負數、分數計算和聯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創造性的成就。該書現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176]
農學
《四民月令》該書仿《禮記·月令》體例,逐月記述士農工商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禾、麥、黍、麻、豆的種植;蠶桑、蔬果、樹木的經營;家畜飼養以及祭祀、社交、教育、貿易、飲食、醫藥等方面化生活狀況。各種器物的製作和保管,反映了東漢時的經濟和文化生活狀況。 [177]
民族
播報
編輯
東漢時期對外交流頻繁,著名者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波斯灣諸國。另外,東漢在91年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後一個呼廚泉單于去鄴城拜見曹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匈奴汗國不復存在,困擾漢朝數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125-126]
東漢疆域以及周邊民族政權分佈(140年)
匈奴
南匈奴
東漢滅北匈奴之戰與北匈奴西遷圖(3張)
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貴族之間爆發了爭立單于的鬥爭,互相猜忌,出現裂痕。加上蒙古草原上連年旱蝗,“人畜飢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為南北兩部。 [127]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東漢政府每年供給南匈奴一定數量的糧食、牛馬及絲帛等物資。南單于則遣侍子入朝,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等緣邊八郡,協助東漢防禦北匈奴的侵擾。
北匈奴
漢竇憲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戰 [128]
南匈奴歸附東漢王朝後,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勢力大大削弱,在南北交戰中,數次被南匈奴擊敗。永平十六年(73年),東漢王朝大舉反擊,竇固等分兵四路,深入北匈奴腹地,取得很大的軍事勝利,往北追至蒲類海(新疆巴里坤湖),並留屯於伊吾盧城(新疆哈密)。 [129] [130]
到漢章帝時,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後有數十萬口入塞投降。永元元年(89年),竇憲、耿秉等率領漢軍會合南匈奴大舉北進,與北單于交戰,連戰皆捷,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 [128] [131]在以後的二年內,北匈奴不斷失敗,向西遷移,之後北匈奴的一部分越過中亞、西亞遷往歐洲。 [132]
西域
新莽時,匈奴控制了西域。建武五年(29年),竇融承製立康為西域大都尉,統屬西域55國。以後,莎車、鄯善、車師、焉耆等國先後遣使朝貢,請中央在西域設置都護。但劉秀因中原初定,無力經營西域,遂送還侍子。此後,西域呈現混亂狀態,大部分政權皆役屬於匈奴。
73年,班超首先到了鄯善。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率領部下襲殺北匈奴使者一百多人,鄯善為之震服。以後,他又使于闐歸附中央。第二年春天,班超廢掉北匈奴所立的龜茲人疏勒王,按照疏勒人的願望,改立疏勒故王子。經過班超的堅決鬥爭,北匈奴的勢力在南道逐一被肅清,使南道諸國擺脫了北匈奴的統治。
班超在西域的活動,為增進漢族與西域各族人民的友誼,加強中原與西域地區政治、經濟的聯繫,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立下了歷史功勳。班超出使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它符合漢族人民要求恢復與西域的關係的願望,符合西域各族人民要求擺脫北匈奴的奴役,增強與漢族人民的歷史聯繫的意願。
烏桓
46年,匈奴內部發生分裂,烏桓各部乘機擺脫了匈奴的控制。南匈奴歸附東漢後,烏桓也向東漢政府表示臣服。 [133]劉秀封郝旦等大小酋長八十餘人為侯王君長,使其居住於幽、並二州緣邊十郡境內,招募烏桓族人內附,在上谷郡寧縣(河北宣化縣西北)設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各部。 [89]東漢王朝歲給烏桓人衣食,利用他們善於騎射的特點,讓他們助守邊防。烏桓各部世代為東漢守邊,實際上成了一支世襲的僱傭軍隊,直到魏晉時期,烏桓鐵騎仍名聞天下。
鮮卑
蒼山東漢墓畫像石《胡漢交戰圖》
建武二十一年(45年)鮮卑侵犯邊境,東漢大破之,鮮卑震怖。49年東漢以偏何為鮮卑大都護,使鮮卑連年出擊北匈奴, [195]建武三十年(54年),鮮卑諸部接受了東漢中央的封號,也受護烏桓校尉監護。永平元年鮮卑各個部落大人皆來歸附東漢,明章二帝時期一直為東漢保衛邊塞。 [134]91年北匈奴被迫西遷,鮮卑佔據匈奴故地, [135]95年漢和帝冊立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為率眾王, [196]同時設丞輔佐,視作漢之郡縣。 [197]
然而鮮卑與散居在原地的十餘萬落匈奴人融合在一起,勢力逐漸強盛起來, [135]後來鮮卑族擺脫了對東漢王朝的依附,併成為東漢中後期在北方的一支威脅力量。
羌族
東漢初,劉秀在削平隴西割據勢力後,復置護羌校尉,管理羌族諸部落,並陸續遷羌族於隴西、天水、扶風諸郡(甘肅東部、陝西西部一帶)。 [136]58年,竇固等攻破青海境內未臣服的燒當諸部後,又把他們遷徙至關中一帶。 [137]為了隔斷徙居內地的羌族諸部與青海境內未臣服羌族的聯繫,防止他們聯合反抗,東漢政府在今青海西寧、樂都一帶建立屯田區,長期駐軍屯墾。從漢安帝時起,羌族人民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起義,前後延續五六十年。羌族人民的鬥爭和各地的農民起義相呼應,給予東漢王朝以致命的打擊。由於長期的殘酷戰爭,使整個西北地區殘破不堪,社會生產遭到巨大的破壞。 [138]
蠻族
在西漢和新莽末年的社會大動盪中,大量漢人為躲避戰亂流入湖南西部的武陵山區,與當地人民錯居雜處。 [139]東漢建立後,當地郡縣為了重新控制這些流亡人口,也與當地人民發生了衝突。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當地人叛亂,攻擊當地郡縣,光武帝派劉尚率萬餘軍隊前往平叛,結果全軍覆沒。 [140]第二年,李嵩、馬成督軍進剿,仍然不能獲勝。 [141]第三年,伏波將軍馬援主動請纓,帶領四萬多人前去攻打。 [142]由於北方將士水土不服、不習地形等,漢軍死傷大半,馬援也因疫疾陣亡。 [143]最後,歷時三年的武陵當地人叛亂才被平定下來。 [144]
東漢中葉後,由於加重了對蠻族的控制和搜刮,結果引起了各地蠻族大起義。 [145]蠻族人民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一直延續到東漢王朝覆滅為止。
“西南夷”地區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物產十分富饒。在益州郡西部,居住著眾多的哀牢夷人。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率55萬餘人歸附東漢王朝,漢明帝在其地設置哀牢、博南二縣,與益州西部都尉所屬六縣合建為永昌郡,自此將整個雲貴地區納入版圖。東漢時期,四川、雲南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諸部,都相繼歸附東漢,漢文化傳入當地後,改變了當地風俗,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 [91]
外交
播報
編輯
東亞
朝鮮半島
在東漢末年,朝鮮半島北部先後興起高句麗、百濟兩個國家,兩國的發展水平雖略有不同,但都處在由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階段。 [146]他們在東漢的強烈影響下,並沒有向奴隸社會發展,而是模仿漢朝的剝削方式和政治制度,從而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
鄧太后臨朝時期,高句麗第6代國王“宮”派出使臣,於永初五年(111年)抵達東漢都城洛陽,獻上方物,同時請求內屬於東漢玄菟郡,表示臣服。 [257]
據朝鮮史書記載,公元1世紀初,就有不少朝鮮人會背誦《詩經》、《書經》、《春秋》等中國典籍。衛氏朝鮮大同江艄公霍里子高作的四言漢文詩《箜篌引》,那悽慘之聲成為漢樂府《相和六引》之一,至今保留在晉人崔豹的筆記《古今注》中。 [207]
日本列島
漢委奴國王金印(發掘於日本九州島)
在日本列島上居住著大和民族的先祖,東漢時有一百多個小國。 [147]建武中元二年(57年),日本國王遣使入都城洛陽進貢,願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矮,遂賜“倭國”。其王又求漢皇賜封,光武帝又賜其為“倭奴王”,並賜封“漢委奴國王金印”金印。 [148]這顆金印已於1784年在日本九州志賀島出土,成了日本國寶,並作為中日兩國最早友好交往的證明,今收藏於福岡市博物館。 [149]
永初元年(107年)十月,倭國(日本)國王帥升進獻了160名生口,請求鄧太后召見。 [148]
南亞
東漢時,印度(天竺)與中國的關係也更為密切。
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派蔡愔和秦景等十餘人出使天竺(古印度),求取佛法,是中國與印度次大陸的首次直接來往。 [256]
漢和帝時期,天竺多次遣使貢獻,漢和帝駕崩後西域反叛,天竺便停止向東漢朝貢,直到漢桓帝時期恢復朝貢。 [252]
永元六年(94年),永昌境外的敦忍乙王莫延曾派遣使者來訪,雙方互贈禮物。 [150]
東南亞
緬甸
97年,緬甸北部的撣國王雍由調派遣使者向漢王朝贈送珍寶。東漢政府則以金印回贈。 [151]永寧元年(120年),雍由調再次遣使來漢,並“獻樂及幻人”,緬甸的音樂和雜技,在當時深受歡迎。 [152]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漢與印度的聯繫就日趨密切。特別是漢明帝派人去印度取經以後,印度的僧侶大量來到中國,譯佛經,傳佛學,對中國的文化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 [40]
越南
東漢時,越南北部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東漢初,錫光任交趾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教越民耕種技術,設立學校,傳播先進文化,對改變當地落後狀態起了很大促進作用。但後來蘇充任交趾太守,對越人加重剝削,引起越人的強烈不滿。建武十六年(40年),交趾徵側、徵貳起兵反抗,得到九真、日南等地人的響應,很快攻佔六十多座城池。徵側、徵貳自立為王,這就是越南歷史上著名的二徵王。二徵王不久就被伏波將軍馬援鎮壓。東漢在鎮壓二徵之後,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如穿渠溉田,發展農業生產,廢除殘暴的“越律”十餘條等。東漢先進的經濟文化給越南以深刻的影響。
老撾、柬埔寨
九真郡境外的夜郎蠻夷
永初元年(107年)五月,九真郡境外的夜郎蠻夷舉土內屬,東漢因此開拓疆域1840裡。 [189]此處的夜郎蠻夷位於東南亞老撾、柬埔寨一帶。漢成帝時,夜郎王興被殺,夜郎族群便從中國西南的牂牁郡遷徙至東南亞,成為後漢書所提到的“夜郎蠻夷”。 [190]2008-2009年,在柬埔寨東南部發掘的波赫墓地,其中有套頭葬、覆面葬現象,墓葬年代在東漢時期, [188]屬於夜郎典型的可樂文化葬俗,說明夜郎可樂文化人群當時曾遷徙至中南半島的南部。 [191]
印度尼西亞
最早關於中國與印尼人文交流是在中國東漢時期,兩國就有了交往。據《後漢書》卷六記載,漢順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十二月,日南徼外葉調國、撣國遣使貢獻。”而據史學家研宄,葉調國位於東漢時的日南郡邊界外,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這是目前關於中國與印尼交往最早的記載。 [251]
中西亞
章和元年(87年),中亞貴霜帝國獻上珍寶、扶拔(長頸鹿)以及獅子,標誌著長頸鹿與獅子傳入中國。 [255]
永元二年(90年)東漢拒絕與中亞的貴霜帝國和親。不久,東漢擊敗了貴霜帝國,此後貴霜帝國每年都向東漢納貢。 [205]
永元六年(94年),西域五十餘國全部納質內屬東漢後,遠在四萬裡外的西亞國家條支、安息(帕提亞帝國)等國也譯使納貢, [204]後漢書概括為“都護西指,則通譯四萬” [6]。
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帝國君主滿屈(帕科羅斯二世)向漢和帝進貢了獅子和“條支大鳥”(鴕鳥),時人稱之為“安息雀”,標誌著活的鴕鳥第一次進入中國,漢和帝便讓班昭作《大雀賦》記頌此事。 [254]
歐洲
自張騫出使西域之後,通過絲綢之路,漢朝與中亞、西亞建立了經常的貿易關係。西漢末年,絲綢之路荒廢,到東漢永元九年(97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國(羅馬帝國),一直到達西海 [194](一說地中海,一說波斯灣) [193]。絲綢之路首次延伸到了歐洲羅馬帝國, [170]這也是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西端從歐洲,東端到東漢京師洛陽。
永元十二年(100年)冬,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內附,漢和帝賜其國王金印紫綬。經考證,蒙奇、兜勒分別是羅馬帝國的馬其頓行省和東方省推羅城,這是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第一次直接接觸, [169]也是歐洲與中國有史可據的首次直接交往。 [227]
永寧元年(120年),西南夷撣國王雍由調遣使至東漢都城洛陽,獻上來自海西國的“幻人”魔術師。學界更多傾向於認為,海西就是大秦,也就是羅馬帝國。大秦幻人,就是來自羅馬帝國的魔術師。“撣國西南通大秦”,顯示這些大秦魔術師是沿海上絲綢之路經撣國來華的。 [192]
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商人由海路來到東漢京師洛陽,以大秦王安敦的名義,覲見漢桓帝並贈送漢桓帝一些禮物。 [153]此後漢與羅馬的貿易關係更為頻繁。 [154]
社會
播報
編輯
兩漢延續400年左右,是漢族的社會習俗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 [178]
服裝
恢復冕旒,定型漢服
東漢時期定型了漢服。秦始皇統一六國,廢除了周王朝中最核心的六冕服制,直到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才恢復冕服制度,這套服制體系成為了後世眼中的漢服樣板。因此,漢服由黃帝開創、周朝建制,到漢明帝時期修補定型,最終確定完整體系。 [250]
永平二年(公元 59 年),漢明帝下詔採用《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等典籍,乘輿服從歐陽氏說,根據大小夏候氏說制定適用於公卿以下的制度,詳細地對冕服等冠服制度的等級使用場合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當年正月,在祭祀漢光武帝明堂位時,明帝及公卿諸候首次根據制定的新的制度穿著冠冕衣裳舉行祭禮,這也標誌著儒家思想中的衣冠禮儀制度開始在中國古代得以全面貫徹執行。永平定製的內容包含了冠冕、衣裳、鞋履、佩綬等祭服、朝服制度,各有不同等序。基於此,日本學者原田淑人認為, 這是中國實際上確定服飾制度的開始,後世冠制的演變與傳承便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 [259]
東漢冕冠等級
旒數
相應身份
珠串形制
十二旒
天子專用
以白玉為珠,前後皆垂
七旒
三公及諸侯
以青玉為珠,垂前無後
五旒
卿大夫
以黑玉為珠,垂前無後 [259]
冠服制度
東漢進賢冠示意圖(二梁) [259]
漢代冠有多種。一般文官戴“進賢冠”,冠的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冠前有“梁”,以梁的多少表示身份高低。武官戴“惠文冠”,惠原是一條麻布巾,後改為漆紗製作。“卑賤執事”只能戴幘,不可戴冠。幘像一頂便帽。庶人的幘是黑色或青色的。王莽因為頭禿,故而先戴幘再加冠。後來文武官員也都戴幘配冠。
東漢進賢冠等級
進賢冠梁數
佩戴之人身份等級
三梁冠
太傅、司空、司徒及諸侯王
二梁冠
中二千石及以下官員、博士生
一梁冠
博士以下至小史及私學弟子等 [259]
兩漢服飾是春秋時期服飾的延續,較多的是一種上下相連的“深衣”,把下襟纏在身上。到東漢時出現了一種直裙的“簷褕(chanyu)”,後發展為交領袍。婦女普遍愛穿裙子,裙子的式樣較多。 [178]
東漢陶哺乳女俑(故宮博物院藏)
東漢陶女舞俑(故宮博物院藏)
東漢陶聽琴女俑(故宮博物院藏)
山東沂南·東漢畫像石女人像
河南打虎亭漢墓壁畫中的東漢女性服飾
河南打虎亭漢墓壁畫中的東漢女性服飾
西安理工大學漢墓壁畫
西安理工大學漢墓壁畫
飲食
漢代逐漸改變了先秦時期一日兩餐的習慣,而為一日三餐。富貴人家頓食設宴,揮霍無度。窮苦農民三餐不飽,糠菜相拌。兩漢時的食品種類已逐步增多。淮南王劉安,為求長生不老,讓人以黃豆研漿與鹽滷同煉“仙丹”。結果煉出了鮮嫩可口的豆腐,成為宮廷和民間喜愛的一種食品。 [178]
娛樂
雜技百戲是自秦以來就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在東漢的畫像石上有大量的雜技百觀的描繪。如山東諸城畫像石上的百戲圖。繪有給雜技百戲伴奏的樂隊,有倒立、拋劍、甩帶、跳碗、單手高臺支立等雜技功夫表演,場面熱烈,生動感人。 [121]
在東漢的社會上,還流行蹴鞠(踢球)、格五、彈棋、六博、鬥雞、走狗等娛樂活動,梁冀就曾以好此娛樂而聞名。《後漢書·梁統傳》記載,梁冀“性嗜酒,能挽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又好臂鷹走狗。騎馬鬥雞”。東漢上層社會最浩大的娛樂形式是車馬出行。山東肥城孝堂山石祠的車馬出行圖描繪了一個壯觀的場面,出行隊伍中有單馬駕車4輛、二馬駕車4輛、單騎60人、大象1匹、駱駝1匹、步行者27人、騎象者3人、騎駱駝者2人、乘車者15人、駕車者8人,整個隊伍總計為115人。在濟南、雅寧、徐州、邳縣等地的東漢墓畫像中都可以見到規模不等的車馬出行圖。 [121]
婚喪
漢代的婚姻比較自由,有時不忌行輩,年輕的寡婦可以改嫁。貴族和官僚世家納妾之風盛行,納妾多至數百人。如中山靖王劉勝,妻妾數百,有子120名。到東漢時,雖然對官宦納妾的數目加以限制,但仍規定諸侯王可以納妾40人。其實,權貴和豪強之家根本不受其限制,畜僮妾歌伎數百上千者甚多。般地主也往往有妻妾多人。平民之女為逃脫被納妾的命運,紛紛早嫁,一時又形成了早婚的風氣。宣帝時王吉上書說:“世俗嫁嬰太早,未知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天夭”。 [179]
從豪門到百姓之家,婚嫁要行“六禮”,即:(一)納彩,男方送禮品到女家,女方如不同意,拒收禮物;(二)問名,男方修書給女家,詢問女方生辰八字;(三)納言,男方將男女的生辰八字問卜於“祖先神靈”;(四)納徵,如卜筮得吉兆,男方便送彩禮到女家訂婚約;(五)請期,男方確定婚期後,通知女家:(六)親迎,結婚之日,新郎親到女家迎親。婚嫁吉期,一般選擇農曆二月,是時陽氣上升,萬物生長,以象徵家丁興旺之意。權貴豪門納妾,一般不行“六禮”。 [179]
漢代的葬俗繁瑣而嚴密。長輩去世,其子女和親屬要穿喪服。按親疏關係,喪服分五等,稱“五服”,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斬衰最重,是用刀把生麻布剁斬成不縫邊(衰)的喪服。取其緊急、盡孝之意。一般子女穿,服期三年。齊衰,是用熟麻布製作的,並縫邊,故稱“齊”。齊衰期有三月、一年和三年之分。其他三種喪服是用較細的熟麻製成,服期大功九個月、小功五個月、緦麻三個月。一般有錢勢之家,父母死後,兒子廬墓守孝三年。 [179]
漢族多用土葬。帝王安葬要依山為陵,工程浩大。世家大族的墓葬建築也都豪華奢侈,往往堆土成山,植樹成林。平民百姓的墓葬比較簡單,一般僅起土立墳。 [179]
孝道
兩漢時期普遍講求孝道,為子盡孝、“親親為大”蔚成風氣。漢文帝宣稱:“以孝治天下”,把“孝”推為神聖的道德規範。後來,《孝經》被列為太學生的必讀課,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是“舉孝廉”。東漢時規定,士兵也要讀《孝經》,各級官史要“以孝治民”。兩漢朝廷都大力宣揚獎勵“大孝”的典型。如和帝時,董仲舒的六世孫董黯,父親早喪,家境貧寒,與老母相依為命。後來母患重病,想喝離家較遠的溪水。於是董就在溪邊搭頂草棚,日夜守候在老母身旁,直至母病痊癒方歸。又如東漢趙諮,夜遇強盜行劫。他開門迎盜,並設宴招待,請求為病中的80歲老母留下一點衣食,其餘財物皆可取走。結果強盜群起而去。董黯“溪邊結廬”、趙諮“開門揖盜”,受到統治者的大力渲染,並被載入典籍。 [180]
孝道養成了尊老敬長的民風,是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組成部分。 [180]
帝王世系
播報
編輯
東漢帝王世系表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位年份
年號
年號始終
在位時長(按年號算)
世祖
光武皇帝
劉秀
25年—57年
建武
25年—56年
33年
建武中元
56年—57年
顯宗
孝明皇帝
劉莊
57年—75年
永平
58年—75年
18年
肅宗
孝章皇帝
劉炟
75年—88年
建初
76年—84年
13年
元和
84年—87年
章和
87年—88年
穆宗
(後除)
孝和皇帝
劉肇
88年—105年
永元
89年—105年
17年
元興
105年
孝殤皇帝
劉隆
105年—106年
延平
106年
1年
孝德皇帝
劉慶
-
-
-
0年
漢安帝追尊為“孝德皇”
恭宗
(後除)
孝安皇帝
劉祜
106年—125年
永初
107年—113年
19
元初
114年—119年
永寧
120年—121年
建光
121年—122年
延光
122年—125年
北鄉侯
劉懿
125年
-
-
8個月 [260]
敬宗
(後除)
孝順皇帝
劉保
125年—144年
永建
126年—132年
19年
陽嘉
132年—135年
永和
136年—141年
漢安
142年—144年
建康
144年
孝衝皇帝
劉炳
144年—145年
永嘉
145年
1年
孝質皇帝
劉纘
145年—146年
本初
146年
1年
孝穆皇帝
劉開
-
-
-
0年
漢桓帝追尊為孝穆皇
孝崇皇帝
劉翼
-
-
-
0年
漢桓帝追尊為孝崇皇
威宗
(後除)
孝桓皇帝
劉志
146年—167年
建和
147年—149年
21年
和平
150年
元嘉
151年—152年
永興
153年—154年
永壽
155年—158年
延熹
158年—167年
永康
167年
孝元皇帝
劉淑
-
-
-
0年
漢靈帝追尊
孝仁皇帝
劉萇
-
-
-
0年
漢靈帝追尊
孝靈皇帝
劉宏
168年—189年
建寧
168年—172年
21年
熹平
172年—178年
光和
178年—184年
中平
184年—189年
弘農懷王
劉辯
189年
光熹
189年
1年
昭寧
189年
孝獻皇帝
劉協
189年—220年
永漢
189年—189年
31年
中平
189年—189年
初平
190年—193年
興平
194年—195年
建安
196年—220年
延康
220年
註釋:
1.
在漢順帝之前本來是閻太后(漢安帝皇后)擁立的(前)少帝劉懿,劉懿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順帝趁機即位。史書和學者都沒有把劉懿歸於漢朝皇帝一類,有的則稱為北鄉侯。
2.
獻帝以前是(後)少帝劉辯,當了四個月皇帝,而且還有許多時間都在避難之中。史書和學者都沒有把劉辯歸於漢朝皇帝一類。但董卓毒殺少帝劉辯以後,改諡為弘農懷王,故,世稱(後)少帝為”弘農王“。
3.
蜀漢昭烈皇帝所上諡為“孝愍皇帝”,但上諡時劉協並未去世。
4.
建安中,詔除顯宗以下諸帝廟號。
5.
永漢元年(189)十二月,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複稱中平六年。
6.
劉慶、開、翼、淑、萇之帝諡,為漢安、桓、靈三帝追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