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南北朝(第2頁)
1. **都督的職權**:都督是地方軍事和行政權力的集中代表,負責監督和指揮所轄區域內的軍事行動,同時也涉及地方行政管理,如稅收、民生等。
2. **中央與地方的平衡**:都督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中央與地方的權力。都督由中央任命,代表中央政權,但同時也擁有一定的地方事務自主權,這有助於減少地方與中央的衝突。
3. **都督區的設置**:都督區通常是基於戰略需要而設置的軍事指揮區域,其範圍並不一定與行政區劃完全一致。有的都督區可能涵蓋多個州,有的則可能只涉及一個州的部分郡。
4. **都督的監督**:為了防止都督權力過大,中央會通過各種方式對都督進行監督,例如派遣監察官員、設定任期、限制軍事行動的自主權等。
5. **都督制的強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政權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可能會加強對都督的任免權力和監督,使都督制更加規範化和有序。
6. **都督制的衰落**:在南北朝後期,隨著中央政權的衰弱和地方勢力的崛起,都督制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影響力,最終走向衰落和消亡。
7. **對後世的影響**:儘管都督制在南北朝後期衰落,但它在歷史上的存在和發展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和軍事體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中央與地方關係管理方面提供了經驗。
通過這些措施,都督制有助於中央政權維護地方的穩定和統一,防止地方軍事力量的濫用和地方內亂的發生。
【注:摘自百度百科: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420年-589年)和北朝(439年,一說386年-581年)的統稱,指中國歷史上從420年東晉滅亡、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統一全國形成的南北對峙局面。 [71-72]
南朝承自東晉,從420年劉裕代晉算起,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北朝承自十六國,首個政權北魏於439年統一北方,推行改革,國勢強盛,但於六鎮之亂後衰落,在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577年,北周滅北齊。581年,隋代北周,北朝結束。589年,隋文帝發兵滅陳朝,統一全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後延續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72-73] [75]
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編戶齊民、依附戶及奴婢。南方四朝社會相對穩定,江南開發規模空前,使南方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75]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
南北朝時期,社會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漢化的步伐。在胡漢交融、南北會通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以重生,為此後隋唐時期的繁榮強盛奠定基礎。 [75]
(概述圖來源 [90] [92])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
北朝時期政權
共5個詞條24.7萬閱讀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稱“拓跋魏”“元魏”,鮮卑族拓跋氏所建,傳12帝(列入正史帝紀者)。4世紀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國,376年,為前秦苻堅所滅。386年,代國王族拓跋珪乘苻堅淝水之戰兵敗之機復國,改稱魏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建立北魏,相繼擊敗庫莫奚、高車、柔然及後燕等,勢力日益強大。398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正式稱帝。其孫太武帝拓跋燾時,先後滅夏、北燕、北涼,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推行一系列漢化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並改姓元氏。宣武帝元恪時期發兵南侵,擴展了北魏疆域;胡太后臨朝前期,北魏達到極盛;然而相繼發生大乘之亂、宣光政變、六鎮起義、河陰之變,北魏由盛轉衰。534年,孝武帝元修受權相高歡逼迫,西奔關中,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北魏疆域東起遼西,西至今新疆東部,南達秦嶺、淮南,北抵蒙古高原。北魏時期,社會生產力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特別是孝文帝改革後,自耕農顯著增加,社會趨於繁榮,農業、手工業都有顯著的發展。商業也逐漸活躍起來,北魏鑄造併發行貨幣“太和五銖”,洛陽的商業尤為發達,成為當時少有的國際性大都市。科技文化也取得新的成就,湧現《齊民要術》《水經注》《木蘭詩》《洛陽伽藍記》等科學和文學作品。以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為代表的石窟寺展現了北魏高超的雕塑藝術。北魏崇尚的藍色,被稱為“北魏藍”。
東魏
東魏(534年-550年),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歷時十七年,共一帝。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北魏皇帝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立年僅十一歲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國號“魏”,《北齊書》開始稱之為“東魏”。東魏依鮮漢兵力立國,與西魏展開大戰。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併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邙山之戰後三年,高歡病死。長子高澄繼續都督中外諸軍,總攬朝政。武定七年(549年),高澄在受禪前夕,為膳奴蘭京所弒,時年二十九歲。武定八年(550年)高歡次子高洋繼任其職,進封齊王。魏孝靜帝以禪讓名義退位。高洋稱皇帝,立齊國。東魏建都鄴(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國土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
西魏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地方王朝。元寶炬在以宇文泰為首的諸臣支持下稱帝,國號“魏”,後世稱之為“西魏”。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和南朝梁對立,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後,與諸臣支持元寶炬為帝,改元大統。551年,元寶炬死,皇太子元欽嗣位。廢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恭帝元年,宇文泰命於謹又奪得江陵。554年元欽被害。元寶炬四子元廓被宇文泰扶上皇位,實為傀儡。在宇文泰胡化運動下複姓拓跋。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掌權。557年宇文護迫使西魏恭帝禪讓於宇文覺,即孝閔帝,建立北周,西魏覆滅。整個西魏時期,朝政一直被權臣宇文泰控制,任用蘇綽等人改革,採用和北攻南策,社會較為安定,國力日趨強盛,使西魏進一步強盛,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且在三次戰役中大敗東魏大軍,奠定北周統一中國北方和隋朝統一中國的基礎。西魏加上後來的北周雖只存在了近半個世紀,但經濟發展,文化的創新,民族和諧,推動著社會全面發展,成為連接兩漢與隋唐兩大興盛高峰的又一中間環節。
北齊
北齊(550年~577年),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政權之一,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歷經六帝,享國二十八年。因皇室姓氏為高氏,故又稱高齊。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城,史稱北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也是昏庸好色,國政混亂,還誅殺名將斛律光。之後北齊被南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盤,佔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陳(取代梁,但只佔有前者部分領土)等。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流民及關東世族,其軍力比較強盛。由於其源頭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治者為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北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記
共45個詞條1.0萬閱讀
陸遜傳
《陸遜傳》是由西晉陳壽創作的一篇紀傳體史書,出自《三國志》。
荀彧荀攸賈詡傳
《荀彧荀攸賈詡傳》是西晉時史學家陳壽創作的一篇傳,出處是《三國志》。
方技傳
《方技傳》是史學家陳壽創作的一篇傳,出自《三國志》,創作年代為西晉。
后妃傳
《后妃傳》是西晉陳壽創作的一篇傳。
陝西曆史博物館_魏晉南北朝展廳
共9個詞條4044閱讀
西魏白石佛龕像
白石佛龕像為西魏至北周時期的文物,197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北郊李家村。高38.5釐米,寬27.3-28釐米,厚7.3-8.8釐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魏彩繪人面鎮墓獸
彩繪人面鎮墓獸為西魏時期的文物,1977年出土於陝西省漢中市崔家營,高37釐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南朝挾鼓徒附俑
挾鼓徒附俑為南朝的文物,1982年出土於陝西省安康市長嶺鄉。高32.3釐米。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西魏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為西魏時期的文物,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旬陽縣。高4.5釐米,寬4.35釐米。獨孤信印是一枚用煤精製作的印章,這枚印章是由26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多面體,其中14個正方形印面上刻著規範的楷書陰文。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統一北方為止。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胡人內遷,導致了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在十六國期間,前秦宣昭帝苻堅一度統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邊六十二國皆來朝拜,自此前秦成為十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前秦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中遭遇慘敗。其後羌族、鮮卑族、丁零族等在關東及關中地區叛變,加上東晉的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陷入混亂。北魏建立之後,經過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北方,進入南北朝時期。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十六國”之稱源出於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併成、夏為十六。”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十六國諸政權中,後趙、前秦、前燕、後燕、後秦都曾佔據過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後趙基本統一北方,而前秦統一了整個北方與西域,不過時間都很短暫。在這百年間,北方戰亂基本上沒有停息。
中文名
南北朝
外文名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72]
時間範圍
420年 至 589年
首 都
建康、平城、洛陽、鄴城、長安
主要城市
徐州、晉陽、汴梁、許州、江陵、福州等
官方語言
漢語
貨 幣
圓形方孔錢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劉裕、拓跋燾、陳霸先、宇文邕(等)
人口數量
約 5000 萬(六世紀初)
主要民族
漢族、匈奴、鮮卑族、羌族、氐族等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
北朝起訖
439年-581年 [71-72](也有說法從386年北魏建立算起)
南朝起訖
420年-589年
時代特徵
國家分裂
軍事體制
府兵制
南 朝
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北 朝
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北齊
南北朝是中國一個分裂的朝代,分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北朝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出身於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晉書》,奉南北朝共為正統。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奉南朝為正統。
劉宋世系
蕭齊世系
蕭梁世系
南陳世系
拓跋/元三魏世系
高齊世系
宇文周世系
歷史
播報
編輯
南朝始末
南朝出現在東晉滅亡後漢族政權的延續,其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級士族。南朝各政權都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且存在時間普遍較短。後為隋朝所統一。 [93]
南朝宋
清人繪宋武帝劉裕像
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早年以“躬耕”“樵漁”為生,家境較為貧寒。後加入北府兵,在鎮壓孫恩、盧循起義中戰功卓著。後來又打敗稱帝的桓玄,迎立被廢黜的晉安帝。晉義熙三年(407年),劉裕任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完全控制了東晉朝廷大權。晉義熙五年(409年)四月,劉裕出兵北伐南燕,次年攻下南燕都城廣固、俘虜南燕皇帝慕容超,把疆域擴展到青州地區。晉義熙八年(412年),劉裕又派大將朱齡石攻入益州,消滅割據稱王的譙縱。這兩次征伐的勝利,進一步樹立了劉裕的威望。為建立更大的功績,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乘後秦內亂之機、北伐關中,並於次年佔領洛陽,攻破潼關,直搗後秦國都長安,俘虜了後秦皇帝姚泓,滅掉後秦。然而對劉裕來說,取代司馬氏建立新王朝才是頭等大事,所以滅掉後秦後,聽說自己的心腹劉穆之病逝,害怕政局有變,便留下兒子劉義真鎮守關中,自己匆匆趕回建康。不久,劉義真被夏國的赫連勃勃打敗,隻身逃回,關中地區得而復失。 [94]
晉義熙十四年十二月(419年1月) [95],劉裕殺安帝而另立琅邪王司馬德文,是為晉恭帝。晉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受封為宋王,在次年(420年)六月接受晉恭帝的“禪讓”即帝位,建元永初,國號宋,是為宋武帝。 [94]
宋武帝是東晉門閥政治的終結者,在即位後打擊豪強,鎮壓不聽命的世家大族,加強了中央集權;又實行“土斷”,限制豪強非法佔有勞動人口:發佈放免軍戶以及赦免奴婢的命令,使國家控制的勞動人口增加。他對下屬的不同意見採取寬容和接納態度,生活上力行節儉,反對奢侈,是南朝以開明、節儉著稱的皇帝 [2]。 [94]
宋武帝去世後,宋少帝劉義符繼立,因為嬉戲失德 [3],被輔政大臣徐羨之、傅亮及謝晦所殺 [3-4],改立宜都王劉義隆,是為宋文帝 [5]。他後來與北府名將檀道濟剷除把持國政的徐羨之等人,又使宗室掌管朝政大權,同時任用士族和寒人共同參與朝政,使文帝一朝出現了宗室、士族、寒門相互制衡的政治平衡局面,至此政局穩定。在此基礎上,宋文帝整頓吏治、發展農業生產,使社會安定,民勤本業,餘糧棲畝,史稱“元嘉之治”。 [94]
宋文帝像,取自明《三才圖會》
自宋元嘉七年(魏神麚三年,430年)起,宋文帝屢次北伐,由於準備不足,再加上文帝的錯誤指揮,以致“兵荒財單”,國力大減。大將檀道濟、裴方明因軍功被宋文帝猜忌而被剷除。到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宋文帝再次伐魏,卻“北伐敗辱,數州淪破” [6],長江以北的廣大國土飽受魏軍蹂躪 [7]。劉宋的國力遭到了重挫。 [8]
宋元嘉三十年(魏興安二年,453年),宋文帝被太子劉劭所殺,三子劉駿趁機率軍奪位,即孝武帝。宋孝武帝在位前期在政治、經濟、軍制、戶籍、禮制、稅制等領域均推行了系列改革;其統治時期“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全面形成;軍事上,先後在青州“四戰四捷”、“破七城”擊潰魏軍侵犯 [10];宋大明四年(魏和平元年,460年),於梁州的北陰平地區再次擊退北魏侵犯;一時“民戶繁育,將曩時一矣” [11]。然其統治末年,一改前期的息兵簡政的風格,開始居傲自滿,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乃至恣意妄為,加重了百姓負擔,以致原本在他在位前期逐漸出現好轉的劉宋,在他統治末年走向衰敗。其統治時期,發生兩起宗室戰事,最後還屠廣陵城。當時民謠言道:“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即是劉宋宗室間殘殺的反映。 [9]
孝武帝病逝後,其子前廢帝劉子業繼立後又大殺宗室,後為湘東王劉彧所殺,是為宋明帝。然而他亦大殺宗室,使孝武帝的子孫盡亡。明帝晚年為政失誤,造成劉宋淮河以北的青、冀、徐、兗四州及豫州的淮西六郡盡陷於北魏,國力大大衰退 [12]。明帝之子後廢帝劉昱繼立後,政局動盪,屢有叛變。
劉宋宗室內的骨肉相殘愈演愈烈,為蕭道成建立新王朝提供了機會。蕭道成起初任中兵參軍,明帝時逐漸升為督南兗和南徐二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明帝死後又任右衛將軍、衛尉。後廢帝時由於平定江州刺史劉休範的反叛,地位和威望大增,成為掌握朝廷大權的“四貴”之一。在消滅政敵袁粲與沈攸之後,蕭道成在宋升明三年(魏太和三年,479年)逼迫宋順帝劉準“禪位”,登上帝位,國號齊,年號建元,是為齊高帝。劉宋滅亡。 [13] [94]
南朝齊
南齊存在僅二十四年,是南朝宗室內鬥最嚴重、歷時最短的一個朝代。 [94]
齊高帝蕭道成像,清人繪
齊高帝即位的政風也如同宋初,崇尚節儉。高帝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蕭賾繼立,即齊武帝。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當時皇帝利用典籤官作為耳目,來監察諸州政事及宗室諸王。
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蕭昭業繼立,由蕭子良、蕭鸞輔政。然而蕭昭業奢侈荒戲,國政漸由蕭鸞掌握。蕭鸞有意篡位,殺蕭昭業後改立其弟蕭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明帝繼位後,大殺宗室諸王,使高、武二帝的子孫被誅殺殆盡 [13]。其皇室內部的骨肉相殘比劉宋有過之而無不及。 [94]
明帝去世後,由太子蕭寶卷繼立。蕭寶卷為人昏庸殘暴,殺死顧命重臣,激起地方叛亂。亂事平定後,他又殺平亂有功的雍州刺史蕭懿。齊永元二年(魏景明元年,500年),蕭懿之弟、雍州刺史蕭衍以報仇為名宣佈舉兵,在江陵立蕭寶卷之弟蕭寶融為帝,是為齊和帝。次年(502年),蕭衍攻入建康,蕭寶卷被將軍王珍國所殺。
齊中興二年(魏景明三年,502年),蕭衍接受蕭寶融“禪位”,國號梁,年號天監,史稱梁武帝,蕭齊滅亡。 [14] [94]
南朝梁
南宋佚名繪《梁武帝半身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77]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不僅在南朝,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也算得上皇位坐得長久的。他接受前朝皇室骨肉相殘的教訓,對宗室採取優待政策,即使犯重罪也不予追究;大興儒學,設立學校,實行土斷,勸課農桑,制定《梁律》,減輕賦稅,使梁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達到南朝之鼎盛。以吉、嘉、軍、賓、兇為內容的五禮制度在此時日漸成熟。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駁議”詔令、尚書省執行詔令的三省制已經成型,尚書省下設的吏部、祠部、度支、左官、都官、五兵六尚書實際上是後來尚書六部的淵源,強化了尚書省的執行職能。三省六部製作為一個新的中央行政制度從舊的行政系統中脫胎出來。梁武帝改革九品中正制,以通經或詩賦取士,不問其出身。 [94]
梁武帝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為僧。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很多是在他統治時期興建的。 [94]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使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能自拔。 [15]
梁武帝初期,北魏在漢化運動後矛盾叢生,國力逐漸衰退。至鍾離之戰後,魏軍大敗,梁武帝有意北伐,但範圍不出淮南地區,直到梁普通七年(魏孝昌二年,526年)才收復南齊時丟失的壽陽 [96]。到北魏發生六鎮之亂時,梁武帝派陳慶之護送北魏北海王元顥北返繼位,先勝後敗,又以失敗告終。
東西魏對峙時期,東魏將侯景受東魏及西魏逼迫投奔梁,梁武帝任用他北伐東魏。但在梁軍戰敗後,梁武帝意圖送還侯景以求和。侯景得知後舉兵叛變,南攻建康,史稱侯景之亂 [16]。梁將蕭正德引他渡江,使侯景攻入建康,梁武帝退至臺城,侯景包圍臺城,之後各地雖有勤王之師,但皆觀望。侯景聞知勤王師後一度和談,但最後叛約並攻陷臺城,囚禁梁武帝,梁武帝最後被餓死。建康淪陷後侯景屠殺江南世族,為南朝政治帶來毀滅性打擊 [17]。侯景先後立殺梁簡文帝蕭綱及淮陰王蕭棟,最後篡位,建國漢。但是侯景勢力僅在江東一帶,湖廣、四川一帶依舊由梁室掌控,只是梁朝各宗室互相攻擊,無暇討伐侯景。之後湘東王蕭繹擊敗了其他梁朝宗室勢力,後又得到廣州太守陳霸先的加盟,實力大增,於是蕭繹派遣大將王僧辯與陳霸先合軍討伐侯景,接連擊破侯景部將任約、宋子仙,之後在臺城與侯景展開決戰,侯景戰敗逃跑,後被部下所殺。侯景之亂平定。
梁承聖元年(齊天保三年、西魏廢帝元年,552年),湘東王蕭繹於江陵繼位,為梁元帝。之後據守益州的武陵王蕭紀稱帝並進攻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武陵王蕭紀後為西魏攻滅,益州亦被西魏奪走。梁承聖三年(齊天保五年、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蕭詧引西魏軍趁機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殺 [18],西魏立蕭詧為傀儡,史稱西梁。
梁元帝被殺後,陳霸先與王僧辯立晉安王蕭方智為帝,即梁敬帝。而後北齊送蕭淵明南下,梁軍被擊敗,王僧辯屈事而迎立蕭淵明為梁帝。陳霸先於是率軍擊殺王僧辯,復立梁敬帝,之後陸續擊敗北齊南侵軍隊及王僧辯餘黨徐嗣徽,專政梁廷。最後於梁太平二年(齊天保八年、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篡位,建國號為陳,定都建康,改元永定,史稱陳武帝,梁亡。 [94]
南朝陳
清人繪陳武帝陳霸先像
陳武帝是吳興(今浙江長興)人,此時,中國南方經過了多年的戰亂,當時僑姓世族及吳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亂而受創,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地方勢力亦紛紛割據。由於無法盡數平定割據勢力,武帝採用安撫的方式穩定統治。
陳武帝死後其侄陳蒨繼位,即陳文帝。此時盤據兩湖原是蕭繹部將的王琳叛變,聯合北齊、北周大軍東征建康。陳文帝先是擊潰王琳北齊聯軍,繼而封鎖巴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至此國勢方定。在位時期,他勵精圖治,復甦江南經濟,使南朝陳國勢強盛。 [20]
陳文帝去世後由太子陳伯宗繼位,即陳廢帝。不久,其叔安成王陳頊廢帝自立,即陳宣帝。當時北周意圖滅齊,於是邀陳朝共伐北齊。陳宣帝有意收復淮南,於是同意,並於陳太建五年(周建德二年,573年)派吳明徹北伐,兩年後收復淮南。而後北周趁機攻滅北齊,並在陳太建九年(周建德六年,577年)南征,陳軍慘敗,南朝陳岌岌可危。不久後,北周武帝突然去世,北周內亂,遂無意南征。
楊堅在建立隋朝後陳宣帝去世,由太子陳叔寶繼位,即陳後主。他荒淫奢侈,國政大亂,朝政極度腐敗。當時官吏剝削嚴重,人民苦不堪言。隋軍在南方收成季節,火燒南方的田地,嚴重削弱南陳的經濟實力,南朝陳國力大衰,最終在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為隋朝所滅(參見“歷史-走向統一”部分)。 [109]
北朝興替
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與中國南朝同時代並存的北方王朝的總稱,其中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北魏、東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鮮卑化漢人所建。
北魏興起與前期北方的民族關係
主詞條:北魏統一北方之戰
北魏統一北方之戰 [76]
建立北魏的鮮卑拓跋部最初生活在大興安嶺北段,後南遷到呼倫貝爾草原的呼倫池,開始由氏族部落向國家形態過渡。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於前秦太安二年(386年)召集舊部重建代國。同年四月又改稱魏國,史稱北魏,次年建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把都城從盛樂南遷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部所建立的國家至此已然形態完備。到拓跋珪之孫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後,先後攻滅北燕、北涼,於宋元嘉十六年(魏太延五年,439年)重新統一了北方,與南朝宋對峙,形成南北朝局面。拓跋燾統一華北後又滅鄯善,控制西域;在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又反攻劉宋,直逼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扭轉了國力被南朝壓制的局面,但軍力也大損,北魏將士“疾疫死者甚眾” [22]。宋泰始五年(魏皇興三年,469年),北魏軍攻破南朝宋的青、冀二州,疆域進一步向南擴張。 [100]
伴隨著鮮卑拓跋部南下的征程,他們也先後經歷了狩獵、遊牧、農耕等經濟形態。而從事農耕經濟使鮮卑族領略了中原物質文明,從而產生認同先進文明的向心力;完備的國家形態以及北方統一的實現,更增強了這個民族吸收漢族先進文化的迫切性。拓跋珪遷都平城後,在平城營建宮室,建立宗廟,又制定郊廟、社稷、朝覲、饗宴等禮儀。他還仿漢人制度建立太學,並在太學舉行祭奠孔子的活動。又接受漢人李先的建議,蒐集天下經書,編成《眾文經》。北魏拓跋統治者向中原擴張之初,就注意任用漢人,利用他們的統治經驗治理國家。拓跋珪在領軍征伐途中,處處留心安撫接納漢族士人,凡是有來拜訪的,不論年少年長,全都接見,如果發現有才能者,就加以任用。拓跋珪的兒子拓跋嗣即位後,把國子太學改為中書學,這個由中央朝廷辦的具有極高地位的學校,一直延續到魏孝文帝太和年間。中書學容納了精通儒學的知識分子、懂得治國的政治家、政績卓著的良吏、號為忠義的功臣、文武雙全的將領、北方各地的大族、南朝降人等各種人才。 [100]
北魏統治者雖然任用漢人,但對他們並不十分信任。清河人崔逞,受拓跋珪之命給東晉襄陽戍將郗恢寫回信,因信中稱東晉皇帝為“貴主”而被拓跋珪所殺。拓跋燾當政時,漢人段暉因在馬鞍中藏有金子,被懷疑欲投奔南朝而被處死。漢人崔浩,歷事三朝,尤受拓跋燾的重用和信任,曾“專制朝權”,然而最終在“國史之獄”中被族誅,並牽連其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和河東柳氏等北方大族 [101]。北魏統治者雖然對儒家文化興趣濃厚,但對儒家典籍並不十分了解。北魏前期的禮儀制度與漢族傳統也存在巨大差別。上述現象表明,北魏建立前期,鮮卑拓跋部雖然與漢族錯居雜處並注意吸收漢文化、任用漢族人才。但族際壁壘並未消除,民族矛盾依然嚴重。 [100]
傳唐人所繪《八公圖》,畫中有數位北魏初期鮮卑、漢等族的高官 [102]
孝文帝改革與北方民族融合
主詞條: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的統一,使鮮卑拓跋部完成了從征服者到統治者的角色轉變,所面臨的任務也從對北方的軍事征服和穩定政權,轉變為維持其政權的長治久安以及實現南北方的統一。
現代繪馮太后像 [103]
拓跋燾統治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室之亂至文成帝拓跋濬時方平定。獻文帝拓跋弘幼年即位後,鮮卑貴族乙渾專權,隨後被拓跋弘生母馮太后及朝臣合力誅殺。事後,馮太后開始臨朝聽政。宋泰始三年(魏皇興元年,467年),皇子拓跋宏(即孝文帝元宏)出生,馮氏還政於拓跋弘。後馮太后與拓跋弘的矛盾日漸激化。宋泰始七年(魏皇興五年,471年),拓跋弘讓位給兒子拓跋宏,自己做太上皇,仍掌握大權。宋元徽四年(魏承明元年,476年),拓跋弘暴崩後(有說法認為被馮太后所害),馮太后再度臨朝聽政,並開始進行被稱為“太和改制”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系列改革。 [100] [104]
齊永明二年(魏太和八年,484年),北魏朝廷下詔實行百官俸祿制度。在此以前,北魏的文職官僚們沒有俸祿。拓跋軍事貴族們可以通過征服戰爭掠奪大批財富,通過征戰立功獲得鉅額賞賜,而各級文職官僚“惟取給於民”,實際上是縱容貪汙受賄和搜刮百姓,“競為聚斂”,吏治極為敗壞。實行俸祿制後,北魏嚴厲打擊貪腐惡習,規定“枉法無多少皆死”。在嚴法峻刑的威懾下,貪官不得不束手收斂,吏治狀況為之改善。 [100]
不久,北魏朝廷相繼實行均田制、三長制、租調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三個制度互相配合,三長負責監督鄉里,一是落實均田,二是查閱戶口,防止向國家繳納租調的人口流失;均田制使農民和土地結合,有能力向國家繳納租調:租調製保證國家每年有固定的財政收入。 [100]
今山西大同的拓跋宏塑像
齊永明八年(魏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去世後,親政的拓跋宏排除阻力,繼續堅持改革,並把改革從政治經濟深入到禮儀制度、社會習俗等文化層面。齊建武元年(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拓跋宏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漢族文化中心洛陽,隨後又作出幾項進一步推進漢化的決定:1.禁止官員在朝廷說鮮卑語,以漢語為“正音”即官方通行語言;2.禁止穿鮮卑服裝,不分男女一律改著漢裝;3.改鮮卑複姓氏為漢姓,如改拓跋氏為元氏、賀賴氏為賀氏、獨孤氏為劉氏;實行門閥制度,明確規定漢族“五姓”、郡姓和鮮卑八姓為高門望姓,拓跋宏本人和皇室帶頭與漢族高門通婚;4.把遷到洛陽的鮮卑人的籍貫改為河南郡洛陽縣,死後安葬洛陽,不得遷回代北。此外,還按照魏晉之法改革官制,釐定魏律等各個方面。 [100]
馮太后及拓跋宏推行的改革措施得力,成效顯著,不僅推進了北魏國家和拓跋鮮卑等少數民族社會屬性的封建化。也促進了北魏各少數民族同漢族的民族融合。有學者統計,自魏晉到南北朝,少數民族融入漢族的總人口數多達千萬,其中絕大多數是在南北朝時期完成民族融合歷史進程的。拓跋宏所推行的漢化改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北朝民族大融合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00]
北魏的衰退與分裂
主詞條:六鎮之亂、河陰之變
齊建武元年(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拓跋宏得知後廢太子並在數年後將其賜死。保守派穆泰、陸叡於平城擁王兵變,後被鎮壓,拓跋宏還親自北巡安撫。齊永元元年(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死後,宣武帝元恪繼位,由於部分守舊貴族和鮮卑武人的反對,北魏統治者逐漸廢棄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復了鮮卑族的特權,於是新的矛盾產生了,北魏開始逐步走向衰落。
北魏六鎮略圖
拓跋部進入代北平城以後,蒙古草原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政權——柔然。北魏建立以後,柔然騎兵幾乎每年都南下侵擾邊境,成為北魏北方的巨大威脅。為抗擊柔然,北魏在北邊由西向東設置了沃野(今內蒙古五原縣東北)、懷朔(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西南)、撫冥(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懷荒(今河北張北縣北)等六個主要軍鎮。 [100]
六鎮中的每鎮都有鎮都大將,這些大將在北魏初期都是由拓跋宗室或鮮卑八族王公擔任,鎮兵也大都是拓跋部成員。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六鎮的設立主要是對付柔然騎兵,這就決定了六鎮地區的鮮卑人必定要保留許多鮮卑族特點,以保持能騎善射、剽悍勁勇的品格。所以當進入中原的鮮卑人大力推進漢化時,六鎮地區的鮮卑人卻沒有與他們同步。 [100]
當拓跋宏在平城推行改革時,柔然統治下的高車族試圖從柔然汗國中獨立出來,這使得北魏北方邊境的壓力得到緩和。北魏孝明帝元詡時期,高車族的獨立終於取得成效。柔然在攻打高車失敗後國內權力爭鬥加劇,在爭權中失敗的柔然首領阿那瑰投降北魏,後在北魏幫助下重登柔然王位。此時的柔然已成為北魏的盟友。 [100]
北魏末的各族起義
隨著北方的威脅逐漸消失,六鎮鮮卑人的作用日益被北魏王朝所忽視。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他們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與謫罰的罪人和刑徒為伍。六鎮鮮卑人對自己的地位和境遇日趨惡化而越來越心懷不滿和憤恨。到梁普通五年(魏正光五年,524年),這種不滿和憤恨的情緒終於爆發。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首先聚眾起義,殺鎮將,建年號。不久,起義烽火便蔓延到河北、山東、關隴地區。六鎮鮮卑或被起義裹挾,或被朝廷徵召,紛紛湧入河北、關中地區。 [100]
六鎮起義歷經三年,方定被平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晉陽的爾朱榮的勢力最大,爾朱榮經過一系列軍事攻伐,攻滅了關東勢力最大的葛榮及其他群雄成為實力最強的軍閥。元詡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梁大通二年(魏武泰元年,528年),胡太后先後立元詡獨女敬哀公主及堂侄元釗為帝。同年,爾朱榮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佔洛陽,掌控朝政。他在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改立孝莊帝元子攸,又殺死朝臣兩千餘人,史稱“河陰之變”,爾朱榮則於晉陽遙控朝政 [23]。此事後,任職北魏朝廷的鮮漢高門遭到毀滅性打擊 [100]。元子攸憤為傀儡,於梁中大通二年(魏永安三年,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將其殺掉。而後爾朱榮之侄爾朱兆、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曄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元子攸,改立節閔帝元恭。同年,軍閥高歡起兵反對爾朱集團,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並在梁中大通四年(魏中興二年,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孝武帝元修。 [24]
元修不願為高歡所制,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賀拔嶽對付高歡。高歡先發制人,於梁中大通六年(魏永熙三年,534年)暗殺賀拔嶽。元修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西逃投奔宇文泰。高歡再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遷都鄴城。元修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毒殺,宇文泰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定都長安。至此,北魏分裂成由六鎮懷朔地區鮮卑和漢族豪強集團所控制的東魏,以及由六鎮武川地區鮮卑和漢族豪強集團所掌握的西魏。 [24] [100]
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對峙
東、西魏建立後,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歡及宇文泰控制,他們的子孫在數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齊與北周的對峙。由於東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
梁大同二年(東魏天平三年,536年),高歡率竇泰等人西征西魏,竇泰軍於潼關戰敗。隔年高歡趁關中大飢時率軍再度西征,於沙苑之役敗給軍力不多的宇文泰,至此分裂局勢大定,戰場也轉向河東地區。梁大同四年(東魏元象元年,538年),東西魏又爆發河橋之戰,雙方互有勝負。梁大同九年(東魏武定元年,543年),東西魏邙山大戰,戰爭形勢激烈,攻防交錯。梁大同十二年(東魏武定四年,546年),高歡再率十萬大軍西征,但受阻於玉壁城。守城的是西魏將領韋孝寬,高歡無法攻克玉壁,東魏死傷七萬餘人,高歡無奈退兵,隔年病死於晉陽。高歡死後,其長子高澄繼承霸業,對外驅逐叛將侯景,鞏固疆土,對內加強高氏政權,積極準備代魏自立,但不久離奇遇刺。其弟高洋繼任後於梁大寶元年(齊天保元年,550年)廢殺東魏帝,並屠殺東魏皇室,東魏亡。高洋建立北齊,改元天保,史稱北齊文宣帝。
在抵抗東魏進攻的同時,宇文泰任人為賢,推行改革,使西魏國力逐漸強盛,也影響隋唐的政治制度與集團分佈 [25]。宇文泰趁南朝梁於侯景之亂後宗室諸王內鬥之際,先後攻下蜀地及江陵,並立西梁為傀儡國。西魏後由廢帝、恭帝相繼繼立。梁紹泰二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去世後,其侄宇文護專政。他於隔年廢西魏恭帝,國號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覺為北周孝閔帝,西魏亡。宇文護先後殺死宇文覺和周明帝宇文毓,於陳天嘉元年(周武成二年,560年)改立宇文邕為帝,即周武帝。宇文邕採韜晦之計,在十二年後成功殺死宇文護,親掌朝政。
北齊建國後,高洋先後擊敗庫莫奚、契丹、柔然、山胡等族,並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高洋在後期荒淫殘暴,併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屠殺漢人世族。他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齊廢帝高殷繼立後,由其叔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是為孝昭帝。高演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庫莫奚。但他在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高湛繼立,即北齊武成帝。高湛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在位時,北齊國政混亂,還被陳朝攻下淮南,最終在陳太建九年(周建德六年,577年)亡於北周。
關隴集團的形成與胡漢交融
六鎮鮮卑南下,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第二批拓跋鮮卑進入中原。如果說從平城到洛陽的北魏拓跋鮮卑是漢化先行者,那麼從六鎮進入中原的拓跋鮮卑就是追隨者。但是這個追隨者並沒有亦步亦趨,他們保留著自己的語言,保留著自己的鮮卑姓氏,甚至還把鮮卑姓氏賜給漢人。但這種保留並不意味著全面倒退。 [100]
六鎮鮮卑有時候可能因自己的強惶而輕視漢人的文弱。但他們並不拒絕與漢人合作,也不排斥漢族文化。東魏高歡任用范陽人盧景裕教授子弟儒家經典,以後的諸帝也“引進名儒,授皇太子諸王經術”。北齊甚至規定各個郡縣推舉精通儒家經典的人為孝廉。孝廉答對朝廷策問,回答得好則加以提拔。這種制度無疑刺激了儒學的發展。 [100]
建立西魏北周的六鎮鮮卑所在的關隴地區,人力、物力遠遠不如東魏北齊富庶,為了與東魏北齊及南朝政權抗衡。西魏北周統治者除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在軍事上實行府兵制以外,還竭力促成鮮卑與漢人的結合。在這方面府兵制具有重要意義。在府兵制度下,宇文泰是最高統帥,下設六個柱國大將軍,每個柱國大將軍督兩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督兩個開府,共二十四軍。柱國大將軍、大將軍由鮮卑人和漢人擔任,漢人將軍也被賜予鮮卑姓。在西魏北周政權中,不僅包括鮮卑貴族上層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獨孤等家族,還包括京兆韋氏、弘農楊氏、武功蘇氏、隴西李氏、河東裴氏和柳氏等關隴大族,形成胡漢緊密結合的關隴集團。 [100]
西魏北周對待儒學的態度比東魏北齊還要積極。宇文泰雅好經書,任用蘇綽制定體現儒家治國思想的《六條詔書》;採用《周禮》設計的模式運轉國家機器;任用大儒盧景宣充實儒家五禮制度。明帝宇文毓在位時,進一步完善官學,使儒學進一步發展。武帝宇文邕親自行尊三老之禮,被史家稱為“一世之盛事”。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北周是“天下慕向,文教遠覃”。 [100]
走向統一
北周滅北齊之戰 [78]
北周武帝改革府兵制,提高府兵地位,擴大兵源,軍力大片增強。陳太建九年(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出兵攻滅北齊。隨著北方重新統一,胡漢融合進入新階段。 [100]
北周武帝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有著統一南北的雄心壯志。他所領導的北周,是一個經過又一番胡漢融合過程而產生的具有勃勃生機的政權。這個政權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都體現出民族融合的新特點。這不僅是北方新局面的出現,也折射出中華民族歷史重新走向全國統一的曙光。但武帝英年早逝。北周朝政大權落入外戚楊堅之手。 [100]
楊堅為北周十二大將軍楊忠之子,他還是太子宇文贇的岳父。陳太建十年(周建德七年,578年),周武帝去世,太子宇文贇繼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並奪人妻子。他殺宗室功臣宇文憲並大撤諸王就國。楊堅開始集結文武諸臣,形成一股龐大的集團。周宣帝去世後,其子宇文闡繼位,即周靜帝,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入朝輔政。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人不滿楊堅專權,起兵討伐楊堅,史稱“三總管叛亂”。楊堅得李德林策劃,以韋孝寬等人平定了叛軍。
隋滅陳之戰 [79]
陳太建十三年(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楊堅即隋文帝,改國號大隋,年號“開皇”,北周亡。隋開皇七年(陳禎明元年,587年),隋文帝廢西梁後主蕭琮,西梁亡。
隋開皇八年(陳禎明二年,588年),隋文帝發動滅陳之戰,以楊廣、楊素為行軍元帥,以賀若弼和韓擒虎等人發兵攻陳。陳後主恃長江天險,照常歌舞 [21]。隔年(589年)隋軍攻陷建康,陳叔寶與愛妃張麗華、孔貴人避入井中後被俘,南朝陳亡,中國再度統一,南北朝時代結束。 [109]
疆域
播報
編輯
勢力範圍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崛起,從後燕、夏奪取了大部分疆域,又先後滅北燕、北涼,到元嘉十六年(魏太延五年,439年),基本統一了北方。北魏剛統一北方時的疆域大致北至今中蒙邊界稍北,蒙古高原和今葉尼塞河上游、貝加爾湖,帶有柔然、高車(敕勒)、契骨等部族,其中柔然與北魏為鄰,最為強大,在今蒙古杭愛山脈的東段車車爾勒格一帶建有可汗庭。北魏的東界已退至遼河以西,控制今大淩河下游,遼東成為高句麗的範圍。北魏的西戎校尉府駐在杅泥(今新疆若羌),控制著焉耆(今新疆焉耆)和鄯善一帶,但未能擴展到西域其他地函。南界在今黃河以南,佔有今河南中部及山東西北局部。 [89]
南朝宋、北魏對峙圖(449年) [90]
南朝宋繼承東晉疆域,其河南地於宋太初四年(魏泰常七年,422年)之後逐漸被北魏併吞。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元嘉北伐失敗,魏軍反擊,一度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對岸長江邊,從此疆域擴展至淮河一線,南朝僅保住今江蘇北部。但北魏在西部已失去對西域的控制,退至伊吾(今新疆哈密)。南朝齊時,相繼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南朝梁時因北伐獲得淮北之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 [89]
南齊、北魏對峙圖(497年)
(“南齊、北魏對峙圖”圖冊參考資料 [74] [91])
梁中大通六年(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討伐權臣高歡未成。出奔關中,依靠宇文泰在長安建都,史稱西魏。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史稱東魏。東、西魏的界線大致在黃河、今山西西南、河南西部、湖北北部。梁中大同二年(東魏武定五年,547年),侯景以河南地降梁。這時,吐谷渾首領誇呂稱汗建國,西魏的西域部分為吐谷渾所佔,伊吾被柔然佔有,西界退至敦煌。 [89]
南朝梁大同十二年(546年)梁與東魏、西魏對峙圖
梁、東西魏時期中心區域圖
(“梁、東魏、西魏對峙圖”圖冊部分來源 [92])
梁承聖二年(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攻取梁的益州,次年攻下樑元帝所在的江陵,其疆域增加了今湖北西部、四川。今貴州和雲南名義上也隨益州的歸屬而成為西魏的一部分,實際上已為當地民族所佔。西魏又劃出江陵附近數縣,建立附庸政權後梁(或稱西梁)。與此同時,北齊奪取了南朝江淮間土地,與南陳隔江對峙。南陳陸續收復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並且一度奪下北齊黃河以北之地(573年—577年) [26]。北周武帝滅北齊後,取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陳末國土則僅剩長江以南至交廣地區。且侯景之亂後,在寧州爨蠻影響下,周圍的部族紛紛自立,因此在今四川長江和大渡河以南、湖南西部、廣西西部已經不再有南朝的郡縣存在。此外,南北朝後期,林邑(位於今越南中部)佔領了原日南郡剩下的三個縣,使南朝疆域的南界退到了北緯18°一線。 [89]
都城
南朝
宋、齊、梁、陳四朝均定都建康(又稱建業,今江蘇南京)。梁元帝時曾短暫定都江陵(今湖北荊州),到梁敬帝時仍都建康。 [85]
北朝
北魏最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85]
東魏至北齊時以鄴城(今河北臨漳)為都,西魏、北周則以長安(今陝西西安)建都。 [85]
政治
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