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唐

如果你和蕭處楠穿越到了唐朝,你們可能會遇到以下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1. **體驗唐朝的法律制度**:唐朝的法律制度非常發達,你們可能會對《唐律疏議》中詳細規定的犯罪與刑罰感到驚訝。唐朝法律強調“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體現了禮法並用的特點。

 2. **目睹唐朝的繁榮**: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你們可以在街上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使者,體驗國際化的都市生活。

 3. **欣賞唐朝的文化藝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極為繁榮的時期,你們可以欣賞到唐詩、唐三彩、唐畫等藝術作品,甚至可能遇到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

 4. **參與唐朝的節日慶典**:唐朝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等,你們可以參與盛大的慶典活動,觀賞華麗的燈會和煙火。

 5. **品嚐唐朝的美食**:唐朝的飲食文化豐富多樣,你們可以品嚐到各種精緻的菜餚和點心,還有機會嘗試唐朝的宮廷料理。

 6. **遊覽唐朝的名勝古蹟**:你們可以遊覽大明宮、大雁塔等著名建築,感受唐朝的建築藝術和歷史氛圍。

 7. **體驗唐朝的科舉考試**:如果你們對學術有興趣,可以體驗一下唐朝的科舉考試,這是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

 8. **瞭解唐朝的軍事制度**:唐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你們可以瞭解唐朝的府兵制和節度使制度,甚至可能目睹唐朝的軍事演習。

 9. **參與唐朝的貿易活動**:唐朝的絲綢之路非常繁榮,你們可以參與到貿易活動中,瞭解當時的商業運作和貨幣制度。

 10. **體驗唐朝的服飾文化**:唐朝的服飾華麗多彩,你們可以嘗試穿著當時的服飾,體驗唐朝的服飾文化。

 這些體驗將使你們對唐朝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隋朝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1] [182]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唐國公李淵趁勢在晉陽起兵,於618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705年神龍革命後,恢復唐國號。 [2]唐玄宗時期出現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3-5]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歷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隨之而來的唐末農民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並使藩鎮勢力大增,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嚴重削弱 [203],皇帝成為軍閥爭奪的對象。唐朝名存實亡。907年藩鎮將領朱溫篡唐,唐朝滅亡。 [182]

 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 [6-7]唐朝對周邊民族採用羈縻政策,並通過冊封、和親等多種方式,與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經濟上的聯繫 [164];統治階級以開放心態與博大胸襟兼容並納外來文化 [187],日本、南詔、新羅、渤海等國均遣使學習唐的制度、文化,邊疆、內地各民族呈現大交融局面 [171]。

 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對外交往活躍,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樹,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 [203] [229]。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9]。通過與各國的交流,唐朝的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在詩歌(唐詩)、書法、繪畫、音樂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95]。

 中文名

 唐朝

 外文名

 tang dynasty [128]

 別 名

 唐、李唐、大唐

 時間範圍

 618年 至 907年

 國家領袖

 李淵、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李純 等

 都 城

 長安、洛陽 [191-193]

 主要城市

 成都、揚州、開封、睢陽、魏州、太原等

 官方語言

 雅言 [190]

 貨 幣

 開元通寶

 人口數量

 5291 萬 [4] [60] [62-63] [73](現代研究也有6000至9000萬,乃至過億的觀點)

 國土面積

 約 km2 [216](總章二年,669年)

 主要民族

 漢族

 政治體制

 君主制

 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

 選官制度

 科舉制

 軍事制度

 府兵制→募兵制

 開創者

 李淵

 末代君主

 李柷

 目錄

 1國號

 2歷史

 ?開國統一

 ?貞觀之治

 ?高宗時期

 ?武周代唐

 ?唐室復辟

 ?開元盛世

 ?安史之亂

 ?艱難復興

 ?宦禍黨爭

 ?振興國勢

 ?走向衰亡

 3疆域

 ?疆域範圍

 ?行政區劃

 4政治

 ?官制

 ?選制

 ?律令

 5經濟

 ?人口

 ?賦稅

 ?農業

 ?手工業

 ?商業

 6文化

 ?文學

 ?美術

 ?書法

 ?史學

 ?宗教

 ?樂舞

 7科技

 ?天文學

 ?數學

 ?地理學

 ?醫藥學

 ?印刷術

 ?建築

 ?造船

 ?軍事學

 8軍事

 ?府兵制

 ?募兵制

 9民族

 ?突厥與西北各族

 ?吐蕃、南詔與西部各族

 ?高麗與東北各族

 10外交

 ?日本

 ?百濟與新羅

 ?阿拉伯帝國

 11社會

 ?階級

 ?語言

 12帝王世系

 國號

 播報

 編輯

 唐朝的國號為“唐”,曾是晉的古地名(參見詞條唐國)。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 [117]。李淵以尊“隋”為名起兵,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定都長安。因國君姓李,故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10]。

 歷史

 播報

 編輯

 開國統一

 李氏起源

 明人繪李淵像,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朝皇族隴西李氏,被認為是十六國時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後裔。《舊唐書》和《新唐書》則將李氏的祖先追溯到了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李耳(老子) [11]。而在南北朝後期,李氏家族興起的關鍵人物是李虎。李虎在北方的動亂中追隨北魏權臣宇文泰,成為宇文氏家族倚靠的“八柱國”之一。李虎死後,其子李昞繼續在西魏、北周得到重用,還一度被賜胡姓大野氏,待到北周末年丞相楊堅掌權,才還複本姓李氏 [12] [99] [117]。李昞子李淵自少襲封父爵唐國公,娶宇文泰外孫女竇氏(參見詞條太穆皇后),深得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楊堅與其妻文獻皇后獨孤氏的喜愛。 [118]

 起兵建唐

 主詞條:隋末民變、晉陽起兵、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隋朝在大業(605年-618年)年間,由於隋煬帝濫用國力,加之三徵高句麗的失敗,導致民變四起。大業十三年(617年),隋煬帝任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晉陽宮監 [210],以北備突厥,並鎮壓該地區的農民起義。李淵見天下大亂,隋朝滅亡的形勢不可扭轉,於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頭。他左右的謀臣裴寂、劉文靜及次子李世民亦紛紛建議起兵以舉大事。 [100] [209]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覺得時機成熟的李淵殺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於晉陽以尊隋之名起兵。七月,李淵與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揮師南下,先後破霍邑(今山西霍縣),渡黃河,向西南挺進。當時,隋煬帝遠在江都(今江蘇揚州),關內隋軍力量薄弱;中原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因此李氏父子一路勢如破竹,在同年十一月佔領長安,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楊侑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之變中被殺。五月,李淵逼恭帝禪讓,李淵稱帝建國,國號“唐”,改元武德,定都長安,隋朝滅亡。李淵即唐高祖。此後,高祖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12] [100] [209]

 統一天下

 主詞條:唐朝統一戰爭

 唐朝初期,由於經歷了長期戰亂,國家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口也從隋朝大業初年的八百萬戶驟降至二百餘萬戶 [13]。此外,唐朝的北方邊境也受到了來自漠北的東突厥的威脅。當時的突厥空前強大,包括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等國,甚至是中原地區的竇建德、薛舉、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地方割據勢力都臣服於突厥。 [13-17]

 高祖入主關中前,先派人吹捧瓦崗軍領袖李密,使其成為中原的屏障。到唐朝建立時,各派政治力量繼續在進行角逐。高祖則以關中為根據地,不斷發展自己的力量,著手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軍攻打割據隴右的薛舉、薛仁杲父子。九月,薛舉死。經過反覆較量,至十一月,薛仁杲兵敗出降,唐軍佔有隴右。次年(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間計策動武威豪族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李軌,不費刀兵便盡有河西走廊之地。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擊敗勾結突厥入侵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恢復了對代北的統治。至此,唐朝不僅鞏固了關中根據地,而且發展了實力,可以集中力量經營中原和江南。 [101] [209]

 初唐名將李靖

 此時,瓦崗軍已瓦解,山東大部分郡縣已降唐,幽州的羅藝也歸附了唐朝。黃河流域形成竇建德的夏政權、王世充的鄭政權與唐政權鼎足而立的形勢。高祖派李世民東征王世充,鄭、夏結成聯盟抗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擊潰鄭夏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 [96]。竇氏餘部受唐廷迫害,因而在劉黑闥的領導下兩次起事,並聯合突厥兵南攻。高祖先後派李世民、李建成率軍東討,俘斬劉黑闥,河北平定。隨後,割據魯南的徐圓朗、割據冀北的高開道相繼敗亡。至此,唐朝大體統一了河南、河北、山東地區。 [101] [187] [209]

 武德四年(621年),割據江陵的蕭銑被唐將李靖、李孝恭率軍平定。同一年,嶺南地區的豪族馮盎降服,唐以其地置八州;虔州(今江西贛州)的林士弘被唐軍擊敗。嶺南各地紛紛臣服。江淮地區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619年)便已降唐,受唐朝冊封為吳王。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但其餘部在輔公祏的煽動下,於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起兵反唐,稱宋帝,翌年(624年)被唐軍俘殺。江南平定。 [101] [209]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割據夏州(今內蒙古白城子)、依附突厥的梁師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國建立起了統治。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唐乘突厥衰亂,派兵攻滅了梁師都。 [18] [101]

 唐高祖在位時,廢隋苛政,定律令、建官制、置學校、組建十二軍統領府兵、頒均田制和租庸調法、行“開元通寶”錢,初步完善各項制度,為唐王朝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87]

 貞觀之治

 主詞條: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

 宋人繪唐太宗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102]

 在唐朝肇建的過程中,高祖的長子李建成有較大的貢獻,但次子李世民的功勳更為卓著,以至於有相當一部分史家認為高祖能得天下,倚靠的是李世民之力 [188]。隨著李世民威望的提高,他與李建成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在這個過程中,高祖優柔寡斷,且對李世民頗懷猜忌 [234],這加劇了兄弟間的爭鬥。這一斗爭最後以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伏兵於玄武門,發動軍事政變,射殺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而告終。事變後,高祖被迫冊立李世民為太子。八月九日,高祖禪讓帝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 [19] [100]

 唐太宗是中國古代一位善於吸取歷史經驗,具有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識的帝王。即位後,經常與大臣討論歷代王朝盛衰的教訓和治國方針政策。他從隋末民變中認識到群眾的力量,吸取隋滅教訓,重視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選賢任能,知人善用,從諫如流,任用杜如晦、房玄齡等賢臣,李靖、李積等戰將,重用魏徵等諍臣,出現了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代表的一批文臣武將 [116],保證了政治穩定和各項政策的施行;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較為安定的局面。 [187]

 同時,太宗大力平定外患,攻滅東突厥、吐谷渾、高昌、薛延陀,打擊高麗(即高句麗)、吐蕃(後以文成公主嫁予松贊干布);尊重邊族風俗,對少數民族採取相對平等的態度,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出現“胡越一家”的盛況,四方諸國尊他為“天可汗” [8]。 [187] [211]

 經過太宗朝君臣的共同努力,在太宗執政的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唐朝出現了一個政治較為清明、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是為唐朝的第一個治世,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經濟基礎。 [20]

 但是,唐太宗在統治後期逐漸驕矜,徵發百姓勞役增多。 [187]在太宗晚年,最困擾他的是儲位問題。太宗與文德皇后長孫氏所生諸子中,長子李承乾被立為太子,多次在太宗外出巡行時留守監國;但四子李泰獲封魏王,深受太宗寵愛,對李承乾的儲位產生了威脅。二人針鋒相對,致使群臣也被捲入爭鬥中,引發朝野動盪。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勾結朝臣謀反,事蹟敗露,太宗在權衡利弊之後同時廢黜李承乾、李泰二人,改立性格溫和的晉王李治。 [119]

 高宗時期

 主詞條:永徽之治

 鞏固皇位

 法門寺壁畫的唐高宗李治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駕崩於翠微宮含風殿。六月一日,李治即位,即唐高宗 [103]。次年改元“永徽”。

 永徽四年(653年),高宗借房遺愛等謀反一案,將諸宗室、勳貴中的反對勢力一網打盡,鞏固了自身的皇位。永徽六年(655年),他力排眾議,在李積、許敬宗等支持下,廢士族出身的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即武則天)為後,並藉機打擊顧命之臣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場鬥爭具有打破士族集團在政權中的優勢、削弱其勢力的意義。 [187]

 大行文治

 高宗在即位之初,召見各地的朝集使,對他們說:“朕剛剛即位,有對百姓不便利的事情你們都應奏陳,未說透徹的再次上書啟奏。”從此每天帶十名刺史進入閣中,詢問民間百姓疾苦,及其從政措施。他又下詔,不許京官及外州進獻鷹隼及犬馬。高宗君臣照貞觀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 [212]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從東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新羅、百濟、高麗(即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此舉顯示了當時唐朝的富強 [120]。在太宗、高宗統治時期,唐朝的人口也從隋末唐初的動亂中得以恢復,到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增加到380萬戶 [57]。 [233]

 四面擴張

 主詞條:唐滅西突厥之戰、白江口之戰、唐滅百濟之戰、唐滅高句麗之戰

 在文治天下的同時,高宗一朝繼續擴張征戰,史稱“唐朝對外的威力,以高宗時為極盛”。 [104]

 唐高宗時疆域 [172]

 永徽元年(650年),唐將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高宗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高宗襲位後,還持續對西突厥用兵。顯慶二年(657年),唐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遠襲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帶),生擒西突厥沙缽羅可汗,西突厥亡。高宗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 [213]

 永徽六年(655年),高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高宗先後派兵出擊高麗和百濟。龍朔三年(663年),唐將劉仁軌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大敗百濟、倭國聯軍 [214],同年百濟滅亡。總章元年(668年),唐將李積等率軍攻佔平壤,滅亡高麗。高宗以其地設安東都護府,分置四十二州 [215]。

 高宗在位期間,唐朝的疆域最廣,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這一版圖基本維持了三十餘年。 [158]

 武周代唐

 主詞條:武周

 李治在位時,武皇后(名武曌,一般稱武則天)逐漸參預朝政。武則天原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後出家為尼,後被高宗召入宮中,在權力鬥爭中獲勝,被立為皇后,史稱她“素多智計,兼涉文史”。顯慶五年(660年),李治因身體原因讓武則天協助處理朝政,她因此得以與李治並稱為“二聖”。 [187]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駕崩於紫微宮貞觀殿,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因中宗與之不合,將他廢為廬陵王,另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187]

 《武后行從圖》中的武則天

 這之後的幾年間,先後有揚州徐敬業、宗室越王李貞、琅邪王李衝等起兵,都被武則天派兵平定。宗室叛亂直接導致了武則天對唐宗室大臣的清洗,也為她稱帝鋪平了道路。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製造祥瑞,迫使睿宗禪位,自稱大周“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1-23]

 武則天當皇后時,就提出十二條施政意見,包括勸農桑、薄賦徭;減省功費力役;息兵;提升才高位卑的官吏;廣開言路等。在她統治期間,下令限制王公以下蓄養奴婢的數目,改革徭役和戶籍制度,允許逃亡農民在一定條件下編附戶籍。這些措施促進了經濟發展,國家控制的人口從貞觀末永徽初的380萬戶增加到650萬戶。 [187]

 武則天具有駕馭臣下的能力。她為培植自己的勢力,鼓勵士人自薦,又開殿試和武舉,設“試官”,大量破格選用和升遷官吏,時稱“北門學士”。雖有錄用過多、升遷過快的弊病,但一旦發現不稱職者就立即貶黜。她慧眼識人,明察善斷,賞罰分明,培養了一批有才幹的官員 [24]。像唐休璟、狄仁傑、張柬之、張仁願,以及開元名臣姚崇、宋璟等,都是武則天發現並提拔起來的。非士族階層的廣泛參政,擴大了統治階級的政治基礎,抑制了士族勢力,對政權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87]

 武則天統治期間,在軍事上重設安西四鎮,抵抗後突厥侵擾,並在東北契丹的“營州之亂”爆發後設法將其平定。這些舉措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一定貢獻。 [187]

 武則天稱帝期間,社會文化藝術亦有所進步,當時佛教大興,該時期佛寺興建頻繁,擴建的龍門石窟為其代表。後人稱其統治“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或“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23] [25-26]

 唐室復辟

 主詞條:神龍政變、唐隆政變

 武則天統治最黑暗的地方是接受告密和任用酷吏。她在朝堂上設置銅匭,接受告密文書。告密失實無罪,致使朝廷內外告密成風。又重用索元禮、來俊臣、周興等一批酷吏,對大臣肆意羅織罪狀,嚴刑逼供,相繼誅殺唐宗室數百人、文武大臣數百家。直到其稱帝、政權相對穩定後,這種極恐怖的政治才告一段落 [187]。她廣建佛寺,築“明堂”“天堂”,造“天樞”,鑄九鼎,浪費了大量的民力物力。所以在這半個世紀中,一方面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另一方面均田制已開始趨向弛壞,農民逃亡逐漸普遍,階級矛盾有激化的傾向 [211]。

 武則天雖奪取李唐社稷,卻在朝廷內外壓力下,不得已將李顯從流放地召回,立為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聯合禁軍將領敬暉等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大唐國號。數月後,武則天去世。死前下詔去帝號,複稱皇后。 [187]

 中宗復辟後,一直受到妻子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氏舊黨如武三思等人的影響,張柬之、敬暉等先後被流放或誅殺。他們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日夜宴遊,淫逸無度。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曾要求成為皇太女。景龍元年(707年),非韋皇后親生的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殺死武三思等,並企圖除掉韋皇后,但最後失敗被害。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唐殤帝,並欲加害被排斥在最高權力外的相王李旦。最後,李旦三子臨淄王李隆基在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協助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廢李重茂,擁立李旦復位,改元“景雲”。睿宗李旦復位後,立李隆基為太子。 [27] [187]

 開元盛世

 主詞條:開元盛世

 睿宗復位後,朝政依然腐敗。太平公主因擁立之功,勢力變大,宰相七人中有五人因她得位,文武大臣也多半依附於她。這就與太子李隆基發生了尖銳矛盾。景雲三年(712年),睿宗傳位太子,李隆基即帝位,是為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玄宗率先下手,將太平公主賜死,其黨羽或殺或逐(參見詞條先天政變),改元“開元”。自武則天以來的皇后、公主幹預政事的局面至此結束,自中宗即位八年以來的混亂政局也至此穩定下來。 [187]

 《張果見明皇圖》中的唐玄宗 [129]

 玄宗登基後,致力於整頓此前遺留的諸多弊政。他先後任用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韓休、張九齡等一批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宰相,選擇良吏、建立制度,同時下令精簡官僚機構,裁減冗官 [28],除奢從簡,注意租稅的均平征斂,又通過括戶等手段緩解土地兼併導致的逃戶問題 [29]。面對社會發展出現的新情況,他適度進行改革:放鬆對逃亡編戶(客戶)的限制;軍事上,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並興復馬政 [30];在加強中央權力的同時對大行政區放權;提高執掌貢舉官員的等級;用《循資格》穩定官僚隊伍;全面修訂法律,頒佈《大唐開元禮》;設“常平倉本”調劑貧富;立“勸農社”促進農事;大力興修水利,邊境上大規模興建屯田;在東、西二京置集賢院,集中學者整理典籍,抄寫經史子集約九萬卷。 [187] [211]

 這些政策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成為一個國力昌盛、文化燦爛的強大王朝,吸引著周邊政權向它學習、與它交往。到開元末年,國家富庶,物價低廉,社會秩序良好,行旅千里不絕。 [187]

 對外方面,玄宗收復了遼西營州及睿宗時期賜給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 [31],並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政權 [32-35];西域方面,吞併大小勃律並且攻滅突騎施,塞北政權方面降服復國的後突厥,後又扶持回鶻剪滅後突厥。 [36-41]

 玄宗改元天寶後,因承平日久,國家無事,逐步喪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滿,開始追求奢欲、倦於政務。在天寶四載(745年)納楊玉環為貴妃後,玄宗更加沉溺酒色。這時宰相李林甫專權。李林甫雖然精於吏事,但打擊政敵不遺餘力。 [187]

 雖然政治趨於腐敗,社會風氣日益奢靡,但天寶年間經濟仍有發展。天寶十二載(753年),自長安向西萬餘里,仍是人戶相望、桑麻遍野。天寶十四載(755年),全國統計戶口有900餘萬戶,5200餘萬口,達到唐朝統計戶口的最盛。 [187]

 安史之亂

 主詞條:安史之亂

 天寶元年(742年),玄宗在邊境地區設置十節度使。到他統治後期,邊地軍事力量膨脹,身任大軍區長官的節度使除軍事外,兼管民事,由於玄宗後期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而募兵制的推行,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建立穩固的統屬關係,形成邊將久任、軍閥權重的局面。加之中央上層統治集團的腐化削弱其對地方的控制力,政治上也出現了不平衡的局勢,這就很容易使擁兵自重的將帥萌動問鼎犯上的野心。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掌握重兵的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胡人安祿山。 [43] [187] [217]

 安史之亂示意圖(2張)

 天寶十一載(752年)李林甫死後,楊貴妃族兄楊國忠為相。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激其反叛。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與史思明以詔討楊國忠為名,起兵十五萬反於范陽。史稱“安史之亂”。由於天下承平日久,中原唐軍弱不能戰。十二月,叛軍攻佔洛陽,唐軍退守潼關。同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眾進軍河北平叛。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六月,唐軍兵敗潼關、叛軍攻佔長安。玄宗出奔四川,在馬嵬坡時,隨行士兵譁變,殺死楊國忠,並逼迫玄宗處死了楊貴妃。太子李亨分兵後隨即北上,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是為肅宗。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李亨的稱帝,雖有擅立嫌疑,但在穩定人心、統一指揮平叛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187]

 (安史之亂圖冊參考資料 [147] [183])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將領(2張)

 隨後,肅宗急調郭子儀回軍靈武,命其與李光弼等將領討伐安史叛軍;又命宗正李承寀借回紇兵,以增強軍事力量。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河南節度副使張巡、睢陽太守許遠等率領軍民堅守大運河咽喉、江淮屏障睢陽(今河南商丘),在睢陽之戰中力阻前後叛軍數十萬人長達十個月之久 [44]。這時,安史集團內部發生內訌,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父自立。九月,郭子儀大軍收復長安,十月,收復洛陽。史思明於是在范陽降唐,只有安慶緒固守相州(今河南安陽)。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叛,馳援安慶緒,與唐九節度大軍決戰於安陽。唐軍潰敗,史思明殺安慶緒。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在洛陽再敗唐軍,想乘勝西入關,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 [187] [217]

 寶應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其妻張皇后想廢除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宦官李輔國、程元振保護李豫,逮捕張皇后、李系等。隨後李亨去世,李豫登基,是為唐代宗。即位當年,代宗便任命其子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統率僕固懷恩等大敗史朝義部叛軍。廣德元年(763年),唐軍直指范陽,叛軍將領紛紛舉州投降,史朝義自殺。安史之亂結束。 [187]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對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使得唐朝元氣大傷,由盛轉衰。此後,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製也無法實行。安史之亂後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藩鎮勢力壯大,藩鎮割據的現象在代宗朝後逐漸形成 [121]。 [187]

 艱難復興

 藩鎮林立

 主詞條:藩鎮割據

 安史餘部投降後,唐朝廷無力收回其兵權,仍然任命他們為當地節度使,其中李寶臣的成德鎮(治今河北正定)、李懷仙的幽州鎮(治今北京市城區西南)、田承嗣的魏博鎮(治今河北大名)並稱為“河北三鎮”,是最跋扈的藩鎮,名義上尊奉唐王朝,實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父死子代,長期割據一方,直到唐亡。 [187]

 安史之亂後,內地也普遍設立藩鎮。河北之外,中原藩鎮有些割據性較強、如淄青(治今山東東平西北)、淮西(治今河南汝南)、昭義(治今山西長治)等。南方藩鎮軍隊較少,節度使基本忠於朝廷。 [187]

 在唐朝中晚期的大部分時期裡,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 [142]。朝廷在藩鎮表面恭順的前提下,開始默認極個別藩鎮自主選擇節度使的權力 [123]。各藩鎮間功能不同,也存在矛盾,如中原地區和邊疆地區藩鎮保證了內外勢力的均衡,東南藩鎮則提供財政支持。因此有研究指出,正是藩鎮間的相互制約使唐朝在經歷安史之亂後仍能延續百餘年 [147]。

 唐代宗、德宗統治時期

 主詞條:奉天之難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乘虛攻佔長安,代宗出逃陝州,隨後起用郭子儀擊破吐蕃。永泰元年(765年),又用郭子儀等平定僕固懷恩之亂。代宗在位時,頗有志於朝政。他打壓權宦強臣,使其或死或貶,起用賢臣楊綰,並命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 [217]

 大曆十四年(779年),代宗在大明宮紫宸內殿崩逝,太子李適即位,是為唐德宗。德宗任用楊炎為相,於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徵稅。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而“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使古代賦稅制度由“舍地稅人”到“舍人稅地”方向發展,在短時期內緩和了財政困難問題。 [122] [217]

 德宗力圖平藩,不許藩鎮傳土地於子孫,招致成德、魏博、淄青三鎮叛亂,發生了持續五年的奉天之難。在平叛過程中,更有盧龍、淮西繼叛,各自稱王稱帝。前往平叛的涇原軍隊又發動涇原兵變,佔領長安,擁盧龍節度使朱滔兄朱泚為帝,德宗一度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和梁州(今陝西漢中)。在李晟等人陸續將兵變平息後,德宗對叛亂造成的危難心有餘悸,於是對藩鎮採取姑息態度,承認河北三鎮世襲特權,以使其取消王號,維持現狀。這次失敗的削藩戰爭,基本奠定了其後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的強弱地位,以及各藩鎮之間盤根錯節的相互關係 [187]。德宗回到長安後,一方面積蓄力量為削藩做準備,同時把神策軍交給宦官統領。 [182]

 不過,德宗在位時,用宰相李泌之策,聯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也為後來的“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唐順宗、憲宗統治時期

 主詞條:永貞革新、元和中興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駕崩,其子李誦登基,即唐順宗。順宗任用王叔文等,罷除了宦官掌握的“宮市”,試圖奪取宦官統領神策軍的權力,結果遭到宦官強烈抵制。在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密謀下,在位不到兩百日的順宗被迫禪位於其子李純,即唐憲宗;王叔文、柳宗元等改革核心成員或被賜死,或被貶為遠州司馬。這次鬥爭被稱為二王八司馬事件或永貞革新。 [187]

 明人繪唐憲宗李純彩像 [184]

 憲宗經常閱讀典籍實錄,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總結歷史經驗,勤勉政事。他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能臣、賢臣為宰相。憲宗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很晚才退朝。憲宗在位十五年間,在政治上有所改革,政績較多。 [218]

 在軍事上,憲宗剛明果斷,用人不疑,決心以法度制裁藩鎮,力圖中興統治。從元和元年(806年)到元和七年(812年),他在宰相李吉甫、杜黃裳、武元衡、裴度等人的支持下,先後派兵討平西川、夏綏、鎮海三鎮,勸導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歸順朝廷。元和九年(814年)至元和十二年(817年),經過苦戰平定淮西吳元濟叛亂。此後,成德鎮的王承宗也輸納貢賦、請授官吏。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平定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各地節度使都由中央任命 [182]。至此,跋扈的河北三鎮及淮西、淄青都接受朝廷約束,全國暫歸統一 [187]。這一短暫的成就被稱為“元和中興”。

 憲宗死後,唐穆宗即位,宰相短視,致使長慶元年(821年)魏博、成德和盧龍三鎮再叛,而元和以前長期割據的河南、河北和山東地區的其他藩鎮,繼續在唐朝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唐王朝直接統治的地區比元和以前有所擴展,但藩鎮問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 [182] [187]

 宦禍黨爭

 宦官專權

 主詞條:南衙北司之爭

 元和時期主要的割據藩鎮

 在吐蕃的威脅下,外部危機嚴重的情況下,唐朝的內患也不斷加深。其中導致唐後期政治腐敗的更大問題是宦官專權,專權的基礎和危害均源自宦官握有兵權。 [187]

 唐初使用宦官有一定限制,到唐玄宗時宦官權力明顯擴大。安史之亂爆發後,肅宗以宦官李輔國執掌禁軍。代宗時神策軍成為中央禁軍。德宗不信任朝官,設左右護軍中尉,以宦官擔任,統率神策軍。從此,由宦官統領神策軍成為固定制度,直至唐亡。神策軍地位在其他禁軍之上,裝備精良,有十五萬人之多,控制了神策軍等於控制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朝廷又以宦官為監軍使、駐紮各個藩鎮,直接與中央聯繫,既是中央耳目,又是控制地方的手段。朝廷還設置由宦官充當的左右樞密使,替皇帝裁決政務。兩樞密使、兩中尉號稱“四貴”,掌握軍政大權,成為政府實際統治者。自順宗以後至唐亡,除唐敬宗外,八個皇帝都是宦官擁立的;憲宗、敬宗均死於宦官之手;一個皇帝(昭宗李曄)曾被宦官囚禁。 [187]

 跋扈的宦官脅迫皇帝、蔑視宰相、欺凌士人、橫行朝野,必然與朝官發生衝突。由於宦官的機構在北面宮城,朝官的衙門在南面皇城,因此朝官和宦官的鬥爭被稱為“南衙北司之爭”。在皇帝支持下,朝官曾與宦官有過兩次大的鬥爭,一次是順宗時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參見“艱難復興”目錄),還有一次是文宗時的“甘露之變”。當時文宗起用李訓、鄭注,策劃了一個剪除宦官的計劃。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訓使人謊稱金吾廳後石榴樹上出現甘露,想在神策軍中尉仇士良等率眾宦官前往查看時將他們殺盡。仇士良在途中發覺有異,挾持文宗急入內宮,隨即派神策兵捕殺李訓、鄭注並眾宰相,血洗長安。文宗以後,再無皇帝主動對宦官採取大規模剪陳行動,從此,“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直到唐朝滅亡 [187]。而後,宦官團結一致;以宰相為首的南衙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從而埋下了晚唐藩鎮、宦官相沖突的種子。 [45]

 黨爭不斷

 主詞條:牛李黨爭

 安史之亂後,君權多弱,相權又不專,導致朝官內部爭權奪利、各結朋黨,排斥異己。憲宗在位時已經關注朝官結黨傾向,多次與宰相討論朋黨問題。憲宗以後,出現了影響朝政四十餘年的所謂“牛李黨爭”。“牛黨”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領袖,“李黨”以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兩黨大致各由志趣相投、政見相似的官員相結而成。雖然在科舉置廢、藩鎮政策方面有不同意見和措施,也可分出優劣,但總體看,黨爭的主要表現還是以人劃線,此進彼退,互相傾軋。穆宗時,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本當入相,卻八年不得調動,而牛黨引牛僧孺為相,造成李、牛積怨加深。唐文宗李昂時,牛李兩黨鬥爭日趨激烈,在朝議事,爭吵不休;進退官員,唯黨為是,以致文宗嘆道:“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直至唐宣宗時,兩黨領袖或貶或死,“牛李黨爭”才告結束。 [187]

 振興國勢

 唐武宗、宣宗統治時期

 主詞條:會昌中興、大中之治

 被譽為“萬古良相”的李德裕 [185]

 開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魚弘志矯詔擁立潁王李炎為皇太弟。不久後,文宗崩,李炎即位,即唐武宗。武宗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貶黜牛僧孺、李宗閔,澄清吏治,發展經濟,有志於革除積弊,出現了較好的政治局面。 [187]

 首先,對於宦官有諸多不滿的武宗,吸取文宗失敗的教訓,改用了疏遠、冷淡的手段對付宦官 [45]。會昌二年(842年),仇士良煽動神策軍譁變,被武宗與李德裕聯手挫敗。仇士良惶恐謝罪,被剝奪了軍權,被尊崇為觀軍容使。不久後,仇士良主動請辭,被迫致仕 [219]。因此,武宗統治時期,宦官勢力遭到遏制。

 其次,武宗朝對外擊潰回鶻烏介可汗及其部眾,肅清北疆;對內剛柔並濟,使藩鎮降服。他挑選了恭順朝命的雄武軍使張仲武繼任盧龍節度使,同時堅決派兵討伐不尊朝旨的昭義鎮劉稹叛亂 [187]。武宗以後,藩鎮內部驕兵逐帥日見頻繁,與中央政府長期相安無事 [217]。

 在宗教問題上,武宗崇信道教,並且為打擊僧侶地主的勢力,他於會昌五年(845年)下詔拆毀佛寺,令僧尼二十六萬餘人還俗,沒收奴婢十五萬人及大量寺院土地 [130]。由於毀佛成功,從而擴大了唐朝政府的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但在拆毀寺院的過程中,經濟損失也不小 [131]。這一事件被稱為會昌滅佛。此外,景教等宗教的傳播也受到限制。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因丹毒發作而駕崩,宦官選擇光王李忱繼承皇位,是為唐宣宗。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無能之人,但等到即位以後,卻表現出勵精圖治的願望。他貶李德裕於崖州,抑制宦官勢力,打擊權貴,勤儉治國,注重選拔人才。文化上,再次尊崇佛教。

 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今甘肅敦煌)人張議潮領導沙州等地人民起義,驅逐了河西地區的吐蕃守將,並派使者攜十一州地圖戶籍入朝,歸順唐朝廷。經過多年奮戰,使河西走廊的瓜、沙等十一州重新迴歸唐朝,吐蕃勢力被徹底逐出河西、隴右之地 [114]。此後“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 [115]

 河西肅清後,唐王朝無西顧之憂,而在武宗、宣宗統治時期,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安穩,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局面。但他們無法解決日益複雜的社會矛盾。 [182]

 走向衰亡

 主詞條:唐末農民起義、梁晉爭霸

 唐宣宗統治末期,經濟、政治衰退,國內亂象頻生 [150]。大中十三年(859年),宣宗駕崩,其子李漼即位,即唐懿宗。當時唐與南詔在四川、雲南、廣西一線發生了戰爭,政府財政也發生嚴重困難,經常預徵兩三年的賦稅。江淮一帶又遇到連年水旱,農村十室九空,農民大量逃亡 [164]。待到懿宗甫襲位,國內積累的矛盾便爆發,全國出現大規模的民變。大中十三年(859年)至鹹通元年(860年)的裘甫起義和鹹通九年(868年)至鹹通十年(869年)的龐勳起義拉開了唐朝滅亡的序幕,史稱“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 [149]。 [182]

 鹹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病死,其子李儇即位,為唐僖宗。僖宗在位期間,權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亂。乾符二年(875年)初,出現了王仙芝起義,起義軍自濮州(今山東鄄城北舊城)起兵,屢敗唐軍,至乾符五年(878年),起義軍首領王仙芝戰死。然而就在同時,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黃巢的力量不斷壯大,並一路轉入南方,於廣明元年(880年)發動北伐,十二月抵達長安附近。僖宗倉皇逃亡蜀地。至中和四年(884年),在各鎮節度使的夾擊下,黃巢起義方才平息 [164]。這次起義使唐朝的經濟重地江南地區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而宰相與宦官間仍鬥爭不斷。此外,這次起義後,超強藩鎮開始出現,打破此前各藩鎮間的均勢,以兵力壓制群藩,最後導致唐朝滅亡。 [187]

 文德元年(888年)僖宗死後,其弟壽王李曄即位,即唐昭宗。昭宗繼位後,決定遷都洛陽 [162]。乾寧五年(898年),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等人發動政變,軟禁昭宗,強迫其退位為太上皇,扶立太子李裕即位,年號光化。天覆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聯合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襲殺劉季述,迎昭宗復位。 [163]

 篡奪唐室皇位的後梁太祖朱溫 [186]

 在這一時期,宣武軍節度使朱溫與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成為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溫的支持下,宰相派勝利。天覆三年(903年),朱溫入宮盡誅宦官 [111]。天佑元年(904年),朱溫發兵攻陷長安,挾持昭宗遷都洛陽,之後將其殺害,立輝王李柷為帝,即唐哀帝 [97]。天佑二年(905年),朱溫大肆貶逐朝官,並將三十餘位朝臣殺死於白馬驛(今河南滑縣),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 [165]。

 朱溫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征討淮南楊行密失利,故決定提早稱帝 [46]。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逼哀帝禪位,唐朝至此滅亡 [47]。在隨後的五代十國時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李昪建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