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五代十國(第2頁)
後漢
後漢(947年—950年),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第四個朝代,由劉暠(本名劉知遠)建立,都城在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共歷二帝,享國三年。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後晉開運四年(947年,契丹會同十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是年二月,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仍用晉高祖石敬瑭年號,稱天福十二年。是年六月,始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汴州。次年(948年,遼天祿二年)正月,劉知遠改年號乾佑,改名劉暠,但卻於當月病逝,劉暠的次子劉承佑嗣位,即後漢隱帝。乾佑三年(950年,遼天祿四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後漢隱帝命郭威征討,但後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反叛,後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後漢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河北、湖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在遼滅後晉之際,原屬後晉的階、成、秦、鳳四州被後蜀奪取,但後漢建立後又從遼手中奪得勝州。
隋·唐五代十國書法家
共23個詞條11.9萬閱讀
釋智永
釋智永(生卒年不詳),本姓王,名法極。會稽(浙江紹興)人。王右軍七世孫,人稱“永禪師”。陳、隋間僧侶書法家。妙傳家法,為隋唐間學書者宗匠。釋智永是陳、隋時期山陰永興寺的和尚,活動於陳、隋(557年—618年)年間。傳說他學書30年,用廢的筆頭裝滿五大竹簏,埋在地下,人稱其處為“退筆冢”。又因求他字的人太多,以致把木門檻也磨穿了,只能用鑄鐵將門檻包起來,人稱“鐵門檻”。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傳王羲之的風範。他晚年就曾以當時的識字課《千字文》為內容,用真、草兩體寫了一千多本,從中挑選最滿意的八百本,分送給浙東的各個寺院。直到如今,智永的《千字文》墨跡和刻本還被視為學習書法的範本。釋智永最大的貢獻,在於把正宗的二王法傳授給唐初四大書家之一的虞世南,影響了唐一代書風,他的志向大概也在此。他的傳世書跡,最有名的就是《真草千字文》。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會稽郡(今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觀海衛鎮)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生性沉靜,執著好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依附於夏王竇建德,授黃門侍郎。秦王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成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封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時稱“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虞世南善書法,曾親承智永傳授,又得王羲之筆法。其筆致圓融遒勁,外柔內剛,沉厚安詳,不外露鋒芒。後世將他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其與歐陽詢、褚遂良為“初唐三大家”。其詩作多為應制詩和樂府。此外,虞世南所編的《北堂書鈔》,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原有詩文集三十卷,已散失不全。後人輯錄有《虞秘監集》 傳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人。唐朝大臣、書法家,南朝陳黃門侍郎歐陽紇之子。 隋煬帝時,歐陽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竇建德,授太常卿一職。武德五年(622年),歸順唐高祖李淵,授侍中,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受封渤海縣男,主持編撰《藝文類聚》。貞觀十五年去世,時年八十五歲。 歐陽詢精通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這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與歐陽通合稱“大小歐”。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代表作包括:楷書《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書法家,弘文館學士褚亮之子。出身河南褚氏,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期,追隨西秦霸王薛舉,擔任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得到唐太宗重用,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累遷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司空長孫無忌同受遺詔輔政。唐高宗繼位後,升任右僕射,冊封河南郡公,歷任同州刺史、吏部尚書,累遷右僕射,參知政事。反對冊立武則天為後,貶為潭州(今長沙)都督。武后掌權後,遷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於任上。神龍革命後追贈右僕射,諡號“文忠”。天寶六載(747年),配享唐高宗廟庭,累贈太尉。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中國歷史上政權較動盪的時期
共6個詞條10.5萬閱讀
春秋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通常用來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春秋時期止於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而新興的諸侯大國,先後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其後逐步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公元前386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是為“田齊”。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之,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次,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魯國朝王三次,聘週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