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第2頁)
兩任大理寺卿相較,高低可見。
當初蘭劍壓著凌捭闔貪贓案不審不判,朝野上下眾說紛紜,有的說他是礙於私情想要袒護凌捭闔;有人說他早已另結黨羽,不願聽從天子聖令;更有甚者,便開始懷疑大理寺卿識人斷案的能力,叫囂著要讓其將位置讓給更有才能的人,諸如蠢蠢欲動的屈正屈大人。
如今肅王開了口,眾人才恍然大悟,紛紛讚揚道,
“蘭大人,是個好官啊!”
“當初,老夫還曾上書彈劾過他,於心有愧啊。”
“可惜了,像蘭大人這樣明察秋毫的好官命不長。”
輿論的風向徹底扭轉,在蘭劍默默無聞死後多年,也算是寥以告慰求真者及其後人的初心。
案件的根底,肅王早已摸清。如今大庭廣眾下說出來,不過是想當著一眾朝官的面還逝者以清白,同時也給當下搖擺的朝官敲響警鐘:
“當年蘭劍死於歹人之手,才讓案件的走向變得撲朔迷離,才讓凌捭闔貪贓一案的動因積沉了七年。”
肅王武瑛玖矛頭直指,便是殺死蘭劍的真兇鄧筵茆。
京兆府滅門案和蘭劍之死早被證實為一人所為,那兇手正是如今扛著“清君側”旗幟堂而皇之出現在大殿之內的鄧筵茆。
肅王武瑛玖面向晉王:
“皇兄,大理寺卿蘭劍沉冤未雪,京兆府門前血氣未散,你竟任此罪犯在此逍遙,窮兵殿前,擾亂我大雍朝綱清正!”
“皇兄既口口聲聲要還大雍朝野清正,還請先清一清自家門楣。”
肅王這一句“自家門楣”不僅喚醒了文臣武將,更恰到好處戳中了晉王的軟肋。
歷來起名謀反者,雖為私利,但亦總要找些理由和藉口,讓自己的舉動看上去合乎正義、遵循天道。
肅王挑明鄧筵茆的罪行,便讓與晉王的行動陷於被動中。
也讓文臣武將看清,誰才是代表正義的一方。
肅王一邊流血,一邊陳詞,肅穆中透著幾分悲壯。大殿雖經簡單處理,殿前仍有方才帝師辜長徽自縊的血氣繚繞,就彷彿京兆尹蘇府被滅門那一日瀰漫整個京都城的血光之氣再度襲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