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心懷鬼胎


 達成默契的二人先後走出了小院。
  在抵達內閣後,呼嘯的寒風終於將雲層中積攢已久的雪花吹落下來。  點點雪花冰晶落在手中,感受寒意的朱祁鈺,正在聆聽著身旁東廠密衛的稟告。  “寅時三刻,左都御史王文密會首輔陳循......”  剛才密謀的二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朱祁鈺的監控之內。  深知這些大臣心性的朱祁鈺,為了完全掌控朝局,在剛剛登基之初就安排了此項事情。  “呵呵,果然賊心不死!”  “朕倒要看看,你們這些人能玩出什麼花樣!”  這些被朱祁鈺所惦記的內閣大臣,如今正全部正襟危坐在殿中,等成敬派來的太監到場後,便開始了此次議事。  先開口的是兵部尚書于謙,只見他說道:“軍戶改制之事,吾認為先從大明內部開始。”  “如今的邊關九鎮,還承擔著防禦也先的重任,若貿然改制,定然會使前線軍心大亂。”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提議先從浙直一帶先開始實施。”  “此處民富地饒,即便改制之後,有當地錢糧支持,想拉起一支軍隊也是輕而易舉。”  “不知諸位覺得如何?”  于謙一開口便是先將矛頭對準了自己的老家,這也說明他是朱祁鈺的鐵桿支持者。  王文聽到于謙所說甚合自身利益,急忙附和道:“延益所言極是。”  不過同為浙江人的王一寧卻不認為于謙說的對,只見他開口說道。  “正統九年冬至十年秋七月,浙江紹興、寧波、台州三府,瘟疫大作,男婦死者三萬四千餘口。”  “正統九年,蘇州府風雨暴至,平地水溢數尺。”  “太湖水高二丈,沿湖人畜廬舍無存,漁舟漂沒凡盡,死傷失蹤人口不計其數。”  “正統十年四月,倭船四十餘艘,連破台州、桃渚、寧波,大嵩二千戶沿所,又攻陷昌國衛,官庾民舍,焚劫一空。”  “正統.....”  王一寧一字一頓的將家鄉這些年來遭受的苦難,全部傾訴而出。  于謙讓家鄉身先士卒,以為表率的做法,王一寧很是不認同,他深切知道自己故土的鄉民在遭遇何等苦難。  因邊軍的糜爛而去折騰家鄉,王一寧實在做不出這等事來。  而身為揚州人的高轂似是也被王一寧說動,張嘴說道。  “浙直兩省確實不太適合,延益還是想想別處吧。”  “我覺得江西與湖廣等中部地帶,因無戰事困擾,更為合適也。”  高轂此話一出,對面的蕭鎡頓時露出不樂意的神色,憑什麼先拿他蕭家的地盤做試點。  若此國策之後施行的不好,受影響的只會是他蕭家,而不是在座的眾位大臣。  念及於此的蕭鎡說道:“江西與湖廣也不合適。”  “雖說兩省沒有戰事,但長江的洪災每年都有,全靠衛所的將士幫忙,才得以安然度過。”  “若在此刻改制,豈不是讓那些將官寒心。”  “且上次國債,江西湖廣二省高居前兩名,這其中大多是哪些人,諸位又不是不知道。”  “剛剛為朝廷做出重大貢獻的將官,就要面臨改制的風險,此舉實在難以服眾。”  “還是先考慮考慮其他省份吧。”  殿內的氣氛在蕭鎡說完此話,瞬間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氣氛中。  每一位內閣大臣都在為自己的家鄉爭取,生怕原有的利益被剝奪削去。  北邊、東邊、中部都被眾內閣大臣否掉,現如今也就只剩下了最南邊的諸省。  陳循見時機已到,輕咳兩下便開口說道:“既然其他地方都不合適,那便在福建、兩廣與四川處先施行。”  “此處本來苗裔就甚多,經過朝廷鎮壓後,正愁不知如何安撫接納。”  “現如今以此國策,給予其大明身份便利,想必其定然欣喜。”  “且我大明官軍在此正好駐紮,足以震懾那些不臣之心的異族。”  “諸多便利之下,確實十分合適也。”  陳循此話說的好聽,但其內在實際卻是骯髒無比。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平叛安撫苗壯的王驥正是此處的統兵都督,他身為前皇帝朱祁鎮的心腹大臣。  早就成為了陳循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有他和其他總兵在,福建兩廣等地,陳循等人的手就伸不進來。  此次軍戶改制,定然會激起當地衛所將領的反抗,再次掀起大戰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不用擔心朱祁鈺會阻攔他們,因為朱祁鈺同樣在找理由剷除盤踞南方的王驥。  因為自朱祁鈺登基以來,身為都督的王驥從來沒向京師寫過一封述職奏疏,這其中的意思已然很是明確。  他王驥不認可朱祁鈺這個皇帝!  陳循將目標指向此地,正是經過多方考慮,上到朱祁鈺,下到苗壯百姓,都被他算計到位。  只要內閣將此處地方敲定,他根本不怕被朱祁鈺否決。  因為若朱祁鈺敢否決,他還有其他後手在等著。  如今只要眾內閣大臣點頭同意,這件事便算成了。  只見陳循撇眼看了眼一旁的王文,那隱晦的目光瞬間便被其所知悉。  想起早上陳循所說,王文立刻對陳循的心意瞭然於胸,即刻發言道。  “陳閣老所說,王文覺的很是合適,不知諸位同僚是何等意思?”  一旁的蕭鎡神色詫異的看了眼王文,心中有些狐疑,但在看到陳循的眼神後,也瞬間明白過來,立刻出言附和。  而王一寧聽到陳循的建議後,深思許久,也點點頭表達了自己同意。  如今只剩了高轂和于謙。  只見于謙眉頭緊皺,顯然他已看出了陳循的目的所在。  但他實在找不到其他理由來反駁陳循。  畢竟福建,兩廣等地的叛亂,與當地衛所糜爛脫不了干係,整治一番倒也符合情理。  不過,苗壯等族裔的叛亂是一大隱患,這也是于謙擔憂所在。  大明如今才剛剛安定,實在是不宜開啟戰端。  看出于謙擔憂的高轂,想起昨日朱祁鈺交待給他的事情,遂出言勸阻道。  “延益,陛下對舊港宣慰司以南很是看重。”  “而想要航行至那裡,就必須要保證福建、兩廣等地的平安與穩定。”  “這關乎著我大明的未來,不要因為那些苗壯族裔,而耽誤了我大明國運。”  “想要有所得,就必須有所捨棄。”  “這是天道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