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方勢力


 “法無禁忌,即為自由。”
  這是眾多大臣心照不宣的規矩。  于謙抿抿嘴唇,看向坐於末位的阮浪,問道。  “阮公公,不知陛下何意?”  一直旁聽的阮浪見於謙忽然問起自己,愣神一下,而後微笑回道。  “來之前老祖宗已吩咐,此事皇上只要結果,你等商量好,票擬出來,司禮監會即刻批紅。”  “至於其他事情,請原諒小的也不知道。”  陳循見於謙還在猶豫,嗤笑一聲,質問道。  “於大人,之前你可是信誓旦旦的支持此國策。”  “怎麼現在卻畏首畏尾,難道突然改變主意了?”  “當然不是!”  “只是南方初定,吾怕再起刀兵而已。”  “那就改制九邊,這本就是事情的起點,由此開始也合乎情理。”  “不行!”  “也先雖然已退走,但還要依靠邊軍。”  “等我新軍訓練齊整,方可動九邊之衛所。”  陳循見此,拿起茶杯一摔,將殿內眾人目光通通吸引過來。  隨後怒聲對於謙斥責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若大明朝都如這般畏首畏尾,還能辦成何事!”  “別忘了,我才是內閣首輔。”  “這事就這樣定了,先南方開始,勿要再多言其他!”  “來,簽字!”  說罷,一直負責記錄的司值郎便將奏摺拿到了于謙面前,等待他簽名畫押。  于謙見此,嘆氣一聲,便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隨後把筆一甩說道。  “諸位,兵部還有諸多要事,我先走一步。”  話落,不等眾人勸阻,便大步走出了文華殿,向兵部衙門而去。  而陳循見到這一幕也沒有說什麼,待眾人皆簽名畫押後,又提起另外一事。  “於大人既然有要事,那武舉科考一事,便暫時先放放。”  “我等先行商議司農司卿衙門一事。”  “諸位對於這位正三品大員,可有心儀之人推薦。”  一直等待此事的高轂,在陳循話落那一刻,便立即開口接過來說道。  “高某舉薦漕運總督王竑。”  “司農司卿雖說是都掌農耕百事,但更多的還是要靠司農博士去做。”  “其主官要有調動四方的能力。”  “而一直都掌漕運的王竑顯然是第一人選,且身為右僉都御史的他為人正直,體恤為民。”  “將我大明根本的農耕一事交給他,想必陛下也會放心。”  說罷,將頭轉向一旁的王文,銳利的目光緊盯著他,又道。  “王大人,王竑是你的下屬,我說的可有失偏頗?”  王文從高轂看過來那一刻,便明白了其眼中的威脅之意,顯然是對他相助陳循有所不滿。  自知理虧的他急忙點點頭,承認高轂所言盡皆屬實,也承認王竑是第一人選。  原本想提拔陳文的陳循在此時也不得不多加考慮。  剛才陳循所提的南方改制,高轂並無加以阻攔,按照官場默認規矩,此時高轂所提,陳循也不應加以阻攔。  但司農司卿這個職位,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好位置。  此時的大明朝百廢待興,只要司農司卿在任上不犯大錯。  過上幾年,升任六部尚書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也是陳循糾結的原因,現如今的六部尚書都已經老邁,再過三五年必然會經歷大調換。  為了自己與一眾政治盟友的利益,陳循必須要捧出一個魁首。  目前來看,也就陳文與彭時能擔此重任。  “高大人,我倒覺得翰林學士陳文更為合適.......”  還未等陳循說完,高轂便打斷其說話,語氣有些激烈道。  “陳閣老,今日到底是議事,還是來聽命?”  “若是議事,吾還願在此,若是聽命,請恕高轂不能奉陪!”  高轂的這番態度直接了當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內閣不是你陳循的一言堂,別想著什麼好事都攬到自己懷裡。  而高轂的這番行為也提醒了王文,他可是知道朱祁鈺十分中意王竑。  如今既然高轂支持王竑,他為了彌補之前,且也為了向朱祁鈺表忠心,遂也對高轂之言附和出聲,表達支持。  一直未發言的蕭鎡看到這一幕,心知這個職位拿不到手。  便也熄了心思,對著陳循輕輕搖頭示意其暫且退讓幾分。  陳循見此,也只好順水推舟答應了高轂的提議。  至此,事情已基本商議個大概,後面的一些零零散散,就不用這些大佬操心。  他們手下的部署官員皆會去做,到時他們只需確認沒有問題,簽字就好。  但是,就在陳循準備起身之時,坐在末尾的阮浪卻是開口說道。  “高大人,老祖宗有交待,讓你將昨日的工學博物院一併商議好。”  “工學博物院?”  陳循不知道這又是哪裡冒出來的新衙門,但既然是成敬的安排,那便是經過皇上的准許。  對此也不敢怠慢,又坐下身形,對著高轂說道。  “高大人,可否將此事詳細說明一下。”  聽到詢問的高轂,並沒有立刻回答,想起昨日朱祁鈺對他交待的話。  思慮再三後,決定隱去一部分實情。  “陳閣老,此事乃昨日陛下親口安排之事,讓我工部尋找匠人,用以研製火器武備。”  “且還要負責民間諸多農具與其他實用工具的創造。”  “這事可是愁壞了我,不知您是否知道哪裡有這樣的大家。”  話音剛落,阮浪的聲音再次響起。  “高大人,老祖宗讓我為你推薦一人,此人乃是修建我大明宮城的大匠阮安。”  “阮安?”  對於此人,陳循與高轂當然知道,阻擋瓦剌也先的京師九門甕城正是出自他的手筆。  而後他還重新修建了皇城中的三殿,與通惠河疏導工程的施工。  說他是如今的大明匠作第一人也不為過,並且此人還與極善火器製造的黎澄是知己。  如今雖然黎澄已逝,但他所留筆記資料都已全部贈與了阮安。  這就幾乎導致了阮安成為大明名副其實的工業第一人。  “若是阮大匠出任,我等自當信服。”  容不得陳循與高轂不服,這工部匠作非精通者不可指揮。  若派一個不懂的文人前去,到最後恐怕落個指揮不力,砍頭的下場。  阮浪見此,也眉開眼笑的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奏摺,遞給陳循示意其簽字。  “陳閣老,以後我阮氏三兄弟,多多靠你照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