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3頁)

 這裡先插一句:熊廷弼和方震儒上報的戰功人員名單中有周寧的名字,不過周寧的功勞僅限於與臨危受命督戰西平堡,至於揭發叛徒孫得功,以及設計引誘努爾哈赤的事情則隻字未提。

 倒不是熊廷弼想爭功,他在發戰報前就和周寧說明了這樣做的原因,其中的玄機暫且擱置一邊,到了該說的時候再來詳細解釋。

 咱們先來說說九月十六日的庭議都有哪些爭論。

 首先以張鶴鳴、左光斗、楊漣為主的東林少壯派認為:熊廷弼有功,功在反應迅速、調度得力。

 王化貞有過,過在輕信讒言,但也有極大的功勞,比如操練士卒、改建西平堡、籌措軍需、引進紅夷大炮,乃至放權給秦良玉都是功勞,總而言之功大於過,理應嘉獎。

 至於像什麼趙率教、祁秉忠、侯世祿等諸位將領,雖有些許功績,然不應過分獎賞,以免滋生武將的驕縱心理。

 齊、楚兩黨的成員對東林群賢予以了嚴厲的駁斥,他們指出若非熊廷弼力挽狂瀾,王化貞早就把廣寧丟了,明軍此刻只怕已退守山海關。

 而操練士卒、改建堡壘、引進火炮這類事誰不會做?就是隨便派一個兵部郎官也能把事情辦好。

 所以應將王化貞撤職罷官,交刑部論罪。

 另外無黨派人士也有微弱的聲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朱國祚就表示:王化貞同志身為一名高級領導幹部,對皇帝和朝廷的忠誠毋庸置疑,只是行事操切了一點兒,但在原則問題上沒有過失。

 因此功過相抵,應免於追究其領導責任。

 眾所周知,天啟年間的庭議基本是以吵架為主、論政為輔,誰的嗓門兒大誰就佔理。

 鑑於東林清流具備人數優勢,又有一干專業噴子(御史言官)助陣,在第一輪交鋒中輕鬆拔得頭籌,把武將們的貢獻都定性為微末之功。

 對了,順便說一句,葉向高、孫承宗、劉一燝、韓爌四位閣臣未作任何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