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3頁)

 他的父親受到了朝廷懲處,被降為從五品縣令,調往咸鏡道任職,不僅瀕臨前線,政治前途也是一片渺茫。

 其次是李蒲通過父親的關係,招攬了幾位長期經營走私物資的行商,這些行商既熟悉大明與朝鮮之間的走私渠道,還握有幾萬兩白銀的流動資金,屬於妥妥的大財主。

 只不過他們的社會地位極低,經常飽受官府的盤剝,更不敢大張旗鼓的在王京開店做買賣,深怕被兩班吃幹抹淨。

 他們非常擁護擴大使館區域的建議,並表示如果明朝政府允許的話,他們願意出錢資助使館擴建,而後再租賃部分擴建場館用於經商。

 周寧自然很歡迎這些商人來投資,但同時他也意識到這會導致朝方的強烈反感,絕不能操之過急。

 目前當務之急是儘快與李琿和李廷龜進行會面,等確認了他們拒絕救援明軍的立場後,就好名正言順的開展後續計劃,在政治和輿論兩方面都能站得住腳。

 最後是世子李祬的心腹太監送來了一封密信,信中列舉了幾條仁穆大妃私通下人的罪證,以及指控慶尚道儒生準備勾結仁穆大妃起事謀反。

 周寧親切的接待了太監,又說了一些安撫的話術,好不容易才將其打發走,然後轉頭就燒掉了密信。

 看在四萬石糧食和李植的面子上,他不會跟李祬過不去,但也僅此而已,除非朝鮮政府立即給明軍運糧,要不然他只能轉而去接近仁穆大妃。

 朝鮮說大不大(差不多相當於福建加浙江的面積之和),可也得有個具備號召力的人物來凝聚共識,以便動員全國的人力和物力。

 李琿和仁穆大妃是唯二的人選,如果李琿不肯接招,那就選仁穆大妃,反正兩人是死敵,總有一個需要依靠明朝的力量。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拉攏仁穆大妃的代價更低,只是造成的動盪也會更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