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佈置防禦(第2頁)
李俊道:“咱們的主要基地在江心島,若是摩尼教大舉來犯,可以把人都遷上島去,然後以潯陽江為天塹,控制好船隻,那摩尼教就算再多人,也攻不進江心島。”
張順、石秀等人紛紛點頭贊同。
趙朗對此也早有預案,等眾人都靜下來後,趙朗說道:“我了認同大家的意見,貫忠和慶之都說得對,我們必須提早準備,有備無患嘛。既然大家都贊同以江心島為防禦基地,那就由參機堂與運輸堂牽頭,制定建設方案和撤離預案,把江心島的防禦建築與工事建設好,同時要做好把張家村、揭陽嶺、漢陽峰的人員撤離到江心島的預案,年後就開始實施。”
眾人齊聲應令。
趙朗又道:“我這次廬山一行,感悟到了狡兔三窟的道理,咱們不要侷限於江州這個地方,要再多找2個基地,一來可以進一步壯大染潯陽商行,二來可以分散風險,便於商行輾轉騰挪。因此,過了上元節後,我計劃與李俊、張順兩位護法向東,入東海,尋找適合開發的地方。”
周侗與許貫忠等人均要陪同一起前去勘查,趙朗拒絕了,理由很簡單,這江心島的產業還是發展壯大時期,又要建設防禦工事,一大堆事兒,需要周侗等人留守看家。
許貫忠等人也知道這個道理,也只好作罷。
議事完畢,眾人跟著趙朗來到彭澤湖邊,趙朗從袋子裡拿出那兩個大鞭炮,跟眾人說了防備的要點,便點燃了一個扔在三米外。“轟”的一聲巨響,音波震裂了四周的空氣,彷彿一個驚雷憑空爆響,把眾人震得頭皮發麻,即便是捂著耳朵,還是把眾人震得嚇了一大跳。
待硝煙散去,李俊心有餘悸,扯著喉嚨大聲道:“門主,還好有你提醒,要是冷不防地來這一下,我準會被這東西震昏過去,即使如此,我的頭還是有點嗡嗡作響。”
眾人被這個大鞭炮也震蒙了,身體都失去了平衡感,不敢行走,還暫時性的失去了部分聽力,須大聲說話才可聽見。對於沒見過的不可控的武器,都會有一種畏懼之心,眾人現在對這大鞭炮也有一種畏懼。
過了一刻鐘,眾人的不適感才漸漸消失,大家都臉露憂色,遇上這樣的大鞭炮,除了遠遠避讓之外,別無他法。
趙朗把最後一個大鞭炮取出,交給許貫忠道:“既然你們如此擔心,那就仿造吧,反正這東西的製作之法也不復雜,貫忠你到那鞭炮作坊找幾個工匠,把這個東西拆開來,先依原樣仿製,然後就可以進一步研製更大的、可響的。”
眾人立即興奮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這東西可是個寶貝,只要掌握了其製作之法,便可大量仿製,一旦對陣,便可有所依仗。趙朗笑了笑,不置可否,轉身進屋畫防禦圖去了。
為了穩妥,趙朗還是親自設計江心島的防禦,三個碼頭,一個貨物轉運高臺,是假設敵軍的登陸場。宋代的反登陸作戰與現代的反登陸戰大不一樣,畢竟冷兵器與熱兵器的作戰模式大有不同。不過,從戰略上,反登陸作戰的原理也是大同小異,不外乎是水面上作戰、岸基灘頭作戰、縱深防禦作戰。
江心島東西最長約30裡,南北最寬才10多里,完全沒有什麼戰略縱深,所以不用考慮縱深防禦作戰,只需考慮水面作戰和岸基灘頭作戰。
水面作戰涉及船隻建造,這個要年後才實行,到時自己畫幾艘大運輸船,過了年之後交張橫建造,等到摩尼教作亂時,再迅速改裝成戰船,遊弋在江面,阻止船隻靠近江心島,那就可阻擋了大部分的進犯之徒。岸基灘頭作戰的工事趙朗也很快設計好了。他根據宋代的《武經總要》與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在碼頭周邊設計了高臺、戰壕、阻擋斜坡等等。畫好這些圖紙,想了一下,乾脆把戚繼光的《鴛鴦陣法》也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