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陳元英(第2頁)
趙朗來到了江心島的鐵器作坊,陳元英見師父到來,連忙上前施禮,趙朗拿起造好的射魚槍,高興地說:“元英啊,為師這幾個弟子之中,單以工藝材料這一項來說,你的手藝天賦最高,這彈簧的材料,就算是我,也不一定能在兩個月內試驗出來。”
這是真心話,他對陳元英這位弟子非常滿意,無論是手雷的生鐵外殼、紡紗機以及織布機的彈簧片、軸承,至後來的鐵絲網,再到這個高彈性的彈簧,沒有一定的天賦和刻苦鑽研的性子,是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的。趙朗在學院裡教授的只是初步的數學、物理、化學知識,材料學、高等化學等課程還沒寫出教材呢。趙朗暗下決心,這下來有空餘時間,一定要把力學與化學等高中教材寫出來,逐步教授予學院裡的學子,擴大科學格物的影響,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
何鐵匠與另外幾名學院出來的學子一同來拜見趙朗,此時的鐵器作坊已有十幾人,由陳元英作管事,何鐵匠為副,三名學院學子也管著幾名手下。
按照技術定位,鐵器作坊的月薪比其他廠子都要高,工作量也不算很大,以供應潯陽商行內部使用為主。各廠子的機械鐵部件、建房用的鋼材、開荒用的農具、商行運輸馬車的鐵部件、甚至飛魚幫和揭陽嶺的船隻上的撞角,都從鐵器作坊製造。這使得鐵器作坊的人員很是自豪,工作幹勁很大。
趙朗跟眾人打了招呼,與陳元英一同走進了他的專用研究室。趙朗道:“今天我過來,主要是有一項技術要傳授於你。”
陳元英一聽,大喜,跪地磕頭:“多謝師父!”
趙朗扶起了他,說道:“這一套技術叫‘內模灌水冷卻鑄造法”,分兩部分,一是研製所需材料,二是鑄造一種叫火炮的方法。此物非同小可,材料的配比只能是你一個人掌握,其鑄造方法只能是少數參與之人掌握,你要切記,切記!”
陳元英恭敬道:“弟子謹記師尊吩咐。”
趙朗把無縫鋼管的鋼材碳比例與硅元素比例告訴了陳元英,把“內模灌水冷卻鑄造法”的註解冊子交給他,並再一次叮囑保密事項。不由得趙朗不謹慎,這東西若是被外人掌握,真的就是放大魔鬼進了凡間。
陳元英是個孤兒,只有一個妹妹,社會關係簡單,沒有過多的羈絆,當初在人牙所救了他,他就會用多上工來報恩,可見是個懂報恩之人。這一年的時間裡,趙朗知道這位弟子是一個少說多做之人,能保守秘密,因而把這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傳授與他。
鐵器作坊內儲存了二十多萬斤的生鐵,聽起來很多,其實也就是十來噸而已,但足夠鋼材試驗與火炮鑄造之用。趙朗的計劃是先製造9磅的滑膛炮(也有人稱為酒瓶炮)和後世著名的“佛朗機”小口徑炮。9磅的滑膛炮約900斤,口徑11.4釐米,發射8斤的圓石實心彈,射程500米到1000米,每船裝6門,一側3門;“佛朗機”小口徑炮每門重約300斤,發射霰彈,射程300米,母銃長1米,配3個子銃,每船裝4門,一側2門。遠用9磅滑膛炮轟,近則滑膛炮與“佛朗機”小口徑炮一齊轟,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應該是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