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白帝城
第九十六章 白帝城
這一路行駛,趙朗也算是見識到了這時代跑船的艱辛,與揭陽嶺載私鹽的小商船不同,這些貨船逆流而上,各種手段連番上馬,先民風帆,又是船槳,淺灘時還用竹槁撐動而行,逆水行舟,方知行船之苦啊!
從江州到成都府,要經過鄂州、江陵府、夔州(今奉節縣)、恭州(今重慶)、滬州,再折向北,經雅州,進入成都府,全程需時40天左右。船隊掛著水頭幫大旗,一路暢行無阻,過江陵、穿過長江三峽,十六天後,便到了四川的門戶夔州,此時船隊已御下了三成的貨物,船隻比原先輕快了許多,不過,即使如此,這隊商船依然是載重量大,吃水較深,行船之速度也不會快很多。
到了夔州,去成都之路程差不多已行了一半。夔州也稱夔門,自古便是入川之門戶,自然也是兵家常駐之地,自大宋建國後,這夔州駐軍也裁減不少,只剩下了廂軍。夔州也就成了大江運輸進出巴蜀的駐點與轉運之地。
趙朗吩咐張橫,船隊在夔州休整一天,後天才繼續趕路。水頭幫船員們連日來的行舟已頗為勞累,好在他們都是老手,長期行走大江南北,所以也就習以為常。聽得東家說可在夔州歇息一天,大夥兒都很高興,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擺開桌子,便喝了起來。
水上討生活之人哪個會不喝兩杯?張橫也不阻攔,安排了幾十名護衛看好財物,便與趙朗上了岸。
趙朗要在夔州停留一天,除了讓船員休息一天外,還有一重要原因就是……他要上岸遊玩一番。
這夔州有一好去處,名曰白帝城。
西漢末年公孫述據守巴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因起名“白帝城”。也有後人說公孫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親信先造輿論,並對該城起名為“白帝城”,證據便是公孫述於建武元年(25年)稱帝,自號“白帝”。其真實性如何,已不可考據,但這白帝城有兩事而聲名於世,趙朗卻是知道的。其一是白帝城託孤。章武二年(222年)8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都督陸遜大敗,兵退夔門之外。從此劉備一病不起,於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託孤於諸葛亮,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其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亁元二年(759年)在流放途中就被特赦返回,心舒暢間寫下“早發白帝城”一千古名詩。
此次經過夔門,趙朗又豈會錯過到此一遊之機會呢?
此時的白帝城不用收門票,趙朗與張橫進了城門,在城中閒逛。這時白帝城不是旅遊景點,只是一個沿江防禦的小城,白帝城踞夔門西口,利用夔門險要的山形水勢營造城池,依山傍水,憑高控深,是峽江城市類型的典型小城。城牆圍合長度近7000米,擁有多座城門,有東門、小北門、大北門、皇殿臺甕城門、小西門、西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