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白帝城(第2頁)
趙朗一一遊覽,興致甚濃。兩人沒有帶隨從,飽覽白帝城近境遠境後已是傍晚。將近便找了一飯館,品嚐當地特色美食。
菜過五味,忽聽旁桌一人嘆息一聲道:“後蜀孟昶誤國誤蜀啊!如此天險,東守大江,西拒陸路,若稍微用心,哪會失國失民?唉!”
趙朗轉身看去,卻見飯館西角處,五人正在對酒當歌,放浪形骸。剛才出聲那人是一名文士 ,三十歲上下,一身白衣,頭束紫巾,腰纏金帶,端的是一表人才。另一人對文士道:“李兄,這巴蜀乃天府之地,昔漢王劉邦以之為基地,得以爭霸天下,足見其富饒,後蜀孟昶無得無才,怎可竊據這富餘之地呢?”
又一人搖搖晃晃,舉起酒杯道:“李波,咱們在此飲酒作樂,觀城懷古,懷的是劉先帝、李太白,可不是懷後蜀孟昶,也不是懷你那先祖李順吶!”
那中年文士怒道:“郭天,你此言何意,我先祖為蜀為民,雖已過百年,但百姓稱頌,豈容你詆譭?你那江櫓會說好聽是水上好漢幫會,說不好聽就是混混地痞,還好意思說我先祖。”
那郭天已喝得差不多了,立即也怒道:“李波,龜兒子的,你敢罵我江櫓會?”
趙朗心中疑惑,這江櫓會是什麼來著?聽過巴蜀的“哥老會”、“袍哥會”,沒聽過這江櫓會呀?而這哥老會、袍哥會源起於清朝時期,而現在是宋代,離著還有六百多年呢!
那李波道:“郭天,你語帶譏諷,辱我先祖,你以為我會怕你?我早就看你不順眼了,咱們也不廢話,手底下見真章!”
“嘩啦”一下,拉開椅子,跳將出來,指著那郭天,大有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之意。
一旁幾個友人忙拉住兩人,會了賬,連拉帶扯地把兩人分了開來,走出了飯館,不一會便消失在街邊。
這熱鬧沒看成,趙朗便問張橫道:“張兄弟,這李順是何人?你有沒有聽說過?”在趙朗的記憶裡,沒有這個人的信息資料,心中不免好奇。那郭天把李順提到和劉備、孟昶之列,應不是默默無名之輩。
張橫低聲道:“李順乃太宗淳化年間的蜀中大首領,厲害得很呢!”
趙朗疑惑問道:“大首領?什麼大首領?”
張橫有點尷尬地低聲道:“就是那殺官造反,佔山為王的大首領。”他張橫出身也是水上殺人掠貨的強人,若不是遇得趙朗估計現在還會在潯陽江上擺渡搶劫呢!因而說起來也有點尷尬。
細問之下,原來這李順乃北宋初期川峽之地造反軍的首領,這夥造反軍的首領原來是一名叫王小波農民。淳化四年(993年)2月,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逼得農民活不下去,王小波率領百多名農民在青城縣起兵造反,王小波善於鼓動人心,他對百姓道:“我最痛恨貧富不均,現在我起兵,就是為了平分財富,共享富貴”,附近農民聞風而動,群起響應,短短幾個月發展到數萬人,一舉攻佔青城縣、眉山縣。12月,造反軍在進攻江原縣時,王小波陣亡,眾人推舉其妻弟李順為領袖。在李順的帶領下,第二年(994年)1月,造反軍攻佔成都,李順稱大蜀王,改元“應運”,設官置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