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登陸流求
第一百二十三章 登陸流求
趙朗從長遠發展的角度,提議重新制定潯陽商行的盈利分配方案。
許貫忠點頭應道:“好的,師父,回頭我便與周教頭、張順兄弟、李俊師弟他們商量一下,然後制定新的潯陽商行分配方案。另外,江心島1000名鄉兵護衛已訓練成型,這1000名鄉勇中,有700多名是從流民中招募的,有200多人是本地的鄉勇,都已熟悉了‘鴛鴦陣’,可與山匪一戰,流求島的開發,可從中調派人手。”
趙朗大喜道:“你做得非常好,你馬上飛鴿傳書,調派500名護衛,以自願為主,赴流求開發。這一批護衛每月薪酬為2貫,授20畝田地。從上島開始計算,服役滿5年,再補發30畝,合共50畝。那流求之所以一直沒有大批移民前去定居、墾荒,有一重要原因,就是島上的土人非常彪悍。不論是那歡斯渴剌兜王國,還是高山族、平埔族的各土人部落,排外之心甚重,還有些當地生番以吃人來恐赫外人,造成泉州、福州等地雖距離流求不遠,但也甚少人敢渡海到流求開墾荒地。就連宋廷,也只是佔據澎湖島,設置了巡檢司,卻沒把巡檢司設在流求島上。因而,這些護衛非常重要。”
許貫忠又提出一事。去年年底,那婺州王荀兄妹前來鞋山拜訪趙朗,不遇,失望而歸。許貫忠前兩年在那龍丘山曾見過王素一面,知道這姑娘曾照顧過受傷的師父,而師父也幾次救過這姑娘,關係匪淺,因而把王氏兄妹拜訪當成要事向趙朗彙報。
趙朗腦中閃現出那張精緻清麗的面容,心絃好像被撥動了一下,心湖裡盪開了一圈圈的漣漪,隨即又恢復了平靜,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完成啊,兒女情長之事就順其自然吧。
趙朗吩咐陳元英與李俊、許貫忠一道,把9磅鋼炮、佛朗機炮安裝在船上,把2000顆手雷分發下去,把蓋倫船、福船、近海平底沙船等走海的船隻先武裝起來。而內陸船隻,則只能發幾顆手雷,畢竟火炮的數量還很少,先裝備有一定自保能力的手雷吧。
第二天,趙朗把周侗、張順、李俊、林沖、許貫忠、魯智深等一眾格物門高層與後來加入的幾人都召集一起,把手雷的使用方法及火炮的發射程序一一傳授給他們,並由陳元英為臨時教頭,教導他們火炮的射擊技巧。陳元英在研製鋼材和炮管成型時,發射了500多發炮彈,可以說是用炮彈堆積起來的射擊技術。
周侗、張順、許貫忠等人在江心島時,多多少少也接觸過手雷,對手雷的威力已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對9磅鋼炮和佛朗機則是第一次接觸,格物門眾高層都被門主研製出來的法器驚呆了。魯智深、史進、裴宣、李涓等人被鋼炮一炮摧毀一里多外土牆的威力直接嚇傻了,更是被一炮就打出100多粒鋼珠的佛朗機炮驚得張開了嘴巴,半天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