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省 作品

第162章 貢嘎神山(第3頁)

 趙朗試過幾次,超過4000米,那超磁銀色盒子就不能御劍了,地磁線在這個高度已不能承託人體的重量。

 貢嘎山有冰川與雪山,冰雪崩很是頻繁,趙朗瞭解這種風險,因而自上了海拔5000米的高度後,行動很是小心。軟皮披風早已披上移動速度也變慢了許多。

 在下午3點鐘,當他攀上6100米的高度時,一片開闊地出現在他的面前。忽地,趙朗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一張“椅子”,對,就是一張“椅子”,一張長100多米,高50米,寬100多米的椅子……

 在海拔6100米的高山上,有一個如同椅子的巨大建築物,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一種很詭異之事。

 狹窄的山脊向上彎曲延伸,延伸了300米後,山地突兀地變成開闊,也就是在開闊地的東面,連接一個峭壁,峭壁的中間,正是那張“椅子”。這張“椅子”前面兩條腿是高達100多米的石筍,後面兩條腿是從峭壁開鑿出來的石柱,“椅子”的扶手則是一塊塊連接起來的巨大岩石,兩個彩虹式的拱形建築物一邊一個,把近百米長寬的平臺支撐起來,遠遠望去,就是一張外形如“椅子”的奇怪建築。

 趙朗按捺住自己興奮的心情,小心地越過刀刃般的山脊,走到那張“椅子”的邊沿。到了此處,他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一個廣場,一個利用地勢而建造的廣場。

 他小心地走到廣場靠近山壁一側,觀察了四周,確認了沒有陷阱、機關,才走近那根巨大的石巖柱邊。站在這巨大的石柱下面,趙朗覺得自己的渺小,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根高達50米高的石柱下,仰頭張望,能不感覺渺小嗎?

 這個彷彿凌空建造的大廣場,在這6000多米的高峰上顯得氣勢恢宏,這種建築就如天外來物般,在這山峰上特顯突兀。

 這是一種很不協調的建築物,從山壁向外延伸,依著山勢、石筍而建,因地制宜、設計精巧,確是巧奪天工。可那建築風格、那些拱形、那些雕刻、那些三角造型,都顯得那麼獨特,那麼格格不入,正如剛入眼簾那感覺,就是一張“椅子”。

 是什麼人在這高山上建築如此突兀的“椅子”?

 這建築物的質量非常高,貢嘎山的積雪也沒能把它破損分毫,可這建築物的建造技術以及人力物力,又是如何解決的呢?這可是6000多米的高山啊!這樣高原環境,普通人動一動就呼吸急促,更不要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