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回到龍虎山,指點周聖(第2頁)
“那吳曼剛證得阿羅漢就死了,這不白證了嗎
?”
張懷義也在問張靜清這件事。
剛才,他們一行人在問張之維闖山的事情,張之維開始闖山的時候,他們在爬山,錯過了很多,事後當然得補起來。
先前不好意思問,是因為左門長和師父在論道,兩個前輩的論道是很有價值的,張之維闖山的八卦,自然要延後,現在左門長走來,他們便問了起來。
張之維也不是喜歡藏著掖著的人,便講述了一遍。
眾人聽到三論宗的莫論大師,因張之維幫了吳曼一把,心存感激,不插手此事後,就自然而然的談論起了吳曼的事。
之前他們不覺得吳曼有什麼了不起,但在聽了恆林大師講佛之後,他們才猛地發現,吳曼非常了不得啊。
可既然如此了不得,那為何要赴死?
張懷義不解,若換作是他,面對張之維,即便真打不過,他也會殊死一搏。
畢竟好不容易到達那個境界,怎能甘心還沒好好感受一下就死掉?
他問張之維緣由,張之維說,若他若不體面,他會幫他體面。
張懷義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便又去問了師父張靜清。
張靜清說道:“當他決定赴死的時候,他才能照見五蘊皆空,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無論之維殺不殺他,他都要死,若他決定不死,他也就證不了。”
一聽此話,張懷義不解:“難道照見五蘊皆空,證得阿羅漢就是為了死?那還有什麼意義?”
張靜清搖頭道:“當然不是為了死,而是還債,五蘊之中有一行蘊,關貪嗔等之善惡,為一切心之作用。”
“若做錯了事,欠下來債,不把債還來,不把因果了結,如何能放得下這行蘊?”
“而阿羅漢之前的境界,叫‘阿那含’,也叫‘不還果’,意思是欠債還錢,了卻因果。”
“正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便是這個意思,這在我們道門一樣適用。”
“你們還記得嗎?為師一直都在告誡你們,要注重心的修行,持戒,且不可仗著手段作惡。”
“為人處世的時候,要行止坐臥,處處見圓,處處有圓,處處遊刃有餘,練得渾圓無漏的心境,不給自己的內心留下間隙。”
“如此,以後過這一關的時候,就能輕而易舉的趟過去。”
“不然間隙太大,做的虧心事太多,無從去還,那就只能用命去過這一關了。”
聽了師父的說法,張之維想起當初去參加陸老太爺壽宴的途中,師父給自己上的課。
那時候有一夥土匪,曾起過歹心但沒付諸行動,自己曾想殺了他們,但師父阻止了,為的就是預防出現這種情況。
人可能會在外部因素的干擾下,意氣用事,做出不符合本心的舉動。
而當主觀獨立,摒除一切外因之後,再去思考這件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
就和魯迅小時候踐踏弟弟的風箏一樣,長大後心裡有愧一樣,這便是心裡的間隙。
吳曼修的三論宗,其實是大乘道,他所求的,肯定不止是阿羅漢。
若當年,他有一個像張靜清一樣言傳身教的師父,或許還能繼續行道,走的更遠更高。
張懷義聽了明白了張靜清話裡的意思,但他還是想問,以吳曼當時的境界,如果要反抗,面對師兄到底有沒有一戰之力?
不過,他是個聰明人,知道問了多半要挨板子,所以他沒問。
他注視著張之維,心裡其實是有答案的。
嚴格來說,張懷義並不是一個求道者,至少,到現在為止,他還不是。
對於求道者而言,神通是輔助行道的柺棍。
但張懷義現在想的是,打造一根強到大誰也打不過自己的柺棍。
最好這根柺棍能抽翻師兄。
如此一來,他或許就能沒了執念,安穩行道了。
……
一行人又行了一段路,到了不順路的地方,洪音和周蒙離開,前往武當山,張之維一行人也回了龍虎山。
一回龍虎山,張靜清,易潛等人就開始忙起來了,畢竟天台宗這件事不小,他們必須做一些安排和善後。
其他人則是開始閉關,闖山前,張之維在客棧裡講了道,闖山後,恆林大順講了佛,這些都是收穫,他們要閉關整理所得,將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