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小淘 作品
第206章 大明的第一個經濟特區(第2頁)
更何況,還有另外一個大問題是,常二郎提出來的天下除天子與太子外,無人不能不繳納稅賦的問題。
從內心來說,老朱其實是很想舉雙手贊同,畢竟這等於是將大明王朝千秋萬載的鉅艦上。
那一個顯而易見的漏洞用堅固的水泥用水泥封上又用鋼板釘死,讓未來的大明官吏,連鑽空子的機會都沒有。
但問題在於,想要推行這一方略,現如今可不是什麼好時機。
究其原因就在於,朝廷連續經歷了極大的風波,老朱提屠刀的手這兩年來都砍腦殼砍得有點手痠了。
朝廷現如今很缺乏官吏,在這個時候一切都應該以穩定為主,擇機行事。
至於那些王公貴族是否繳納稅賦的問題,常老二那番話讓老朱覺得很對。
除了天子還有太子之外,你們既然不是這個天下的主人和繼承人,憑什麼不繳納稅賦?
何況,自己所收上來的這些稅賦,都是在考慮著該怎麼用之於民,而不是用在享樂上。
所以,老朱自然不覺得常老二這番話有什麼問題。
而且太子不收稅賦,這不正好是向其他的皇子王爺們宣告了一個消息。
太子殿下亦是君,爾等皆是臣。
相比起其他兒子而言,在老朱的眼裡邊,朱標這個好大兒,不僅僅寄託著自己所有的期望。
同樣,更寄託著自己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其他的兒子有成績,那隻能叫有出息。
可是好大兒有出息,那叫啥?那叫後繼有人,那叫大明王朝當可江山永固。
在老朱的意識裡邊,朱標是親兒子,其他的兒子,就只是兒子。
不然在日後,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意外身亡,朱標也因病而亡之後。
老朱也沒有選擇那些正值當打之年,已經幹出了成績的成年兒子們。
而是在朱標的兒子裡邊挑出了那個時候最為出挑的朱允炆來當繼承人。
就足以明白,他們的父子情深尋不是吹出來的。
所以,常老二那番話,雖然看似大逆不道,卻偏偏又撓到了老朱的心頭癢處,甚至覺得特別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