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小淘 作品

第206章 大明的第一個經濟特區(第3頁)

 畢竟咱老朱打下的江山,當然是要交給好大兒,未來他就是君。

 其他兒子就是臣子,必須要有君臣之別的界限,就像這繳納稅賦,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讓其他的兒子也都明白,你們都是臣,你們的大哥才是君。

 。。。

 接來來,翁婿二人又扯到了另外一個話題,知曉老朱決定要在朝廷工部將《大明日報》搞出來之後。

 常二郎可是提出了許許多多的意見,畢竟沒有人比他更懂得報刊雜誌這些玩意該如何操作運營。

 既然這玩意給的是天下百姓看,那麼必然要儘量地去用白話文來編撰文章,唯有如此,才能夠讓那些大老粗們聽懂朝廷的想法與意志。

 而不會被那些讀書人又或者是官吏引經據典地將朝廷的想法給曲解掉。

 再有就是,可以在這上面編撰一些文章,例如我大明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征討元蒙殘餘。

 就是因為元蒙殘餘現如今實力猶在,亡我大明之心不死,南侵之念不絕。

 所以,朝廷這麼做,絕不是窮兵黷武,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正朔能夠永鎮華夏大地。

 而且,朝廷還可以將一些大明王朝的名臣名將們追隨陛下打下大好河山的那些豐功偉績。

 以及我大明立國的艱難困苦給寫下來,編撰成故事,讓天下百姓明白,和平來之不易。

 如今的和平安寧的生活,正是靠那許許多多拋頭顱撒熱血的英勇將士們的鮮血和生命所鑄就。

 老朱愣愣地看著跟前這越說越激動的常二郎,不禁在心中升起了欣慰,以及許多的唏噓與懷念。

 看來,這小子想必內心也很懷念他那早已亡故的父親吧。

 “老夫瞧你這小子說得頭頭是道,要不,這事就交託於你如何?”

 老朱這話,讓常老二兩眼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