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撲朔迷離
正月二十五,揚州外圍,沈青溫摯騎著馬,並排而行著,兩人同是一身青衣雨笠,像極了一對俠侶。</p>
溫摯難得跟沈青單獨待上好幾天,他開心的不行,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他常偷偷去看沈青的側臉,想象著某些美好的事,時不時還經常“噗嗤”笑出聲來。</p>
這次又沒忍住笑了出來,但被沈青聽到了。</p>
“溫摯,這麼好笑嗎?”沈青淡淡問道。</p>
溫摯在沈青面前相當老實,他答道:“沒有,只是感覺很久沒有跟你單獨在一起了。”</p>
沈青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她轉頭看著溫摯,輕輕嘆了一口氣:“溫摯,你是大好男兒,沒必要把心思浪費在我身上,這種話你要我說幾遍?”</p>
溫摯收了笑容,皺起了濃眉:“青兒,你為什麼就不願意嫁我呢?”</p>
沈青再次嘆氣,不再去看溫摯的眼睛,望著陰沉沉的天,語氣變冷了:“我是個不乾淨的女人,我此生只跟在大小姐左右,一輩子不會嫁人的,你聽懂了吧?”</p>
溫摯被“不乾淨”這三個字驚到了,一個女人會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三個字來,那肯定是有一段難以啟齒的往事!溫摯很好奇,卻不敢問,他不敢去剖開沈青的傷疤。</p>
“青兒……”</p>
“我們有要事要辦,你還是收起你的那些心思,免得不小心就被唐橈下了毒,沒了命。”沈青語氣更冷了。</p>
溫摯這些天來那原本溫熱的心被沈青幾句話給涼了個徹底,他定了定神,還是先解決眼下的事吧,回頭再去問大小姐好了,無論如何,他想了解沈青的過去,他喜歡這個女人很久了,很久很久……</p>
在距離揚州城還有三十里處,一處樹林內,有一座廟,廟宇白牆紅瓦,看起來相當新,無數百姓正朝著那裡走去,百姓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或裹著頭巾,穿著棉布襖子,或披著蓑衣斗笠,趟著灰布靴。或三五成群,或蜂擁而去。廟裡廟外青煙瀰漫,升起一圈圈煙霧,在這陰沉的天空下極為可觀。</p>
沈青騎著馬正好到了樹林外,她一勒韁繩,冷冷看著那人潮人海,煙霧嫋嫋的廟宇,一股寒意衝上心頭。</p>
東華會!</p>
就是這幫人,差點殺了小蘭……她呼吸漸漸不再平穩,眼睛一動不動的凝視著那裡,神情漸漸由冷漠變成了慍怒。</p>
“那就是東華廟嗎?”溫摯問了起來。</p>
“是。”</p>
“這魔教,居然蠱惑民心!”溫摯也沉下了臉。</p>
“先放著,等以後再來找他們算賬!”沈青畢竟是沈青,她理智的很,此時不宜節外生枝,得先找到華卿,然後通過華卿前去請秋行風來。</p>
忽然遠處蹄聲響起,一隊官兵,一隊衙役,自揚州方向出來。衙役在前,官兵在後,官兵們中間還有七八個俱甲騎士,當中有個身穿官袍的年輕官員,約莫三十歲上下,正往這邊東華廟而來,沈青眼尖,一見此人身穿知府官袍,心中瞭然。</p>
看來這就是華卿了,華卿是伊寧在京城的朋友之一。</p>
華卿帶著官兵,衝散人群,來到廟門口,在騎士們的護衛下下了馬來,他打量了一番這廟,開口道:“原來這就是東華廟?”</p>
他環顧一圈,看著眼中帶著畏懼的各色百姓,笑了笑,問道:“鄉親們,這個廟真的靈嗎?”</p>
百姓們不答話,一個個怔怔的看著他,百姓自古對於官員都是帶著畏懼的,這裡的人也不例外。</p>
廟門口照例有個收錢的道士,廟裡面也同樣有幾個上香的,施符水的道士,這幾個人見的官老爺到來,也是放下身段,走到華卿面前,稽首做禮。</p>
華卿見了這些個道士,冷哼一聲:“你等見了本府,為何不跪?”</p>
為首一箇中年道士答道:“好教府臺大人知曉,我等乃出家人,身懷度牒,聖祖皇帝曾有言,可遇官而不下跪。”</p>
“是嗎?”華卿再次冷哼,“那度牒呢?”</p>
度牒便是官府頒發給和尚道士的身份證明。</p>
那道士一抬頭,迎上了華卿的目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僅僅猶豫了片刻,便回顧身邊另一個道士道:“取來!”</p>
另一個道士很快就進了廟,不知道在哪裡摸出度牒來,呈到華卿面前。</p>
華卿接了過來,看著上邊寫的:玉清山,靈虛觀什麼什麼的,嗤笑一聲,問道:“玉清山在何處?”</p>
中年道士一頓,回答道:“玉清山在江南……”</p>
華卿冷笑連連:“你個江南的道士,跑到江北揚州來做什麼?”華卿說完眼光一瞥,看到了放在廟旁一個香案上的銅托盤,裡邊裝滿了銅錢,於是走過去抓了一把在手裡,而後又滴溜溜放下,銅錢打在銅盤上,發出刺耳的聲音,引得那道士不由面色一冷。而華卿回過頭來,冷冷看著那道士。</p>
那個中年道士沒有回答華卿的話,神色躊躇,似乎在想對策。</p>
“是來撈錢的吧?”華卿替他回答道。</p>
“大人,我等清修之人,豈會貪戀錢財?我等自是看民間疾苦,受觀裡真人所託,下放到天下各處救苦救災的!至於這錢,乃是正經的香火錢,我等並未強迫信眾們分毫。”道士爭辯道。</p>
“救苦救災?”華卿冷冷盯著那道士,“天下清平,何處有災?”</p>
道士答道:“何處無災?”</p>
華卿聞言略微一挑眉,帶著官威的笑容打了個哈哈,忽然一手指著道士道:“前年江北大災之時,你們在何處?去年江南洪澇時,你們又在何處?北境烽火,京城大戰之時,你們又在何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