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01/201588/10700970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華娛之從1996開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購一個品牌,靜默文學
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購一個品牌

楊老闆就知道劉周肯定是有事情找自己幫忙,不過沒想到劉周居然是問起香江的服裝品牌。

不過還別說,這他還真知道。

他除了英皇娛樂這家公司外,同時還有珠寶、地產以及鐘錶品牌代理。

他起家就是靠鐘錶品牌代理,香江第一家歐米茄品牌專賣店就是楊老闆開的。

之後在八十年代,楊老闆東山再起,做起了珠寶生意,成立了英皇珠寶。

而珠寶和品牌手錶,都算的上奢侈品,天然地和時尚圈密切相關,而時尚圈也和娛樂圈緊密連在一起。

所以楊老闆從九十年代開始進軍娛樂圈,沒想到後來居上,成為香江娛樂圈新一代的龍頭。

在香江電影蕭條之後,也只有英皇娛樂、寰亞娛樂等寥寥幾家背後有實力老闆支撐的娛樂公司還一直保持每年製作出品好幾部電影。

後來寰亞的老闆林建嶽漸漸對娛樂圈失去興趣,也很少投資電影了,最後英皇娛樂在香江幾乎一家獨大。

楊老闆為什麼在香江娛樂圈那麼有影響力,除了本身實力外,最主要原因就是香江很多電影人都指著他吃飯。

而香江娛樂圈中人為什麼不敢在劉周面前炸刺,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很多香江電影人指著他開工吃飯。

劉周收購嘉禾之後,也沒有因為香江電影的沒落而對香江電影棄之不顧,反而加大了港片的製片數量,每年都有七八部,甚至比英皇還多。

雖說香江電影人已經大舉北上,但不是誰都願意或者有這個能力北上找飯吃的,這個能力也不僅僅是專業能力,還包括像人脈關係等等因素。

現在整個港片的製片數量連巔峰時期的零頭都沒有,這讓大量的臺前幕後的香江電影人沒工開。

有人脈有關係或者能力強的不愁,剩下還有很多人,比較邊緣的一般都轉行了,還有一些跟著北上找飯吃,但還有不少人是剩下來的。

這些人就指望著香江的影視公司開工吃飯。

該說不說,王京雖然在內地似乎評價不是很好,經常說他拍爛片,但是就是因為他一直保持著高效的產出,養活了不少香江電影人。

他雖然在內地評價譭譽參半,但是在香江,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

除了王京還有古仔,內地做慈善的事情就不說了,在香江也是因為他勞模般拼命地開工,也養活了不少人。

古仔不僅當上了藝人協會的會長,自己也開公司成為資本,所以雖然他是後起之秀,但是在拍照的時候,他能夠站在第一排,梁超韋、劉得華站在第二排。

現在嘉禾集團在香江的分公司與英皇相互合作,劉周和楊老闆的關係密切也是圈內眾所周知的事情。

兩家公司可以說掌握了香江大部分電影人的飯碗。

所以就算有人對於劉周這麼一個內地人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他們也只能憋著。

劉周讓嘉禾香江分公司始終保持這麼大的製片量,當然不是為了去拯救香江電影,香江電影已經沒救了。

劉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收買人心以及遴選優秀的電影人才。

內地雖說優秀的電影人也不少,但是他們很多人對於商業片卻不太瞭解,在這一點上香江電影人確實有獨到之處。

嘉禾這幾年規模擴張地這麼快一直沒有遲滯感,就是因為嘉禾除了在內地招募了部分優秀的電影人,也同樣有香江源源不斷地輸入人才。

一部電影的成形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各個環節都需人才。

而在內地,不僅演員會籤公司,一些幕後的人也會籤公司,所以業內的幾家大公司對於優秀的幕後人才同樣也會爭搶。

如果沒有香江這邊人才的輸入,嘉禾就算有這個錢去擴大規模,也會因為人的問題而導致拖後腿。

更何況嘉禾拍得更多的是大片,對此還是香江的一些幕後電影人更有經驗一些。

為了不讓香江和內地雙方電影人發生衝突,劉周也直接制定了一條嚴苛的規矩,公開因地域歧視發生衝突的,挑事的一方直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