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帶無人機參加國際航展【萬更求訂閱】(第2頁)
自然更受歡迎。
徐源感受到大家的熱情,倒也沒有吝嗇什麼,可以說給每位學生都簽了名。
至於這和諧不常見的一幕,也被現場記者拍下來。
就這樣隨著關於高教社杯獲獎情況報道後,網友的關注點也落在了徐源身上。
很快登上熱搜不說,連帶大家對高教社杯的關注度都增加了很多。
因為徐源起到引流效果。
甚至還有不少沒有報名高教社杯的學生,對此在評論區表示遺憾。
“今年徐教授居然擔任了高教社杯專家評委,早知道我也報名參加了。”
“還能要簽名合影,太羨慕了。”
“後悔啊!”
“該不會都以為報名了,就有機會拿到小組專家面試名額吧?”
“我倒是和同學報名參加了,可惜只拿到二等獎。”
……
高教社杯只能算是一個小插曲,在宣佈了高教社杯獎和創新獎名單後,也表著這屆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正式落下帷幕。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今年春節徐源依舊回了家,陪父母置辦年貨,除夕貼春聯燒香祭祖。
但不知道是不是長大了的緣故,面對過年不似小時候那麼期待興奮。
更像是走個流程。
至於年後他和陳雨然也沒久待,回到燕京後又去和岳父岳母拜年。
期間他自然又不可避免的,被陳建方喊到了書房。
“今年空間技術研究院會首次發射月球車,之後會面向公眾徵集月球車的名字。”
“這次發射是探月工程二期任務中的關鍵一步,對整個探月工程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陳建方坐在書房椅子上,沉聲和徐源介紹起空間技術研究院進行的項目。
畢竟徐源雖是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員,但不是每天都待在研究院,有些項目的研發進度沒法時刻知曉。
月球車全稱為月面巡視探測器,能夠在月球表面進行行駛。
完成他探測考察和收集以及分析等任務。
最關鍵的是,想要完成探月工程的終極目標。
載人登月。
月球車是必不
可少的關鍵。
目前天宮空間站的搭建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主要由魔都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
空間技術研究院這邊,則先後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以及二號月球探測器,技術上面可以說已經比較成熟。
這次將由嫦娥三號搭載著陸器,將月球車成功送上月球表面。
徐源聽到這次院裡面向公眾徵集名字,頓時心中一動脫口回應了句。
“我覺得玉兔這個名字挺適合。”
“玉兔號嘛……”陳建方聞言暗自唸叨了句。
然後眼前一亮說:
“這個名字不錯,回頭我讓他們加進去,看看網友們喜歡哪個。”
徐源聞言臉上浮現出些許笑意,接著想到什麼再次主動詢問了句。
“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
“這次伱忙自己的就好。”陳建方擺擺手道:“發射月球探測器我們有經驗,雖然這次會往月球投射著陸器運送月球車,但相關方案已經通過模擬驗證,有把握取得圓滿成功。”
月球探測器本就是他們負責的項目,有著先前兩次發射成功的經驗。
確實不需要擔心什麼。
另外隨著空間站搭建工作的進行,國內擁有的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或許距離實現載人登月還有些距離,但其他任務基本手拿把掐。
徐源聽完陳建方的話並沒說什麼,暫時不用參與空間技術研究院的項目,剛好能把時間優先使用在隱身無人機項目,和對數學領域霍奇猜想的證明上面。
之後徐源和陳建方又說了點工作上的事,直到蘇玫紅和陳雨然在外面喊,兩個人這才出去坐下來吃飯。
轉眼進入到五月份。
在徐源的努力下,對霍奇猜想的證明終於達到了百分之二十。
儘管距離最終的證明還有不遠距離,卻無疑讓人看到了曙光。
相信只要繼續推導下去,用不了兩年時間,或許就能完成霍奇猜想的證明。
這天徐源正在自己辦公室內,審核一篇數學學報的投稿論文。
或許是對論文中的某些地方不太滿意,眉頭微微有些皺起。
“思路還算清晰,邏輯也能稱得上嚴謹,可惜運用的方法不是很巧妙。”
“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約摸半個小時後,他自顧自低喃著,給了這篇論文評價。然後雙手放在鍵盤上進行回覆。
希望論文作者能對論文修改,並未選擇接受。
從投稿作者的署名來看,對方來自牛津大學,是位海外在讀博士生。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篇關於微分幾何的論文並不算特別差勁。
是擁有些含金量的。
如果換做以前的數學學報,肯定會直接接受,並在最新期刊上發表。
但眼下數學學報的標準,早已經和數學領域四大頂刊對齊。
要求自然而然就高了很多。
不過如果對方能對論文的運用方法修改,他還是很樂意讓數學學報刊登這篇論文的。
而就在他準備審核下一篇論文時,辦公室的房門卻突然被人敲響。
聞聲他只好暫時停下手上動作,緩緩抬起視線。
“請進。”
話音剛落。
便見兩道身影推門走了進來。
走在前面的徐源並不陌生,對方正是燕京大學材料科學工程院的院長張靳。
能那麼快解決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問題,可以說少不了對方的幫忙。
至於另外一個人,則就比較陌生。
對方看上去大約四十歲左右的年紀,身上穿了件黑色薄夾克,加上戴著的一副窄邊框近視鏡,整個人流露出一股儒雅的氣質。
不過既然是張靳領過來的人,那肯定是有什麼事。
所以他並沒有主動詢問什麼,而是立刻站起身臉上浮現出笑容,先熱情的和張靳打了聲招呼。
“張院長好。”
對此張靳倒也沒有賣關子,和徐源握了下手便立刻介紹起來。
“徐源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鄒敬教授,是你們材料院的人。”
“我們材料院的教授?”徐源聞言一怔。
下意識又朝對方看去。
他在箐華好歹待了幾年時間,不說對學校裡的各院教授都認識,但也不應該沒有任何印象。
偏偏對於張靳口中的這位鄒敬教授,卻感覺非常的陌生。
儘管在腦海中搜索了幾遍記憶,依舊沒有找到箐華材料院有這麼個人。
似乎是看出了徐源的疑惑,鄒敬這時急忙笑著接過話茬解釋起來。
“是這樣的,這兩年我被院裡外派到海外一個實驗室交流學習,最近才正式回國開始研究項目。”
徐源聽完這番話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
“鄒教授,歡迎你回國。”
“謝謝。”鄒敬伸手和徐源握了下。
他這兩年雖然待在海外,但聽到徐源這個名字的次數一點不比國內少。
因此對於徐源這樣的天才,他非常敬佩。
隨即當幾人在沙發處坐下後,只聽張靳又主動詳細開口解釋起來。
“今天我們過來主要是這麼一回事兒,鄒教授回國後在材料院建立了一個電池實驗室,負責動力電池技術的研究項目。”
“本來他找到我,是想和我們院合作共同研發。”
“但我想到你在材料研究領域上的天賦,覺得這個項目還是你最為合適。”
“所以我就給鄒教授推薦了你。”
自從上次徐源在短時間內,攻克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可以說給張靳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認為徐源絕對能稱得上是材料領域中的天才。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擁有的天賦,比其他學科領域還要高出很多。
畢竟每項先進材料的研發,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沉沒成本,哪怕前期完成了非常多的任務,只要關鍵一步錯誤就會前功盡棄。
無法得到想要的材料。
所以他在看到徐源成功攻克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後,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念頭,便是希望徐源能夠在材料領域繼續深耕挖掘。
研發出更多的優秀基礎材料,攻克目前材料領域所面臨的問題。
可實際情況是,之後的時間徐源都沒有再參與材料研發項目。
這對於材料界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正是礙於這種狀況,他從鄒敬口中得知項目合作的事情後。
立刻便推薦了徐源。
主要想著反正是箐華自己的項目,說動徐源參加幫忙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旁邊的鄒敬,似乎也很樂意和徐源合作。
幾乎是張靳的話音剛剛落下,他便立刻接過話茬特意補充起來。
“要不是張院長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徐教授你在材料領域也有這麼大建樹。”
“從張院長給出的材料檢測數據報告看,你們所研發的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其性能已經超過了海外技術最先進的碳纖維公司。”
徐源聽著眼前兩人一唱一和,心裡面也可謂是哭笑不得。
想著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那邊剛穩定住,自己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霍奇猜想的證明中,結果就又給自己弄了個電池研究的項目。
當真是不讓他閒著一會兒。
不過該說不說,在現在這個時候研究動力電池,確實讓他有些感興趣。
目前國內正在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但給予了各方面的補貼和優惠,還特意引進了海外知名電車品牌特拉斯。
只是礙於新能源電車續航不足,相關技術仍處於摸索階段。
再加上民眾的油車思維尚沒有轉變。
儘管有國內汽車品牌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電車,但並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對於大多數汽車品牌來說,並不看好新能源電車。
始終認為未來還是油車的天下。
在這種環境中,鄒敬能建立電池實驗室,研究動力電池確實難得。
念頭停留在這裡,略作遲疑他還是主動詢問了句。
“鄒教授。”
“不知道你研究的是哪個方向?”
“磷酸鐵鋰電池。”鄒敬聞言立刻回答。
前腳剛說完,緊接著又補充道:“磷酸鐵鋰電池雖然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研發出來,但我認為它還具有非常大的潛力,所以想通過對其繼續研究,來增加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