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越南秋 作品

第231章 驚人的作戰能力【萬更求訂閱】(第3頁)

 使得敵人的oodA鏈被大大縮短。

 所謂oodA循環,可以看作是雙方互相較量,看誰能更快更好的完成,觀察判斷決策行動這一循環程序。

 要知道oodA循環速度本來就是戰鬥的制勝法寶。

 更快的oodA循環速度,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作戰效率。

 也會打斷敵人的循環。

 迫使敵人在不斷重啟oodA循環中瓦解。

 最終兩架無人機,愣是有效控制了周圍幾個區域。

 並持續飛行三十個小時以上。

 直到所掛載的彈藥全部耗盡,這才根據命令返航。

 儘管沒有展現出無人機的極限性能,但所取得的戰果卻是令人無比驚歎。

 關鍵是整個過

程中沒有出現任何人員傷亡。

 與此同時。

 隱秘的無人機控制室內,儘管阿帕徳先前不止一次聽到翼龍無人機的優秀性能表現,但在親眼證實後臉上的表情還是充滿震驚。

 目光牢牢注視著控制屏幕中,正處於返航狀態的兩架無人機。

 此刻心中就只剩下一個念頭。

 只採購五架太少了。

 因為他所在地區的局勢越發緊張,在首批兩架無人機成功到達之後,便直接投入使用參與作戰任務。

 剛開始他心裡還有些緊張,擔心無人機的表現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到時候他作為採購者肯定會有不少責任。

 和實際情況是,這兩架無人機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明明能稱得上是比較困難的任務,在這兩架無人機面前卻顯得如此輕鬆簡單。

 關鍵還能夠進行連續打擊,有助於局勢的緩和。

 “我的上帝,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厲害,並且便宜的無人機。”

 “他們實在是太漂亮了。”

 “死神無人機絕對達不到這種成績。”

 很快控制室內傳來了其他人驚喜的聲音,顯然都深深被這兩架無人機的表現所折服。

 最後當這兩架無人機安全降落,阿帕徳也算是徹底鬆了一口氣。

 同時越發待第二批的三架無人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當天兩家翼龍無人機執行作戰任務的畫面,也出現在了網絡上面引起轟動。

 對於海外的網友來說,這段時間過去,幾乎都快要忘記了翼龍無人機這件事。

 突然看到翼龍無人機的實際表現,可以說很多人都有些傻眼。

 直到這個時候才真正確信,原來哪怕是更低成本製造出來的無人機,也可以有如此先進精彩的表現。

 關鍵單從視頻中的信息判斷,基本能夠確定翼龍無人機的性能,要大幅度超過死神無人機。

 再加上死神無人機的高昂造價成本,也成了大家批評和質疑的地方。

 而毋庸置疑的是,這次翼龍無人機徹底爆火。

 並且還是全球範圍性的。

 “偶買噶,這架無人機簡直太帥了,對於他的敵人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看到這個視頻之後,我相信不會有人希望在戰場上遇見這架無人機。”

 “沒想到無人機的戰鬥力居然這麼強悍,它完全能夠改變一場戰鬥的結果,但現在我們已經沒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機。”

 “死神戰鬥機應該被淘汰,它有著那麼高的成本,性能卻遠遠不如別人。”

 “為什麼對方的先進無人機成本這麼低,而我們的卻是如此高昂的造價?”

 “無人機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要有更先進的無人機才行。”

 ……

 翼龍無人機的驚人作戰能力,引起很大轟動的同時也讓很多媒體大肆報道。

 隨著消息和相關視頻很快傳回國內後,網友們則激動的手指都在顫抖,勉強控制著內心興奮的情緒,用手機和鍵盤打字表達自己的心情。

 看到自家的產品終於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那種骨子裡的驕傲和自信油然而生。

 關鍵翼龍無人機是百分之百國產化。

 這也就表示翼龍無人機使用的發動機和材料,都同樣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而這些是能夠應用到其他領域和產品上面的。

 “這個視頻真讓我看爽了,我愛說實話。”

 “之前只是看那些參數還不覺得有什麼,真正參與實戰後才意識到恐怖,就這種連續打擊的恐怖續航,根本就撐不住。”

 “果然翼龍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機,我看這下誰還敢反駁。”

 “才僅僅兩架就能發揮出這種恐怖戰力,如果組成無人機矩陣編隊的話,該有多厲害根本都不敢想。”

 “關鍵是咱們的無人機造價足夠便宜,完全能可勁用根本不心疼,關於這點是死神無人機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相比的。”

 “我現在只想知道原子航空那邊嘴還硬不硬,現在應該沒臉吹自家的死神無人機了吧。”

 就在網友們在微博貼吧企鵝群等平臺,渾身熱血沸騰的聊著這個話題時。

 西京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和國內最大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生產廠家,也都通過官號放出兩個新消息。

 首先是西京航空發動機集團正式發佈一款全新型號的渦槳發動機。

 並表示是與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合作研究,其綜合性能表現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至於另外一家碳纖維複合材料生產廠家,則宣稱已得到相關技術授權,接下來將會徹底解決國內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產量不足問題。

 而這兩項先進的技術,從中都能看到徐源的身影。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徐源作為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研究員,並不是單單隻負責翼龍無人機這個項目。

 乃是親自參與了全部的技術研究,並幫助國內攻克了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以及製造出世界領先的渦槳發動機。

 原本徐源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可以說已經讓人直呼變態。

 無法想象有人在擁有極強的天賦之下,還把時間利用到了這種程度。

 簡直就是卷王中的卷王。

 畢竟哪怕再有天賦的人,所擁有的時間也不過是一天二十四小時。

 徐源能在這麼多不同的學科領域取得成績,必須要不浪費丁點兒的時間才行。

 這也使得大家對徐源的敬佩程度再次提升。

 連帶徐源的賬號粉絲,都迎來了一輪坐火箭式的直線上漲,評論區和留言更是以每秒上百條的速度增加。

 “徐教授居然還參與了碳纖維材料和渦漿發動機的研發工作,怪不得如此先進的翼龍無人機能實現百分之百國產化。”

 “徐神的含金量還在增加。”

 “徐教授這麼有天賦,還那麼努力,突然讓我有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該不會徐教授還有其他東西沒有透露出來吧,總感覺肯定不止這些。”

 “看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喊徐院士了。”

 “真要是三十歲的院士,那可就打破紀錄了。”

 “徐神打破的記錄還少嗎?”

 ……

 對於網上發生的這些事情,眼下徐源還並不知曉。

 因為這個時候他正和鄒敬教授待在電池實驗室,對使用全新設計結構的磷酸鐵鋰電池,進行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全方面的測試。

 “根據你設計的新電池結構,採用直接跳過模組集成電池包的方法,這段時間終於製造出了成品。”

 “現在只要對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充放電次數壽命和溫度安全性測試,便能夠得到新結構的詳細數據,從而判斷出相比較原方案性能會有多大提升。”

 實驗室內鄒敬兩眼放光,注視著正在接受各項測試的新結構磷酸鐵鋰電池。

 滿臉期待的同身旁徐源說著。

 雖然詳細的數據還沒有拿到,但他卻有著非常大的信心。

 可以確定新結構磷酸鐵鋰電池,相比較傳統結構各方面性能會有顯著提升。

 眼下就看最終的提升幅度能達到多少倍。

 要知道目前的新能源電車,續航普遍都在一百二十公里左右。

 根本滿足不了日常出行使用。

 正因如此,哪怕國內對新能源電車進行支持,甚至引進了海外的特拉斯品牌。

 但新能源電池依舊處於賣不動的尷尬狀態。

 大多數人還是更傾向於傳統的油車,對於新能源電車幾乎看都不看。

 可若是新能源電池續航大幅度提升,且能有效保證電池的安全。

 或許能夠讓新能源電車的生長環境更好一些,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屆時憑藉這份研究成果,絕對能夠輕鬆登上科學自然期刊。

 剛從海外回來建立電池實驗室,便這麼快完成了如此重要的一個電池項目,足以想象他此刻的心情。

 關鍵等這個項目結束後,他的電池實驗室也肯定能夠獲得更多的經費。

 當然他也明白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徐源,要不是說服徐源參與他的這個項目,估計再等幾個月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進展。

 “我也就是提出了這樣一個預想,能否有效果還要看具體的測試結果。”

 “不過我相信鄒教授伱的判斷。”

 徐源當然清楚鄒敬此時的心情,哪怕表現的很好心中總是難免擔憂的。

 畢竟他剛拿出這份新結構設計時,鄒敬看完後立刻便判斷是可行的,並在接下來的時間開始按照新結構設計製造磷酸鐵鋰電池。

 如果最終的測試數據不太滿意

,那邊說明方案和他的判斷都是存在問題的。

 相當於這段時間所做的事情全部付諸東流。

 心中有些忐忑倒也正常。

 但徐源清楚自己的新電池結構沒有問題,為了寬慰對方才特意這麼說。

 果然。

 鄒敬聽完徐源的話後,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笑容。

 接著從嘴中吐出兩個字。

 “謝謝。”

 由於電池的測試項目比較多,還要在不同的溫度下觀察電池情況。

 因此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到部分數據結果。

 箐華材料院的這間電池實驗室中,還有著鄒敬教授的幾個博士學生幫忙,倒也不用他們兩個人時刻盯著測試過程。

 只是就當徐源準備繼續和鄒敬交談時,卻被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打斷。

 下意識掏出手機,發現打來電話的正是梁佔軍,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急著聯繫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