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越南秋 作品

第250章 穩態微聚束項目【求訂閱】(第3頁)

 這樣在高效率作用下,要看完全部資料並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

 好在數學學報那邊已經有了足夠的編委,每天到他郵箱的優秀論文很少。

 甚至有時候連一篇都遇不到。

 倒也不會影響什麼。

 主要能讓編委們認可,送到他這裡的論文,基本上水平都能發表。

 已然屬於頂刊論文的含金量。

 最多在明年一月份,首次評選徐源數學獎時,才會比較麻煩些。

 需要優中選優。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辦公桌上被徐源看完的資料越來越多。

 到下午快下班時,已經不剩多少。

 “怪不得楊老會這麼重視,這種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確實是新機遇。”

 這時徐源突然從深度學習狀態脫離,停下自己的動作伸了個腰,心裡對穩態微聚束也有了全新認知。

 正如他剛才暗自說的那樣,這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只要能實驗驗證成功證明其原理,具體應用便能獲得高功率、高重頻、窄帶寬的相干輻射光源。

 波長更是可覆蓋從太赫茲到極紫外波段。

 別的應用場景不說,單是極紫外光源這塊,便存在巨大的價值。

 據他所知極紫外光源,目前是國內尚未掌握技術。

 因為此種光源,涉及到半導體領域,最為重要的極紫外光刻機。

 由於國內並不具備極紫外光刻機制造能力,使得高端芯片只能依賴海外採購。

 或者讓海外代工。

 若解決極紫外光源,或許能進一步推動國產半導體行業的崛起。

 當然眼下穩態微聚束還僅是概念,距離驗證成功到具體應用還早。

 不過在仔細研究了穩態微聚束之後,徐源對其也頗為認可。

 覺得此概念是可行的。

 只是要想具體進行實驗驗證,就需要用到環形加速器儲存環,這是國內同樣沒法進行提供的。

 恐怕到時候還需要借用海外的儲存環實驗。

 但只要驗證成功,那就肯定需建造,自己的國產儲存環。

 並且還要保證更加先進。

 而徐源之所以對穩態微聚束這麼信任,除了基於自己的高能物理知識分析,更重要的一點還是已經增長很多的面板進度條。

 ——

 任務:穩態微聚束技術

 學科:物理

 進度:10%

 結果:未完成

 雖然他才接觸穩態微聚束大半天時間,但進度條已然來到百分之十。

 相比較證明霍奇猜想,不知道順利了多少倍。

 在這種情況下,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完成實驗驗證拿出成果。

 “倒是越發對這項技術感興趣了。”

 想到剛才看到的面板進度條,徐源又低喃了句,注意到時間也不再繼續查看。

 並不打算加班看完這些資料,決定先下班回家。

 畢竟眼下項目都還不算正式開始,倒也不需要緊張這幾天。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天,徐源除了審核論文,便是研究穩態微聚束資料。

 有時還會到物院找趙翔討論交流。

 而趙翔真正接觸到徐源的高能物理水平後,雖表面裝出的還算平靜,心裡卻感到非常驚訝,沒想到楊老說的竟還有些保守了。

 無法想象這樣年輕的教授,除了數學之外,還能在其他學科領域,同樣有著非常高的水平。

 這對於此學科領域內的科研人員來說,簡直就是發自內心的暴擊。

 好在他的心態還比較能穩得住,心情很快就從驚訝轉變成了激動。

 沒辦法。

 有這樣的天才參與項目,絕對的事半功倍啊。

 說不定還能節省很多時間。

 最終在兩人的討論下,很快便完成了實驗的理論分析部分。

 至於物理設計和測試實驗的激光系統方面,還需要花時間具體討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源所擔心的實驗場地,趙翔也早就考慮到了,並主動提出自己的應對方案。

 即等完成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後,前往柏林藉助那裡的儲存環開展實驗。

 只要驗證成功,便能申請下來經費,建設更大的國產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

 關於借用海外的儲存環,因為趙翔先前過去訪問算是和那邊熟悉。

 ……

 網上這幾天,對徐源獲得阿貝爾獎,實現數學人追求的數學獎項大滿貫,不少網友還在激情討論著。

 並不知道,徐源已經扎身高能物理領域。

 主要最先解決千禧年大獎難題,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佩雷爾曼,當初都沒有獲得過這樣的榮譽,雖然更多原因是對方主動脫離數學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挪威科學院方面還是派遣了位院士數學家。

 過來為徐源頒發阿貝爾數學獎。

 對此箐華數學院和數學理事會,自然也組織了場頒獎典禮。

 並邀請新聞記者,現場進行拍攝宣傳。

 這也是給挪威科學院面子。

 畢竟總要讓外界知道,這屆阿貝爾數學獎,獎章究竟頒發給誰了。

 當然相比較沃爾夫數學獎頒發時的排面,這次典禮肯定是無法相比的。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挪威科學院方面沒有提前頒發獎項。

 數學學報這邊也不可能,再舉辦場數學交流大會。

 徐源雖對獲得阿貝爾獎沒有多少反應,不過典禮當天還是抽時間按時參加了。

 並且在臺上和那位院士數學家進行交流,互相握手合影紀念。

 隨著相關新聞報道出去後,徐源成功達成,世界數學獎項大滿貫里程碑。

 在網上引起了新一輪熱搜,很多網友表示,數學界未來幾十年,恐怕都沒有人能超越徐源的學術成就。

 除非有數學家,能連續證明兩道世界數學難題。

 儘管海外數學家很不願承認這點,徐源支配數學界也已然成了事實。

 曾經海外數學界,掌握數學權威的日子,徹底一去不復返了。

 但不管網友心裡是多麼激動興奮,徐源對自己獲得的數學成就依然平常心,才剛結束完頒獎典禮,便又研究起穩態微聚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