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24章 避實就虛

 面對契苾何力的吹捧,李賢表現淡定:“聖人既然把這支軍隊交給我,我就不能辜負聖人的期待。”

 “戰場,總會有傷亡,但身為大唐太子,我也想把儘可能多的唐軍兄弟帶回長安,我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出征之前,我也做了許多研究。”

 “上一次大非川之戰,我軍就是從這裡啟程的吧,本想直擊邏些,怎奈何半途而廢。”

 “戰術上的失策固然是一大問題,但是,唐軍以急行軍之態,對戰以逸待勞的吐蕃軍團,確實是佔了劣勢。”

 “我們的軍人絕大多數都是從平原地方趕過來的,經歷了遙遠的行軍,本就疲憊不堪,身體狀況不佳,又要登上高原和吐蕃軍團決戰,這本來就是個冒險的戰略。”

 事實上,歷史上的名將薛仁貴,在制定作戰方略的時候,本來是非常周密的。

 作為一位傳奇老將,薛仁貴一開始的戰略是很實用的。

 一方面,輕裝簡行,從平原地帶急行軍到高原地帶,這樣雖然是以犧牲戰士們的體能為代價的,也更容易讓戰士們受各種高原反應綜合徵的影響。

 但是,卻獲得了寶貴的時間,讓唐軍可以奇襲入寇的吐蕃軍團。

 另一方面,因為當時的目標是直搗吐蕃的王城邏些,所以,大軍難免有孤軍深入之嫌。

 為了保障後續的供應,薛仁貴特地派遣了郭待封繼後,率領兩萬人管理輜重糧草。

 以防吐蕃軍團的偷襲。

 可以說,這樣的戰術制定已經算是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可能出現的危險,如果一切都可以按照計劃發展,不說可以直搗黃龍了,至少可以保住大非川以南的大片土地,甚至可以向西吐谷渾舊地進發。

 哪裡像現在一樣,只能將將保住四州,還時常要受到吐蕃軍團的襲擾。

 “那太子的意見呢?”

 此前並沒有戰場經驗的李賢竟然敏銳的指出了唐軍在與吐蕃軍團交戰之前就已經戰鬥力減弱的事實。

 這讓契苾何力不得不更加看重他的意見。

 而李賢,確實也想要調整戰略。

 他稍作考慮,卻又轉向阿史那伏威:“阿史那將軍,近來,吐蕃襲擾四州,可有什麼規律可言?”

 就在剛才,阿史那伏威已經把吐蕃軍團的兵力,攻陷的地方都闡述清楚了。

 雖然號稱攻陷了四州,但其實呢,也只是在四州境內大肆劫掠而已,這也是吐蕃軍團幾年來的老套路了。

 雖然唐軍在大非川大敗,實力大大減弱,但與此同時,相比不停進取,對外擴張,現在的唐軍已經全面收縮防禦。

 於吐蕃一路,他們對於已經被吐蕃實際控制的于闐、龜茲等地沒有什麼企圖。

 看似是收縮,實際是把優勢兵力更加集結在一起,放在可以照顧到的地方。

 比如,守備河湟谷地。

 大唐把優勢兵力都集結在一起,可以說是把戰力都夯實了,吐蕃想要趁虛而入,是越發的困難了。

 於是,從以往的大舉進攻,現在就轉變成了小股襲擾,反正是以能搶就搶,搶不了就跑為主要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