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大漢遺臣(第2頁)
崔琰其人,有人定義為曹魏之臣,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崔琰不過是大漢丞相曹操的下屬官員。
他做的事,都是在為大漢朝廷做事。
歷史上的崔琰,被稱為文武雙全,少年時便在鄭玄門下求學,後來效力袁紹,袁紹敗亡後效力曹操。
他為人剛正,歷史上幫曹操選出了不少人才,也是和孔融交好的人之一。
而他最為出名的事蹟,恐怕便是代替曹操面見匈奴使者,曹操自己假扮“床頭捉刀人”站立在崔琰身邊。
後來,赤壁之戰後,曹操稱了魏王,崔琰這種心懷漢室的漢朝遺臣,自然是要被曹操用各種名義給處理掉的。
最後曹操因為一點小事,故意讓他含冤而死。
所以,這位崔琰到底是曹魏之臣還是大漢遺臣,似乎很難界定。
不過對於喜歡研讀歷史的士頌而言,他認為,曹操集團內部,其實有著這麼一批人,那就是心懷漢室,但卻因為實際利益和局勢使然,而站在曹操一邊。
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應該便是荀彧了,而這個崔琰,應該也是這樣的人。
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關二爺在天時人和的輔助下,大破于禁七路援軍,驚得曹操準備遷都的時候,中原各地,冒出了一大堆的漢朝遺臣響應關羽。
其實對於這些人而言,不是他們沒有對漢朝的忠義之心,而是現實讓他們選擇了無奈。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士頌收到崔琰偷偷送給自己的“效忠”信時,士頌猶豫了。
流言散佈之後,郭嘉和崔琰私下碰面了一次。
也不知道崔琰是如何想的,當即就派人給士頌送來了一封書信。
書信裡面,他果然是一副大漢忠臣的樣子。
他告訴士頌,如今被曹軍架到兩軍陣前的天子,是貨真價實的大漢天子。
他求士頌,一定想辦法解救陛下。更是在信件裡對士頌是大加讚揚。
“楚侯之忠義,天下悉知。餘在河北,亦有耳聞。昔年關中護駕,破李傕斬郭汜,合關中群雄,力戰曹操。雖因小人倒戈而敗,然陛下每每念起,都是無比唏噓。”
士頌心裡好笑,那漢獻帝劉協現在倒知道念自己的好了。
當年自己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率軍勤王,出生入死,擊破李傕郭汜主力,力壓關中諸侯。
可以說當時硬是靠自己拼盡家底,硬是在王允死後,又給了他劉協一次當家做主的機會。
只是可惜,所謂的“百官”還要內耗,還要黨爭。導致自己連漢獻帝的面都沒有見過。
如今,居然指望自己這個連一面之緣都沒有人,統帥大軍解救他,然後奉他為主,完全聽命於他。
說來,還真是諷刺。
“為今之際,曹賊為拒楚侯,脅天子臨陣,逼楚侯以下犯上。但又何嘗不是解救陛下的機會呢?”
“如今陛下身邊,忠貞之士亦有不少,我等已在暗中準備。還望楚侯做好接應準備,待我們準備妥當,楚侯可派出軍隊詳攻曹操,我們在內部點火。混亂之中,不求大敗曹操,只求我們能趁亂護衛陛下突圍,具體事宜,待準備妥當後,吾當親至楚營,萬望勿疑,勿急。”
崔琰信的意思就是,現在是漢獻帝逃出去的最好時機。
而且他這邊也已經聯絡好了一些忠義之士。到時候他們就向你士頌的軍營跑,你做好接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