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大漢遺臣(第3頁)
本來這種“投效”信,對於喜歡看三國的士頌而言,怎麼看,都覺得假。
崔琰自己不熟悉,暗組送來的情報裡面顯示,他本是袁紹部下,最近才被曹操收入麾下,安排到漢獻帝身邊當差的。
他又是清河崔家這樣的大世家出身,這樣的身份,讓士頌很是懷疑。
不過士頌也隱隱記得,歷史上崔琰是被曹操冤殺的。
對於崔琰的政治立場,士頌也是有理由相信,在自己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崔琰有可能真的想要拉著漢獻帝往自己這邊跑。
而這錯漏百出,還再三叮囑自己不要懷疑他,不要急,不要催促,這種怎麼看怎麼假的話,對於一個第一次“通敵”的人而言,似乎又顯得很是真實了。
最讓士頌猶豫的,便是崔琰在信裡說,等他準備好了,他自己會親自到楚軍軍營中來,以自己為抵押,來配合自己去接應漢獻帝的出逃行動。
這就讓士頌拿不準了,這位崔琰到底是在做什麼打算。
關於如何處置漢獻帝的問題,士頌現在只相信法正一人,就算是賈詡,士頌只怕都不會和他商議,要怎麼弄死漢獻帝,還把髒水潑到別人身上去這種事。
畢竟賈詡自己也知道,大漢朝廷中央最後一次恢復威望的機會,是被自己鼓動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給澆滅的,可以說他是把大漢朝的棺材板給釘死的人,對於大漢朝,對於漢獻帝,他賈詡多少是有些愧疚的。
法正看完崔琰送來信件,嘴角露出了最為輕蔑的笑容,說道:“主公高舉仁義,儒學典範,若是陛下真的來了襄陽,主公是學曹操還是學王莽?”
法正的話,尖銳至極。
這也是當年袁紹猶猶豫豫,明明離漢獻帝最近,卻沒有把皇帝迎到河北去的原因。
皇帝來了我這裡,到底是我說了算數,還是皇帝說了算數,到底是我是主公,還是皇帝是主公。
對於士頌而言,這個問題更加的明顯。
若是高舉儒學傳承的士頌,學曹操架空皇帝,那麼偽君子,真王莽的各種名頭,必定都會被安到他頭上來。
“當年漢高祖討楚霸王,出兵的名義,便是替義帝發喪。”法正說完,雙手恭敬地將手上的信件還給了士頌。
“好,我明白了,我們的計劃目標當然不變,不過故事的經過,可以稍稍調整。若是崔琰那群人,真的人帶著陛下殺出曹營,亂軍之中,曹軍為避免我軍營救陛下,故而將一心逃離曹營的陛下給加害了。”
“而我軍,便全軍發力,為陛下報仇!”士頌的也不是頑固之人,在有新的變動產生的情況下,他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
畢竟,不用自己大軍全力壓上,不用影爪部隊偷偷混入曹軍之中,只用等漢獻帝自己走出來,走出曹操給他畫的保護圈,走到自己佈置的陷阱範圍內,躲在暗處的自己,必然會射出必殺一箭。
“漢獻帝死,天下大亂。”
無人的營帳內,腹黑的士頌,對於自己的謀劃,十分滿意。
對於現在的他而言,沒有漢獻帝的存在,自己能獲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