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奉詔勤王(第2頁)

 董承不滿道:“哼,要不是荊州軍疏忽大意,讓西涼賊劫了糧草,他們拿什麼來偷襲!”

 “也不知道是什麼人,讓荊州軍只能帶少許兵馬入關,若是荊州軍能多一些護衛,糧草能被西涼賊劫走嗎?百姓百姓沒有能救濟好,反而讓西涼賊得了軍糧,真是好算計啊!”寧輯將軍段煨也擠兌起來。

 他本是西涼軍一脈,如今因為董承楊奉的排擠,和太尉楊彪站到了一邊。

 看到當朝的這些個高官就這麼爭論起來,河內太守張楊算是開了眼界,連忙勸道:“諸公,諸公不要爭了,如今之計,敵眾我寡,陛下安危,全在我等。我們還是得先商議對策才是啊。”

 楊彪似乎就在等這麼一句話,對著劉協拱手行禮,而後說道:“陛下,如今西涼賊猖狂,而陛下身邊,又無強軍護衛。臣以為,當召荊州軍入關勤王,既然連白波軍這樣出身的草莽之人,我們都招來護衛了,儒學傳人,忠心勤王的荊州牧士頌,我們為何不招來護駕。”

 “對對對,士荊州乃是儒學傳承之士,秉持忠孝,手中有兵有糧,我們為何不招來護駕呢?”劉協說著看向了董承楊奉。

 董承楊奉幾乎同時看向董昭,昨天夜裡,董昭就給他們兩人分析過,楊彪定然會舊事重提,讓陛下招荊州軍護駕。

 且現在這個局面,也只能招募四方諸侯勤王護駕了。

 但董昭建議董承楊奉,一定找士頌要到足夠多的好處。比如,讓士頌提供糧草,讓他們能重新招募軍隊,重建禁軍。

 同時,荊州軍不留在陛下身邊,而是到前線去頂住西涼軍,讓士頌和李傕郭汜惡鬥,兩敗俱傷之後,剛好董承楊奉手下的新軍可以基本成型,那時候,就不怕士頌起什麼歪心思了。

 “據這次去荊州取糧的將軍回報,士頌帶著三四萬荊州精銳就駐軍魯陽,入關也方便,臣以為,招荊州軍入關抵禦西涼賊甚好。”董承的話倒是讓楊彪很是意外,正當楊彪詫異地看向董承時,董承說出了他們商議出的對策。

 “但是這次西涼賊突襲,是他荊州軍思慮不足,那西涼騎兵的速度,不是荊州軍這樣南兵步卒可以想象的。就算是無心之失,他也應該擔當責任。故而他應該率軍進駐新安,在黃河以南阻擋賊軍,而不是到陛下身邊護衛。”

 “同時,由於他的疏漏導致我陛下的禁軍大敗,他需要提供糧草讓我們重組禁軍,護衛陛下。”董承開出了他們的條件。

 楊彪冷哼一聲,道:“又要別人當肉盾,又要別人給你糧草,別人是忠義儒生,不是董卓那樣的亂臣,都什麼時候了,還要這樣提防別人!”

 董昭連忙笑著上前說道:“老太尉無惱,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啊。如今我們已經沒有抵抗西涼軍的軍力了,只能讓士荊州前線迎敵。至於求士荊州在我們籌備軍糧,也是為了陛下身邊的安穩啊。”

 “陛下身邊,不單單是董承將軍的禁軍,楊奉將軍。段煨將軍這次護駕也損失慘重,都需要補給啊。另外,若是士荊州能擋住西涼軍,立下戰功,也是為陛下,為大漢建功之舉,又怎麼會是肉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