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奉詔勤王(第3頁)

 楊彪聽明白了董昭的條件,你楊彪好歹也是太尉,段煨現在不是投靠你嗎?你也可以借這個機會,擴充自己的軍隊實力。

 不得不說,董昭的提議,讓楊彪心動了,他不管再如何看好士頌,畢竟連士頌的面都沒有見過。

 而段煨,卻是真真切切的和自己站在一邊的將軍。

 若是段煨的實力變強,對自己也有好處,若是士頌能擋住西涼軍,自己再名正言順的把士頌也調入中樞便是。

 於是,在各方博弈之後,逃亡中的朝廷,終於給士頌下達了勤王的詔書。

 而後,傳召的郎官日夜兼程,將這封詔書傳給了士頌。

 十二月中旬,來來回回磨嘰了半年多,士頌終於得到了讓他率軍勤王的詔書。

 當然,詔書中所謂的讓他多再籌備糧食,提供禁軍重組的話他也看見了。

 蒯越的意見是,只當是沒有看見的,直接忽視,或者只准備少量的糧草應付一下算了。

 但後來傳詔的郎官又遞給他兩封書信,一封是太尉楊彪寫給他的,一封是自己派去求詔書的潁容寫來的。

 看了這兩封書信,士頌才明白,原來楊彪也想借這個機會弄一支效力於太尉的軍隊,而潁容更是建議荊州軍派出一支數千人的精銳到漢獻帝身邊,名義上是送糧食物資,實際是荊州對朝廷的滲入。

 潁容的建議,幾乎被所有人反對,除非士頌親自到漢獻帝身邊,不管誰領兵去,兵馬都只會被朝廷給吞了,得不償失。

 “算了吧,就當是給楊太尉一個面子,畢竟他老人家也幫了我不少,就在籌集二十萬擔糧草送給太尉府吧,由太尉大人去組織新兵的招募。”士頌笑的有些尷尬,自己剛剛給西涼軍送了糧草,現在又給朝廷支援糧草,手下人肯定不爽。

 廖立當即翻臉冷哼,說道:“主公,我們荊州的糧食,都是大風颳來的,不是地裡面長的,主公想怎麼送就怎麼送吧。”

 就連脾氣溫和的伊籍也有些不滿,說道:“主公,荊南四郡豐收不假,但是今年我們也收留了不少流民,荊北方定一年,屯田還沒有全面開展,不少糧食,都是荊南糧倉調到北面來的,我們這樣動用老本,怕是不好,朝廷方面不能所求無度啊。”

 士頌心說若是能把漢獻帝弄到襄陽,我就是中央朝廷,能奉天子以令不臣。但現在這個時候,還是給朝廷裡的大臣們留些好印象先吧。

 士頌擺擺手說道:“陛下蒙塵,我們支援的糧草,又被西涼軍搶走,就算是為了陛下,我也得把這糧食支援過去,至於諸位所說的屯糧問題。我們再花些錢財,從交州,益州,甚至是日南郡那邊多多收購一些吧。”

 於是,士頌給襄陽下達了調糧的命令,自己則率領兩萬雄武軍和一萬郡兵,這支在魯陽駐紮許久的部隊,名正言順的進入了司隸。

 準備和西涼軍幹上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