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第四五〇章:臺北氣球
永樂七年十一月初一,寒風凜冽的北方正處於戰亂的泥淖,而東海彼岸的臺北盆地卻是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半年前,舟山軍在方夢華的主導下,完成了臺北市的初步建設,這座城市成為了明教勢力在東海的一個新據點。
方夢華站在城北的一座高臺上,俯瞰著整個新城佈局。臺北市依託淡水河而建,河港繁忙,船隻往來不絕,街道兩旁的新式民居整齊劃一,早市上人頭攢動,攤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儘管城牆和城內設施尚未完全建成,但新城已顯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身旁的司徒芳指著遠處剛剛竣工的一座青磚糧倉,笑道:「教主,這座糧倉儲糧足夠一萬人吃半年,再加上附近農田已經開始產出,未來再不必擔心糧草匱乏的問題了。」
方夢華點了點頭,語氣卻顯得冷靜:「糧倉能滿是好事,但兵工廠和軍營的建設不能耽誤。只要中原未定,我們在這裡的根基隨時可能受到威脅。」
羅勇此時也從旁插話:「教主,最近海貿路線已經恢復,鹽、鐵、布匹等物資源源不斷。北方雖然戰火連綿,但大琉球已經吸引了不少江南流民前來,我們的人力和物資都在增加。」
方夢華聽罷,眼中卻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她輕聲道:「我們不是來做土皇帝的。臺北若要真正繁榮,靠的不是一城一地,而是開放、交流、共建共享的未來。」
不久後,方夢華一行人沿著淡水河來到港口。船塢裡,一艘正在修建的大型商船引起了她的注意。這艘船船身寬大,船舷高聳,顯然是為長途海航而設計的。
負責管理港口的陸大春上前稟報:「教主,這艘船是按照您提出的新樣式建造的,艙內可以裝載數百石貨物,預計一個月後便能下水試航。」
方夢華上前查看船隻,手撫著光滑的木板,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情:「很好,這樣的船,不但能發展海貿,也能確保我們與舟山軍本部的聯繫更為密切。」
陸大春點頭道:「沒錯。如今各地局勢動盪,很多江南商人願意把貨物交給我們運送,這條海貿路線已經成了許多人眼中的救命稻草。」
司徒芳站在一旁,插話道:「教主,這也是個好機會。若能掌控海運,咱們在江南甚至中原的影響力都會提升。」
方夢華望著遠方遼闊的海面,心中卻在思考更長遠的未來。她緩緩道:「海運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讓這片土地成為承載文明的基石。」
方夢華與臺北市長呂將一同前往北郊試驗田。這片土地原本是一片荒蕪的溼地,如今卻分佈著整齊的水田與果園。引水渠縱橫交錯,灌溉系統已經初步建成,田間勞作的人們正忙碌著種植作物。
一名技術人員正向方夢華彙報:「教主,這片試驗田中種植了甘蔗、木瓜和香蕉。這些作物雖然產量尚未完全顯現,但初步試驗結果表明,臺北的氣候非常適宜種植。特別是香蕉,一年可以收成兩到三次,果實豐碩。」
方夢華走到香蕉田旁,摘下一串成熟的果實,聞了聞香氣,輕聲道:「如果推廣種植,這些經濟作物可以為臺北帶來持續的收益,成為我們的另一道生命線。」
技術人員繼續道:「此外,這片水田分給了河北來的難民,每戶五十畝,他們只需繳納一成的租金,其餘收益歸自己所有。這些百姓對教主感恩戴德,紛紛表示願意長久留在這裡。」
方夢華點了點頭:「民以食為天,讓他們在這裡紮根,不僅能維持生計,更能為我們臺北市提供穩定的人力。接下來,你們可以多研究輪作和複種的技術,提升土地利用率。」
呂將附和道:「教主所言極是。這半年裡,難民逐漸安居,糧田和經濟作物也有了起色。如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這裡的農產與東南沿海的市場連接起來,發展貿易。」
方夢華微微一笑:「船隻已經建好,港口也在擴建中。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的船隊就能從臺北出發,帶著這些農產銷往更遠的地方。」
傍晚時分,方夢華召集臺北的官員和技術人員在城內議事,呂將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