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船隻到手與新的供應鏈問題(第3頁)
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魏澤濤答應說道:“好的,我這就去打個電話。”
說完,人就離開了。
楊文東看了一眼孫志偉,笑說道:“老孫,這段時間還是要辛苦你了。”
“不客氣,楊生。”孫志偉笑說道。
楊文東又說道:‘等香港的同事來了,在海上補給方面,可以準備的多一點。’
“好的,多謝楊生。”孫志偉點點頭說道:“不過補給也不適合太多,夠用就行了,蔬菜什麼的,也難放時間長,一般也就是那些能夠耐放的蔬菜。”
“嗯,行。”楊文東也沒在意。
歐洲事了,楊文東便與魏澤濤返回了香港。
長興實業的五款主要產品也在計劃內進行擴張,三款體積小的,出口都很不錯,因為不佔空間,可以輕鬆訂到船隻。
而體積較大的行李箱,就只能等到船隻到了再考慮開始批量出口,現在也只能主打附近的亞洲市場,以及少量出口到美國,做展銷品或者樣品。
7月15日,楊文東來到了長興實業的工廠。
魏澤濤彙報完工廠內部的一些事情後,說道:“楊生,我們內部算了下,旋轉拖把就算採用我們自己船隻運送,到了歐美價格也是非常的高昂。
雖然它的重量比不上行李箱,但形狀不規則,更佔空間,運輸成本太高了。”
“嗯,我記得旋轉拖把在日本的銷量,就不算很好吧?”楊文東問道。
魏澤濤點頭說道:“是的,就算送去日本,成本也算高了,海運的貨物不怕重,就怕佔用空間大。”
“嗯,的確不太適合出口太遠。”楊文東點點頭。
這個時代,因為集裝箱還沒有普及,導致普通貨物海運成本太高。
而楊文東也知道,集裝箱海運其實已經出現,歐美國家也在開始逐步測試使用了,但這涉及到整個海洋運輸船隻以及碼頭的改變,阻力很大。
就是香港,也要到60年代末才開始進行貨櫃改革。
魏澤濤又說道:“所以為了利益最大化,我建議我們直接授權給一些國家的工廠。”
“那怎麼確定對方的生產數量呢?這個沒辦法監控吧?”楊文東反問道。
魏澤濤說道:“可以不採用計數模式收費,而是根據一個市場規模,來大概計算授權費用。
雖說可能會不準確,但也可以短時間內就獲得一大筆現金,這樣也可以繼續買船,來擴大拉桿箱的出口速度。”
“行,那就和國際律師一起協定這個事情。”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能在香港生產的東西,他肯定是儘量在香港生產的。
但運輸成本太高,扼殺了出口的可能性,那還不如授權出去得了。
拿到更多的現金,能夠發展自己的其他產業,也一樣能帶動就業,同時自己也一樣收益。
“好的。”魏澤濤又說道:“還有一件事,就在昨天,香港的幾大塑料粒子供應商,同時告知了所有的工廠,他們要漲價20%~30%。”
……
ps: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