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野魚 作品

第241章 航運規模大擴張(第2頁)

 其他人也不是傻子,或許他們也能看到塑料袋子的龐大價值,自己想去收購,也不是一定能成功的。

 不過,實在不行就退一步,想辦法拿到授權,一家歐洲小公司,顯然也沒能力在亞洲生產以及開拓市場,這樣成功的可能性要高一點,但這樣的話,就有些受制於人了。

 只有等歐洲那邊的反饋再說了。

 “嗯”蘇依依點點頭。

 下午:

 “楊生,楊夫人。”鄭玉華來到老闆辦公室後,招呼說道。

 “坐。”楊文東示意後,問道:“日本那邊的五艘貨輪,談的怎麼樣了?”

 鄭玉華回答說道:“基本上已經差不多了,就剩下價格,另外還有日本銀行的一些利息問題。”

 “嗯。”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交期呢?”

 鄭玉華說道:“五艘貨輪的交期一共是一年半,他們會採用多艘船塢共同建設,第一艘會在10個月內建成。”

 “行,時間還可以。”楊文東點點頭道:“那就儘快達成價格上的一致,航運市場最近還不錯,我們為了最後的價格浪費時間,也不划算,這方面也要考慮一下。”

 60年代,整個航運市場都是大爆發的時代,本質原因也是因為全球經濟發展迅速。

 經濟強了之後,自然就需要購買很多自己國家生產不了的商品,再加上老美在二戰後一直推動全球自由貿易,雖然本質是為了自己,但全球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也在大幅度增加。

 而造船產業的發展速度,可是比不上需求的,因此,航運業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明白,我會盡快與日方達成協議。”鄭玉華答應說道。

 楊文東又問道:“那二手貨船的進展怎麼樣了,長興實業的新產業園竣工了,主要就是生產行李箱的,等到了明年年初,產量就會比現在大多了。”

 目前,行李箱出口還是需要依賴自己的船,不然這麼佔空間的貨物,租其他船能虧死。

 而購買的新船也不會用於運輸行李箱,經濟上不划算,用二手貨輪就行了,反正貨物輕,對船身部件損耗也低,特別是以後自己還有修船廠,那就更方便了。

 當然,也不會只裝行李箱,還會適當搭配一些其他重一點的貨物。

 鄭玉華說道:“這幾個月我放出消息,也找到了6艘二手貨輪,然後也派人去看了,比較舊,不過我們自己能維護的話,應該不是問題。

 而歐洲那邊,大概在月初也有幾家船運公司聯繫我了,他們手中一共有13艘舊一點的貨輪想要處置掉,詢問我這邊有沒有興趣。

 我也派人去看了,反饋來說也還不錯,不比我們從美國購買的貨輪質量差。”

 “一共19艘?”楊文東心中若有所思,這個數量倒是真的足夠了。

 鄭玉華又說道:“楊生,貨輪也都是有壽命的,包括我們現有的幾艘貨輪,就算我們維護的再好,估計用到1970年前後,就可能不太行了,這19艘也差不多。”

 “徹底不能用了嗎?”楊文東又問道。

 鄭玉華回答說道:“這倒不至於,但船太舊了,維護成本就會急劇增加,經濟上不划算了。”

 “這沒什麼關係,到時候再說吧。”楊文東絲毫不在意。

 就算沒有中東危機,幾年下來,也早就能賺回本了。

 中東危機那幾年,誇張點來說,一艘船一年能夠賺回本錢,三年就是血賺,而蘇伊士運河,可是一直關閉了8年。

 哪怕自己的二手船,維護成本增加了,正常情況下會虧錢,可碰到航運危機,絕對還是能賺的。

 當然,最賺錢的時候還是前面幾年,後面因為更多船隻下水,就沒那麼暴利了。

 鄭玉華點點頭,又說道:“楊生,我們買了這麼多貨輪,現有的修船廠只有一個船塢,加上我們還要做外面的生意,恐怕也不會夠用的。”

 “那就擴張。”楊文東同意說道:“當初買地的時候就買了足夠建5間船塢的地皮,就是為了考慮到以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