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船王們的反應
第311章 船王們的反應
中環畢打街,一間報亭旁邊:
一名男子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報亭門口,隨便掃了一眼報亭前方的報紙後,便被其中一份報紙的標題給吸引住了。
無他,上面有著50,000,000美元這個標題,甚至還讓他多數了兩遍,要確認一下,自己是不是數錯了。
“老闆,這份東方日報給我。”男子也沒絲毫猶豫,直接大聲說道。
一張東方日報,也才3毛錢,是如今香港所有報紙之中,最便宜的之一,可質量方面,卻絲毫不低於那些四五毛的,內容也很精彩。
特別是其中關於香港社會日常故事的專版內容,更是讓很多人喜愛,也是因為東方日報,很多人才知道在香港各地發生的一些小事情,不像其他報紙,就知道報道一些國際大事。
報社老闆說道:“好嘞。”
男子接過報紙後,換了個位子,就在陽光下看了起來,香港的冬天不冷,曬曬太陽也很舒服。
“2艘12萬噸大型油輪,5艘5萬多噸的中型油輪,還有3艘5萬噸的散裝貨輪,總計60萬噸!”
看到這個數字,男子心中歡喜,因為他是葵涌醉酒灣海事學院的學生,自己學院背後的老闆這樣擴大規模,那麼自己等人以後的就業不就更有保障了?
而這麼大資金的投入,也更顯示了背後老闆的財力,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件大好事。
普通人,沒什麼野心,跟對了一個對手下好、且發展順利的老闆,那一輩子也就非常穩了。
繼續看著文章的中間部分,這是分析香港多家航運公司規模的各類數據,包含英資與華資。
其中英資最強的是怡和、會德豐及太古,三家公司的航運噸位規模都在300萬噸以上,但具體數據不太詳細,因為這些英資集團並沒有將所有的船隻都在香港註冊,且很多還有各種分公司交叉持股,沒辦法查清楚,300萬也只是一個大概。
華資之中,董浩雲的規模最大,差不多有著200萬噸噸位,趙從衍與曹文錦差不多在120-150之間。
楊文東這位後起之秀,之前的噸位就有了差不多90萬噸,算上這次訂購的新船,直接到了150萬噸級別,在華資船王之中,也能排到前三了。
而最重要的是,之前楊文東的太多船隻都是舊船,幾乎佔到總規模的85%,這一點很讓人詬病,甚至還有部分人有“嘲笑”之意,但這一次60萬噸新船,直接一次性將舊船比率降到了差不多50%。
這個比率,在華資乃至英資航運公司之中,都算正常的了,只要以後繼續收購新船,那整個公司相對來說,就進入了比較健康的模式了。
文章的最後,還介紹了一些其他船運公司,比如環球航運,規模就快接近百萬噸了,屬於香港航運行業的後起之秀了
“我得趕緊回去。”男子心中想道:“不過學院那邊,估計肯定也拿到這份報紙了。”
金鐘:
滿臉凝重的董浩雲,看完報紙後,立刻對著手下說道:“給我放出消息,我也要增購大型油輪及貨輪。”
“父親,等等。”董建成連忙說道:“日本那邊的造船業務本身就比較緊張,現在楊文東下定了10艘大型輪船,如果我們再跟著下訂,船塢緊張,造船公司肯定會漲價,這樣一來我們在經濟上肯定是不划算的。”
哪怕是小日本的造船業已經全球第一,可船塢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空一點的時候,你去談訂單,肯定有優惠,反之人家不宰你,那豈不是一個不合格的資本家?
董建成聽完後,臉色緩和了一點,又問道:“這件事之前就沒有風聲嗎?”
一名經理小心翼翼的說道:“董生,我們之前的確知道長興航運的鄭玉華以及幾名高管去了日本,也拜訪了不少造船廠;
可我們也以為只會是普通的採購,誰也想不到,他們居然會一次性購買60萬噸噸位的輪船。”
董建成也跟著說道:“是的,父親,我也知道一點,按照一般邏輯來說,他們應該只會購買幾艘輪船,噸位能有十萬噸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