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2頁)

可我故事講的好好的,突然在情節的關鍵節點穿插進一段男女主角的情感交流,不管之前寫的再好,讀者也一定會出戲。

這就是低級趣味的惡果。

再比如sQ描寫,文學表現人生,愛情是人生的一大命題。小說中,角色情到濃時有所表現是理所應當的。

但有些作家卻會在這一類描寫上不加剋制,又或者是追求怪異離奇,尋求感官刺激,這同樣是低級趣味。”

舉了兩個例子,林朝陽的語氣和緩下來。

“我舉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在創作當中,作者是筆下世界的主宰這不錯,但當這個世界成型了,它就自有其運轉規律,即便是創造出他的作者也不能胡言亂語。

作品誕生於作者的思想之中,但人的思想千頭萬緒,作者要有審視自身的能力,也要有共情讀者的能力。

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要想精準的傳達給讀者,使讀者由領會而感動,作者就要守好自己的思想。

總結就是,切忌無病呻吟、裝腔作勢、憨皮臭臉、油腔滑調、搖旗吶喊、黨同伐異、道學冬烘、口號教條、塗脂抹粉、賣弄風姿。

當然了,以上這十點只是我個人的粗淺認識。一家之言,難免有偏狹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該講的話都講完了,林朝陽再次啜了一口茶水。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食堂內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林朝陽講了半個小時,大家能感受到,他講的不是空話套話,都是結合自身所思所想的大實話,並且是言之有物的大實話。

學員們反思自身,絕大多數人在創作時想的都是如何構思故事,人物應該怎麼寫的生動,遣詞用句如何精準。

再多的想的就是自己的小說要體現什麼、揭露什麼、批判什麼。

反觀林朝陽,他的所思所想在場眾人當中好像還從來沒人認真的思考過,光是思考問題就不在一個維度上。

人家能寫出那麼多優秀的、極具影響力的作品不是沒道理的。

僅憑著這一點,眾人對林朝陽就很難不生出敬仰之情來。

掌聲過後,唐玉秋老師又簡單總結了一番林朝陽的發言,然後座談會便進入到學員和嘉賓們的交流環節。

“大家有什麼想交流的可以暢所欲言。”唐玉秋鼓勵學員們說道。

在場眾人互相看著,都有些躍躍欲試。

之前和林朝陽在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授獎儀式上見過面的陳世旭率先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朝陽同志,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我發覺我們在作文運思時,最難的不是搜尋素材,而是在有了素材之後如何加以選擇和安排。在這方面你有什麼心得體會跟我分享的嗎?”

聽完他的問題,林朝陽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後開了口。

“你提的這個問題我想大家在創作的時候或多或少都遇到過。

英國小說家斯威夫特說過一句話: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選擇,找最好的層次要靠安排。

這就好比排兵佈陣,運籌得當,一夫當關便可以起到萬夫莫開的效果。

我們可以反推一下,這類問題出現的通病總不外兩種:不知選擇和不知安排。

斯蒂文森說文學是剪裁的藝術,剪裁意味著選擇,要有所取捨。

這恰恰需要作者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尤其是需要嚴謹的自我批評能力。這一點我在剛才已經闡述過,就不再強調了。

至於安排。亞里士多德在《詩學》裡討論說戲劇結構要有完整性,我們可以給‘完整’下一個定義,那就是必須有頭、有身、有尾,用我們中國人寫文章的理論來說就是起承轉合。

好的創作一定是遵循著其內部規律和佈局的,一段內容如果丟去於全文無害,那就是贅述。如果搬動位置仍於全文無害,那就是整篇文章佈局欠缺考慮。

那麼這個內部規律和佈局是什麼呢?我認為可以是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也可以是情感線,這與文章的內容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