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207章 試了半天你不買
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塑造人。多年來政治為綱的生活讓許多人即便是討厭這種思維和生活方式,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林朝陽的一句話讓洪子成感到有些羞愧,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連連道歉。
“算了算了,不提這些掃興的事了。”林朝陽擺擺手說道。
見他不願再提這個話題,洪子成說道:“最近我們中文系和五四文學社打算搞個詩歌朗誦會,你要不要來參與一下?”
“我對詩歌沒興趣,你又不是不知道。”
洪子成不解的問道:“真是奇了怪了,你好歹也是寫小說的,為什麼對詩歌這麼興致缺缺呢?”
“可能性格的原因吧。”
洪子成想了想,好像還真有點關係。他認識的林朝陽,從來都是低調、不喜張揚的,與那些年輕詩人的奔放和浪漫性格相比,確實有很大的不同。
又一日傍晚,林朝陽終於收到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兩部劇本的稿費,李翰祥利用自己的香江身份將稿費給他兌換成了外匯券。
晚上八點多,林朝陽騎著自行車回到家裡,將一沓厚厚的鈔票交給陶玉書。
她本以為是哪部作品的稿費結了,定睛一看才發現不對。
“這是外匯券?哪來的?”
“《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的稿費,外匯咱們拿不到手,我讓他們幫忙換成外匯券了。”
“這是多少錢啊?”
“九千零點。”
陶玉書用手撫摸著那一厚摞外匯券,欣喜道:“這麼多外匯券,能買好多進口東西了。”
不過馬上她又皺起了眉頭,“我們好像也花不了這麼多錢。”
“那是你不會花,要是給我,一天就給你花出去。”
“你想怎麼花?”
“先給你去友誼商店買個進口摩托車。我看這兩年街上的摩托車越來越多了,那玩意騎的快,省時省力。”
從80年開始,燕京的大街小巷裡摩托車的影子越來越多,這玩意兒動輒兩三千塊錢,不是一般老百姓消費得起的。
但架不住燕京首善之地,有錢人怎麼著也比一般的城市多多了,走在街上時不時就能看見一輛摩托車呼嘯而過。
“買什麼摩托車啊,我又不會開。”
陶玉書嘴上這麼說,可聽著林朝陽的甜言蜜語,她還是忍不住心生歡喜。
她又問道:“買輛摩托車也花不了九千塊啊?”
“再買臺彩電,你不想買彩電嗎?”
陶玉書說道:“我聽人說電視機廠的彩電年中的時候就能買了,能用人民幣買,幹嘛花外匯券啊,而且那裡東西死貴。”
這年頭友誼商店商品供應齊全豐富是不假,進口商品多也不假,但價格也是真的貴,因為它面對的壓根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那些僑胞和外國友人。
“那再買點古玩字畫,這些東西以後肯定會漲價的。”林朝陽說。
陶玉書不清楚林朝陽為什麼如此篤定古玩字畫會升值,但就跟他說房子以後會漲價一樣,她選擇充分相信丈夫。
“過兩天咱上友誼商店逛一逛。”
“不去。就算你想買摩托車,買個幸福250就行了嘛。進口的太貴了,花那個冤枉錢幹嘛?”
幸福250誕生於1960年的滬上,在現在大街上鳳毛麟角的摩托車裡,幸福250絕對是拉風的存在。
因為如今大多數摩托車排量都在100CC以下,幸福250摩托車248.9ml的排量無異於鶴立雞群一樣的存在。
幸福250最早也用在郵政、公安、部隊等單位的公車,最近幾年隨著居民收入增加,才逐漸成走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