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207章 試了半天你不買(第2頁)
“你以為摩托車票是那麼好弄的?不上友誼商店買進口的,上哪給你弄票去?那玩意可比電視機票、洗衣機票稀罕多了。”
聽林朝陽這麼說,陶玉書又嘟囔道:“我又不會開。”
“學一學不就會了嗎?等暑假你去車管所學學車,考完了摩托車駕照,我帶你去買摩托車。”
“你都沒騎摩托車,我騎什麼呀。”
“我騎自行車就當是鍛鍊身體了,騎上摩托車我還怎麼鍛鍊身體?週末我先領你去友誼商店看看。”
見他如此堅持,陶玉書只好說道:“去看也沒用啊,友誼商店又不讓進。”
這年頭有句話叫“友誼商店不友誼”,因為友誼商店不讓國人隨便進,門口總是站著倆保衛看著,進門先看證件,只有拿著護照、外籍工作證這些涉外證件才讓進。
“沒事,我有辦法。”
到了週末,一大早阿毛就跑到了華僑公寓,他就是林朝陽的“辦法”。
建國門外大街路北,從西向東聚集了一批涉外機構,外交公寓、國際俱樂部、國際大廈……友誼商店也在其中,燕京的這家友誼商店也是新中國第一家涉外商店,是73年由東華門那邊搬過來的。
燕京友誼商店是棟四層高的建築,風格典雅、莊重,樓頂有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的金色店標。
三人走到門口,保衛的眼神立刻放在了林朝陽和陶玉書兩人的身上,這個時候阿毛掏出了自己的護照,保衛看了一眼,沒說什麼,讓三人進了商店。
友誼商店的硬件條件比這個年代所有百貨商店都要好,米黃色的水磨石地面在燈光的映襯下發亮,售貨員們都穿著統一的制服,而且還不是國營百貨商店裡的那種醜制服,而是清一水兒的西裝,看上去神氣活現。
售貨員們的神氣自然是有底氣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友誼商店這份工作無疑是社會精英階層。
在這裡不僅可以每天接觸到大量的外國人,還可以享受到一些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福利。
如今市場上物資缺乏、品種單一,人們購買大多數商品都要憑票,但在友誼商店卻不同,你只需要有外匯券就可以了。
市面上你能見到的、看不到的,在這裡都能見到,而且還有很多特供產品,比如上海梅林的午餐肉、蘇州的雙面繡、景德鎮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商品是一些字畫和碑帖。
如國人熱望的自行車、手錶、電視機等商品在這裡只不過是尋常物件而已。
當然,在這裡最受矚目和歡迎的無疑是那些進口商品,好時巧克力、可口可樂、萬寶路香菸、瑞士手錶、電冰箱、空調、電動車……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在友誼商店有一句口號:“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裡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有!”
進到商店之後,三人先是在一樓轉了一圈,然後才上了二樓買摩托車的櫃檯。
也不能就叫櫃檯,這裡誰單獨開闢出了一個區域,放置了幾臺摩托車,並配了一男一女兩位售貨員。
售貨員見到三人走過來,第一反應是把目光鎖定在阿毛身上。
“先生,您是要買摩托車嗎?”
一句流利的英語脫口而出,倍兒熟練。
阿毛沒回售貨員的話,向林朝陽兩人指了指,售貨員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們每天在這裡上班,時不時的就會遇到這種情況。
聽林朝陽這麼說,陶玉書又嘟囔道:“我又不會開。”
“學一學不就會了嗎?等暑假你去車管所學學車,考完了摩托車駕照,我帶你去買摩托車。”
“你都沒騎摩托車,我騎什麼呀。”
“我騎自行車就當是鍛鍊身體了,騎上摩托車我還怎麼鍛鍊身體?週末我先領你去友誼商店看看。”
見他如此堅持,陶玉書只好說道:“去看也沒用啊,友誼商店又不讓進。”
這年頭有句話叫“友誼商店不友誼”,因為友誼商店不讓國人隨便進,門口總是站著倆保衛看著,進門先看證件,只有拿著護照、外籍工作證這些涉外證件才讓進。
“沒事,我有辦法。”
到了週末,一大早阿毛就跑到了華僑公寓,他就是林朝陽的“辦法”。
建國門外大街路北,從西向東聚集了一批涉外機構,外交公寓、國際俱樂部、國際大廈……友誼商店也在其中,燕京的這家友誼商店也是新中國第一家涉外商店,是73年由東華門那邊搬過來的。
燕京友誼商店是棟四層高的建築,風格典雅、莊重,樓頂有著名書法家劉炳森題的金色店標。
三人走到門口,保衛的眼神立刻放在了林朝陽和陶玉書兩人的身上,這個時候阿毛掏出了自己的護照,保衛看了一眼,沒說什麼,讓三人進了商店。
友誼商店的硬件條件比這個年代所有百貨商店都要好,米黃色的水磨石地面在燈光的映襯下發亮,售貨員們都穿著統一的制服,而且還不是國營百貨商店裡的那種醜制服,而是清一水兒的西裝,看上去神氣活現。
售貨員們的神氣自然是有底氣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友誼商店這份工作無疑是社會精英階層。
在這裡不僅可以每天接觸到大量的外國人,還可以享受到一些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福利。
如今市場上物資缺乏、品種單一,人們購買大多數商品都要憑票,但在友誼商店卻不同,你只需要有外匯券就可以了。
市面上你能見到的、看不到的,在這裡都能見到,而且還有很多特供產品,比如上海梅林的午餐肉、蘇州的雙面繡、景德鎮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商品是一些字畫和碑帖。
如國人熱望的自行車、手錶、電視機等商品在這裡只不過是尋常物件而已。
當然,在這裡最受矚目和歡迎的無疑是那些進口商品,好時巧克力、可口可樂、萬寶路香菸、瑞士手錶、電冰箱、空調、電動車……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在友誼商店有一句口號:“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裡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有!”
進到商店之後,三人先是在一樓轉了一圈,然後才上了二樓買摩托車的櫃檯。
也不能就叫櫃檯,這裡誰單獨開闢出了一個區域,放置了幾臺摩托車,並配了一男一女兩位售貨員。
售貨員見到三人走過來,第一反應是把目光鎖定在阿毛身上。
“先生,您是要買摩托車嗎?”
一句流利的英語脫口而出,倍兒熟練。
阿毛沒回售貨員的話,向林朝陽兩人指了指,售貨員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們每天在這裡上班,時不時的就會遇到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