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271章 光榮傳統(第2頁)
“都是胡說八道。人文社的符合條件的作品多不假,但林朝陽的《賴子的夏天》和《梵高之死》都是在他們那發表和出版的,影響力巨大,再不濟也不至於兩部連一部都沒有報送。
你這消息假的太離譜了,我聽說是報了《梵高之死》。”
眾人討論了一會兒,小說組的趙維明問劉昕武,“昕武,你跟林朝陽熟,知道他哪部作品報了?”
劉昕武沉吟道:“人文社的我不知道。《棋聖》肯定是報了,《燕京文學》那邊壓根就沒有能充臉面的長篇。
再就是那天去朝陽家,聽說滬上那邊沒給他報《父母愛情》。”
“為什麼沒報?”
“說是之前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評獎的時候報過了,這種情況再報長篇小說獎顯得有點……”
劉昕武沒說下去,但眾人都明白了。
如今的評獎還沒像後世搞的那麼氾濫和沒有下限,不管是評委會、作家還是報送單位,都是要臉的。
《父母愛情》這種情況要硬報名也不是不行,只是容易讓人說閒話,所以就乾脆不報了。
吳光華遺憾的說道:“那真是可惜。為了箇中篇小說獎,錯過了茅盾文學獎。而且我記得這部小說還沒得獎吧?”
“是啊,有點可惜。”
吳光華說:“那最可能的情況就是人文社報了《梵高之死》,《燕京文學》報了《棋聖》。
一位作家,兩部作品同時出現在評審當中,也是不多見了。”
張守仁說道:“放在別人身上是不多見,不過在林朝陽那裡倒也正常。我記得前兩年的全國優秀小說獎,他中、短篇好像都拿過兩個獎項吧?”
“是,當時引起的反響還不小呢。”
前幾屆的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劉昕武也獲了兩次獎,記憶猶新。
“林朝陽這次要是報了兩部作品,能不能也得個雙獎?”趙維明玩笑著說道。
張守仁堅決的搖了搖頭,“絕不可能。長篇小說評獎跟中短篇不一樣,要是搞一人雙獎,別管質量再出眾,也會影響公信力。”
大家都是業內人,也明白這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趙維明的話只是說笑話。
就在《十月》編輯部眾人談論完的第二天,第四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公佈在這天的《人民日報》上。
這幾年國內陸續湧現了不少由文學雜誌和出版社舉辦的文學獎項,但要說影響力方面,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依舊是獨一份的。
至少在茅盾文學獎的權威形成之前,沒有任何獎項能夠撼動它在文學界的地位。
這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跟林朝陽沒什麼關係,他都好幾年沒寫短篇小說了,可有人偏要把這事跟他扯上點關係。
授獎儀式舉行完的這天晚上,李拓和陳健功賤嗖嗖的跑到林朝陽家。
兩人無事不登三寶殿,見了面就要求林朝陽把“光榮傳統”給搞下去。
“什麼光榮傳統?”林朝陽一臉茫然。
“請客吃飯啊!”陳健功提醒道。
一旁的李拓糾正他,“是沙龍,文化沙龍!”
陳健功連忙點頭,“對對對,文化沙龍。”
林朝陽恍然,他強忍著吐槽這倆夯貨的心理。
前兩年的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授獎儀式後,他確實是張羅了吃飯的事,可今年他又沒得獎。
聽完林朝陽的話,李拓理直氣壯的說道:“沒得獎你更應該請了。玉書現在可是編輯……”
陳健功搶著說道:“沒錯啊!這一屆算上我二十個獲獎作家,這可都是出稿件的富戶啊。你一頓飯,給玉書省了多少工作量?而且多少人是平時想約都不好約稿的。”
聽著兩人的話,陶玉書眼睛瞪的跟兔子一樣。
你這消息假的太離譜了,我聽說是報了《梵高之死》。”
眾人討論了一會兒,小說組的趙維明問劉昕武,“昕武,你跟林朝陽熟,知道他哪部作品報了?”
劉昕武沉吟道:“人文社的我不知道。《棋聖》肯定是報了,《燕京文學》那邊壓根就沒有能充臉面的長篇。
再就是那天去朝陽家,聽說滬上那邊沒給他報《父母愛情》。”
“為什麼沒報?”
“說是之前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評獎的時候報過了,這種情況再報長篇小說獎顯得有點……”
劉昕武沒說下去,但眾人都明白了。
如今的評獎還沒像後世搞的那麼氾濫和沒有下限,不管是評委會、作家還是報送單位,都是要臉的。
《父母愛情》這種情況要硬報名也不是不行,只是容易讓人說閒話,所以就乾脆不報了。
吳光華遺憾的說道:“那真是可惜。為了箇中篇小說獎,錯過了茅盾文學獎。而且我記得這部小說還沒得獎吧?”
“是啊,有點可惜。”
吳光華說:“那最可能的情況就是人文社報了《梵高之死》,《燕京文學》報了《棋聖》。
一位作家,兩部作品同時出現在評審當中,也是不多見了。”
張守仁說道:“放在別人身上是不多見,不過在林朝陽那裡倒也正常。我記得前兩年的全國優秀小說獎,他中、短篇好像都拿過兩個獎項吧?”
“是,當時引起的反響還不小呢。”
前幾屆的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劉昕武也獲了兩次獎,記憶猶新。
“林朝陽這次要是報了兩部作品,能不能也得個雙獎?”趙維明玩笑著說道。
張守仁堅決的搖了搖頭,“絕不可能。長篇小說評獎跟中短篇不一樣,要是搞一人雙獎,別管質量再出眾,也會影響公信力。”
大家都是業內人,也明白這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趙維明的話只是說笑話。
就在《十月》編輯部眾人談論完的第二天,第四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公佈在這天的《人民日報》上。
這幾年國內陸續湧現了不少由文學雜誌和出版社舉辦的文學獎項,但要說影響力方面,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依舊是獨一份的。
至少在茅盾文學獎的權威形成之前,沒有任何獎項能夠撼動它在文學界的地位。
這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跟林朝陽沒什麼關係,他都好幾年沒寫短篇小說了,可有人偏要把這事跟他扯上點關係。
授獎儀式舉行完的這天晚上,李拓和陳健功賤嗖嗖的跑到林朝陽家。
兩人無事不登三寶殿,見了面就要求林朝陽把“光榮傳統”給搞下去。
“什麼光榮傳統?”林朝陽一臉茫然。
“請客吃飯啊!”陳健功提醒道。
一旁的李拓糾正他,“是沙龍,文化沙龍!”
陳健功連忙點頭,“對對對,文化沙龍。”
林朝陽恍然,他強忍著吐槽這倆夯貨的心理。
前兩年的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授獎儀式後,他確實是張羅了吃飯的事,可今年他又沒得獎。
聽完林朝陽的話,李拓理直氣壯的說道:“沒得獎你更應該請了。玉書現在可是編輯……”
陳健功搶著說道:“沒錯啊!這一屆算上我二十個獲獎作家,這可都是出稿件的富戶啊。你一頓飯,給玉書省了多少工作量?而且多少人是平時想約都不好約稿的。”
聽著兩人的話,陶玉書眼睛瞪的跟兔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