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2頁)
沈西城是《明報》的記者,這次採訪林朝陽,當然也少不了要給《楚門的世界》這部即將出版的小說打打廣告。
何況小說已經確認了要改編成同名電影,這也是個宣傳點,因此沈西城又問了一些關於林朝陽跟明報出版社的合作問題。
採訪結束後,沈西城略感遺憾,他問的那些問題都被林朝陽舉重若輕的化解,不帶絲毫煙火氣,對於記者來說,這樣的採訪實在缺少爆點。
當然了,整個採訪過程是十分流暢的,林朝陽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爾的幽默和智慧的閃耀也給採訪過程增添了不少色彩。
等沈西城走後,董橋又與林朝陽交談了一陣,禮送他出了大廈。
“有了你今天的獨家採訪,明天《明報》肯定會有個不錯的銷量!”
林朝陽回到了東方花園已經是傍晚了,陶玉書說這一白天家裡的電話就沒消停過,到後來陶玉墨帶著孩子不堪其擾,最後把電話聽筒擱到茶几上,才得了清靜。
“去年你得獎,也沒見有這麼多人來聯繫你,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得到我們家電話的?”
“去年是第一次得獎,今年是蟬聯,影響自然是不同的。而且這次是我跟輝仔一起蟬聯得獎,肯定會有疊加效應。
我們家的電話號碼又不是秘密,託人打聽一下,不難知道。”
一家人邊吃飯,邊聊著今天一天外面的新聞。
陶玉墨繪聲繪色的給林朝陽講起報上誇獎林朝陽的那些報道,今天她特地跑到外面買了好些份報紙,就想看看那些媒體上對林朝陽的報道。
“姐夫,他們誇你是‘編劇聖手’呢,一下子捧出了兩屆影帝,還都是同一個人。”
“還有報紙誇你是‘內地才子’,說才子就才子,偏要加上‘內地’兩個字,讓人彆扭。”
幾個人正聊的熱鬧的時候,家裡的門鈴聲響起,林朝陽起身去開門,竟然是李翰祥。
他一進門便抱怨道:“給你們家打了一下午電話,怎麼沒人接?”
“騷擾電話太多了。”林朝陽回了他一句,又問他:“吃飯了沒有?”
“吃什麼飯啊!走走走,還等著你辦慶功宴呢。”
林朝陽被李翰祥拉著出了家門,一路來到位於灣仔的福臨門酒家。
兩人到的時候,這裡已經做了不少人,有陳懷愷、梁家輝這樣《棋聖》的主創,也有李翰祥的圈內好友如許觀文、嶽華、狄龍、蔡瀾等人。
一見面,大家就抱怨林朝陽來的遲,李翰祥也跟著調侃道:“朝陽,你現在好歹也是名滿香江的編劇聖手了,好歹也配個大哥大啊。”
“有了大哥大,別人打電話你就得接,不是花錢給自己上了道枷鎖嗎?”
他這話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好了好了,先別說這些了。《棋聖》今年在金像獎上又一次大獲全勝,還蟬聯了獎項,得好好慶祝一下!”
李翰祥的情緒高漲,聲音洪亮,幾句話便將慶功宴的氣氛烘托了起來。
《棋聖》是他的新崑崙影業投資出品的,電影票房豐收,獎項也拿了,說起來在電影這一行裡,已經是非常少見的成功案例了,所以李翰祥高興是自然的。
但今天這麼高興,還有另一層原因。
新崑崙影業是他自家的電影公司,放在如今熱火朝天的香江影壇一直是個不起眼的存在。
本來李翰祥當初成立公司也僅僅是為了拍《垂簾聽政》,也沒想過這家公司後面會有什麼發展。
可誰也沒想到,這麼三四年時間走下來,新崑崙影業連續出品了《垂簾聽政》《棋聖》這兩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不僅讓他賺的盆滿缽滿,更把新崑崙影業的名頭打了出去。
《棋聖》在金像獎上獲獎,不光是讓劇組的主創們收穫了名氣和熱度,也讓新崑崙影業成了一些老闆和電影公司追逐的寵兒,今天已經有老闆約李翰祥談他下一部電影的投資了。
要知道自從李翰祥跑到內地拍電影之後,在香江這邊就已經很少能碰到主動要給他投資的老闆了,基本都得他主動去談才行,這樣的變化自然是可喜可賀的。
慶功宴的氣氛逐漸熱烈,隨著酒喝的越來越多,已經有人開始滿面紅光的放浪形骸。
林朝陽跟大家喝了幾杯酒,大多數時間都是聽他們聊著香江影壇的各種八卦。
今天在場的這幫人大多出身邵氏,一喝了點酒就難免話當年,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邵氏宿舍鬧鬼的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來聊去,把本來好好的氣氛聊冷清了下來。
鬧鬼這事在外人看來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在李翰祥、狄龍他們這些親身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來說卻是難以磨滅的記憶。
李婷、林黛、莫愁、樂蒂、白小曼……
用李翰祥的話說,那些年邵氏的明星們好像中了蠱,一個接一個的離奇去世,更加坐實了邵氏片場的鬧鬼傳言。
聊到最後,這些人的語氣裡充滿了唏噓。
“唉,一晃邵氏也要結業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這些人都成了老古董了。”嶽華萬分感慨的說道。
他是少年成名,七十年代時也是當紅小生,當年名氣並不比狄龍差多少。
可到了這幾年,隨著邵氏傳統武俠電影的沒落,嶽華在電影界已經演不上像樣的電影了,這兩年開始在電視劇裡演配角了。
“你就不錯了,好歹還有戲拍。阿龍才叫慘,得罪了方小姐,現在戲都沒得拍!”李翰祥大咧咧的拍著狄龍的肩膀說道。
狄龍不禁苦笑,滿臉苦澀。
想當年,他在邵氏也是穩坐“一哥”寶座,香江影壇的當紅炸子雞,他當紅的時候還沒李小龍、程龍什麼事呢。
可惜時移世易,進入八十年代,邵氏在嘉禾和新藝城的夾擊之下潰不成軍,狄龍的演藝生涯也陷入了低谷。
到今年年初,狄龍與邵氏的合約快到期了,邵氏幾番催促他續約,可狄龍卻拒絕了。
這幾年他眼看著原本一個個不如他的後輩離開了邵氏後發展的風生水起,說狄龍心裡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來,狄龍順理成章被邵氏給冷藏了,最近大半年一直沒拍戲。
上個月,他和邵氏的合約到期了,本以為從此可以天高任鳥飛,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巴掌。
這幾年香江影壇人才輩出,新星如過江之鯽,他四十多歲才從邵氏出來,戲路又被固定在了武俠電影上,根本沒有幾個投資人和電影公司看好他。
從邵氏出來之前,有不少電影公司跟他聊的熱絡,結果等他出來之後,這些電影公司一個個都沒了動靜。
要說這其中沒有方小姐的作梗,狄龍是不會相信的。
這前後巨大的落差讓狄龍感到世態炎涼,更感覺到了大浪淘沙的無情。
“阿龍,最近還沒有電影公司聯繫你嗎?”許觀文問。
狄龍搖了搖頭,嶽華皺眉道:“方小姐夠狠啊,這是費了多大的力氣?”
“估計是想殺雞儆猴吧。”
何況小說已經確認了要改編成同名電影,這也是個宣傳點,因此沈西城又問了一些關於林朝陽跟明報出版社的合作問題。
採訪結束後,沈西城略感遺憾,他問的那些問題都被林朝陽舉重若輕的化解,不帶絲毫煙火氣,對於記者來說,這樣的採訪實在缺少爆點。
當然了,整個採訪過程是十分流暢的,林朝陽的回答也言之有物,偶爾的幽默和智慧的閃耀也給採訪過程增添了不少色彩。
等沈西城走後,董橋又與林朝陽交談了一陣,禮送他出了大廈。
“有了你今天的獨家採訪,明天《明報》肯定會有個不錯的銷量!”
林朝陽回到了東方花園已經是傍晚了,陶玉書說這一白天家裡的電話就沒消停過,到後來陶玉墨帶著孩子不堪其擾,最後把電話聽筒擱到茶几上,才得了清靜。
“去年你得獎,也沒見有這麼多人來聯繫你,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得到我們家電話的?”
“去年是第一次得獎,今年是蟬聯,影響自然是不同的。而且這次是我跟輝仔一起蟬聯得獎,肯定會有疊加效應。
我們家的電話號碼又不是秘密,託人打聽一下,不難知道。”
一家人邊吃飯,邊聊著今天一天外面的新聞。
陶玉墨繪聲繪色的給林朝陽講起報上誇獎林朝陽的那些報道,今天她特地跑到外面買了好些份報紙,就想看看那些媒體上對林朝陽的報道。
“姐夫,他們誇你是‘編劇聖手’呢,一下子捧出了兩屆影帝,還都是同一個人。”
“還有報紙誇你是‘內地才子’,說才子就才子,偏要加上‘內地’兩個字,讓人彆扭。”
幾個人正聊的熱鬧的時候,家裡的門鈴聲響起,林朝陽起身去開門,竟然是李翰祥。
他一進門便抱怨道:“給你們家打了一下午電話,怎麼沒人接?”
“騷擾電話太多了。”林朝陽回了他一句,又問他:“吃飯了沒有?”
“吃什麼飯啊!走走走,還等著你辦慶功宴呢。”
林朝陽被李翰祥拉著出了家門,一路來到位於灣仔的福臨門酒家。
兩人到的時候,這裡已經做了不少人,有陳懷愷、梁家輝這樣《棋聖》的主創,也有李翰祥的圈內好友如許觀文、嶽華、狄龍、蔡瀾等人。
一見面,大家就抱怨林朝陽來的遲,李翰祥也跟著調侃道:“朝陽,你現在好歹也是名滿香江的編劇聖手了,好歹也配個大哥大啊。”
“有了大哥大,別人打電話你就得接,不是花錢給自己上了道枷鎖嗎?”
他這話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好了好了,先別說這些了。《棋聖》今年在金像獎上又一次大獲全勝,還蟬聯了獎項,得好好慶祝一下!”
李翰祥的情緒高漲,聲音洪亮,幾句話便將慶功宴的氣氛烘托了起來。
《棋聖》是他的新崑崙影業投資出品的,電影票房豐收,獎項也拿了,說起來在電影這一行裡,已經是非常少見的成功案例了,所以李翰祥高興是自然的。
但今天這麼高興,還有另一層原因。
新崑崙影業是他自家的電影公司,放在如今熱火朝天的香江影壇一直是個不起眼的存在。
本來李翰祥當初成立公司也僅僅是為了拍《垂簾聽政》,也沒想過這家公司後面會有什麼發展。
可誰也沒想到,這麼三四年時間走下來,新崑崙影業連續出品了《垂簾聽政》《棋聖》這兩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不僅讓他賺的盆滿缽滿,更把新崑崙影業的名頭打了出去。
《棋聖》在金像獎上獲獎,不光是讓劇組的主創們收穫了名氣和熱度,也讓新崑崙影業成了一些老闆和電影公司追逐的寵兒,今天已經有老闆約李翰祥談他下一部電影的投資了。
要知道自從李翰祥跑到內地拍電影之後,在香江這邊就已經很少能碰到主動要給他投資的老闆了,基本都得他主動去談才行,這樣的變化自然是可喜可賀的。
慶功宴的氣氛逐漸熱烈,隨著酒喝的越來越多,已經有人開始滿面紅光的放浪形骸。
林朝陽跟大家喝了幾杯酒,大多數時間都是聽他們聊著香江影壇的各種八卦。
今天在場的這幫人大多出身邵氏,一喝了點酒就難免話當年,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邵氏宿舍鬧鬼的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來聊去,把本來好好的氣氛聊冷清了下來。
鬧鬼這事在外人看來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在李翰祥、狄龍他們這些親身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來說卻是難以磨滅的記憶。
李婷、林黛、莫愁、樂蒂、白小曼……
用李翰祥的話說,那些年邵氏的明星們好像中了蠱,一個接一個的離奇去世,更加坐實了邵氏片場的鬧鬼傳言。
聊到最後,這些人的語氣裡充滿了唏噓。
“唉,一晃邵氏也要結業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這些人都成了老古董了。”嶽華萬分感慨的說道。
他是少年成名,七十年代時也是當紅小生,當年名氣並不比狄龍差多少。
可到了這幾年,隨著邵氏傳統武俠電影的沒落,嶽華在電影界已經演不上像樣的電影了,這兩年開始在電視劇裡演配角了。
“你就不錯了,好歹還有戲拍。阿龍才叫慘,得罪了方小姐,現在戲都沒得拍!”李翰祥大咧咧的拍著狄龍的肩膀說道。
狄龍不禁苦笑,滿臉苦澀。
想當年,他在邵氏也是穩坐“一哥”寶座,香江影壇的當紅炸子雞,他當紅的時候還沒李小龍、程龍什麼事呢。
可惜時移世易,進入八十年代,邵氏在嘉禾和新藝城的夾擊之下潰不成軍,狄龍的演藝生涯也陷入了低谷。
到今年年初,狄龍與邵氏的合約快到期了,邵氏幾番催促他續約,可狄龍卻拒絕了。
這幾年他眼看著原本一個個不如他的後輩離開了邵氏後發展的風生水起,說狄龍心裡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來,狄龍順理成章被邵氏給冷藏了,最近大半年一直沒拍戲。
上個月,他和邵氏的合約到期了,本以為從此可以天高任鳥飛,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巴掌。
這幾年香江影壇人才輩出,新星如過江之鯽,他四十多歲才從邵氏出來,戲路又被固定在了武俠電影上,根本沒有幾個投資人和電影公司看好他。
從邵氏出來之前,有不少電影公司跟他聊的熱絡,結果等他出來之後,這些電影公司一個個都沒了動靜。
要說這其中沒有方小姐的作梗,狄龍是不會相信的。
這前後巨大的落差讓狄龍感到世態炎涼,更感覺到了大浪淘沙的無情。
“阿龍,最近還沒有電影公司聯繫你嗎?”許觀文問。
狄龍搖了搖頭,嶽華皺眉道:“方小姐夠狠啊,這是費了多大的力氣?”
“估計是想殺雞儆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