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44章 百年一遇的妖孽(第3頁)

“哎呦!我這外甥女可真漂亮,眼睛水汪汪的,鼻樑還這麼高,瓜子臉,一看就是個美人胚子。姐,你可真會生!”

“行了,少拍馬屁,下回別買這麼貴的東西了。”

“又不是回回買,再說我這個不貴。”

杜峰買的金鎖樣式精緻,是他早在香江的時候就買好了的,那邊金價比內地這邊低了一些。

“不貴也是幾千塊錢。”陶玉書責備了一句,然後轉換了話題,問道:“這幾個月都忙什麼了?”

一聽到她的問題,杜峰立刻來了精神。

“還能忙什麼,忙服裝城的事啊!我從香江回來之後,在廣東待了一個多月,供貨渠道已經初步談好了。回來這些天我就是跑關係,另外就是服裝城的選址,也有了眉目。”

“行啊,你這效率夠快的。”陶玉書笑了起來,又問:“這麼說,這回過來就是找我要錢來的?”

杜峰正色點了點頭,“姐,剩下的事就全靠你了!”

聽他這麼說,陶玉書心裡莫名的升起一股興奮來。

在家裡待了快三個月了,她感覺自己都快生鏽了,杜峰的出現簡直就是救她於水火。

“都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

“打錢啊!”

陶玉書期待了半天,杜峰再也沒有下文,她不甘心的問:“沒了?”

“沒了。”

陶玉書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哦,對了……”杜峰突然說道。

陶玉書的眼睛明亮了起來,“還有事?”

“註冊公司和籌備過程你肯定得露幾面。你放心,不會耽誤多長時間,就是做個樣子。”

杜峰怕影響了陶玉書照看孩子,殊不知陶女士現在對這些工作是求之不得的。

“沒事。服裝城這麼大的項目,你一個人忙不過來是肯定的,我也是股東,做些工作也是應當的。”

林朝陽心裡對陶玉書那點小心思門兒清,等杜峰走後,他語氣幽幽的說道:“媳婦,咱閨女才兩個月。”

“我又沒說要扔下閨女。服裝城這事咱不是也投資了嘛,總不能當個甩手掌櫃的。”

陶玉書的理由找的正大光明,可閃爍的眼神卻暴露了她內心的真實想法。

林朝陽懶得拆穿她的小心思,只提了一個要求,“那你把玉墨叫回來吧。”

夫妻倆對視一眼,心生默契。

“也是。《楚門的世界》都拍完了,她在香江暫時也沒什麼事。”

這個時候陶女士已經顧不上妹妹的死活了,再說那些零花錢也不是白領的,該到玉墨同志為這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陶玉書積極的跟杜峰商討服裝城的建設事宜,跟當初只想做個財務投資的態度截然不同。

林朝陽怕杜峰多想,只能給他解釋:“你姐她沒別的意思,就是在家閒不住。”

“姐夫,你瞧你這話說的,這生意你跟我姐本來就出了錢。”

臘八這天,燕京市西城區工商局內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工商登記。

1980年4月10日,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燕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被批准成立。

與燕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一同被批准的還有中國迅達電梯有限公司、xj天山毛紡織品有限公司、燕京建國飯店等諸多合資企業。

這些合資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外資合資的對象都是國有企業。

過去幾年裡,國內各個省市的合資企業不斷湧現。

一直到1983年,滬上第一家進入中國的跨國汽車公司結出了碩果,德國大眾的桑塔納汽車組裝成功,這條新聞在當年有著太強的寓意和象徵性。

而在84年,國家又為私人辦企進行了鬆綁。

今天這場工商登記的特殊之處是在於,這次外資合作的對象並非是以往佔據國內經濟主流國有企業,而是一傢俬營企業。

外資與私營企業合資辦企業,這在燕京還是第一家。

按照國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規定,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外資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25%。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名為燕京亞歐時裝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營者各持股50%,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陶女士、杜總恭喜了!”

工商登記手續完成,區工商局一把手向陶玉書和杜峰表達了一番祝賀。

亞歐時裝的投資規模雖然不算大,但畢竟是國內第一家港資與私營企業合辦的合資企業,這也算是他們西城區工商部門一項不小的政績。

工商局為此還特地找來了《經濟日報》《燕京日報》的記者,想讓他們好好報道一番。

今天的陶玉書完全是一幅港風美少婦的打扮,襯得一旁的杜峰有點土氣,不過也剛好符合兩人的人設。

一個是香江來的女企業家,一個是內地的個體戶。

陶玉書身後還跟了個不情不願的小跟班兒,陶玉墨幾天前就被姐姐從香江給調回來了,從此就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

剛滿三歲的小冬冬整天活蹦亂跳,精力旺盛的一塌糊塗。

現在又多了個只會吃喝拉撒哭的小丫頭片子,在香江過了半年滋潤生活的陶玉墨一時之間適應不了這樣巨大的落差,差點抑鬱了。

有心想回單位上班,可又捨不得陶玉書給她的零花錢。

之前她還擔心回來之後陶玉書降她的零花錢,現在,她只感覺這些零花錢還是太少了。

看著陶玉書風風光光的接收著記者的採訪,陶玉墨心裡忍不住蛐蛐。

黑心的女資本家!

等採訪結束後,兩家人出來一行人從工商局出來,陶玉墨問杜峰:“咱還幹什麼去?”

杜峰得瑟道:“你現在得叫我董事長才行,陶董事!”

陶玉墨給了他一個白眼,“行,杜董事長,咱們現在幹什麼去?”

“走!去看看咱的亞歐服裝城!”

杜峰大手一揮上了車,一黑一白兩輛豐田皇冠來到屹立於西單北大街上的西單商場。

現在的西單商場是在1972年由西單商場職工們自己蓋起來的新樓,面積比早年間大了四倍,營業面積達到了1.8萬平方米。

這個數字放在後世平平無奇,可在如今卻是燕京最大的百貨商場。

五層高的商場坐東朝西,橫居於西單北大街之上,是整條街最氣派的建築。

三人站在西單商場門前,杜峰用手指著商場,“二樓、三樓,兩層1000平的面積,以後那就是我們亞歐服裝城。”

1000平的營業面積,跟當初杜峰吹的2000平有很大的差距。

不過理想跟現實終究是有差別的,西單商場是國營商場,杜峰他們想在這裡開自營的服裝城可不是容易事。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西單商場開始實行承包制,原則上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以跟西單商場簽訂承包合同。

但實際上沒有點門路,你想都不要想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商場裡租到櫃檯,更何況杜峰想要租的還是上千平的營業面積,這裡面涉及到的協調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