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
眼神不經意的掃了一眼不遠處那些顧客,杜峰又看向女同志,臉上露出了歉意的笑容。
“大姐,這開線我看了一下。確實是我們的問題,實在是抱歉。”
見杜峰如此乾脆的承認了問題,女同志不像剛才那麼氣憤了。
“你們要早這樣,我還能跟你們喊嗎?”
杜峰笑著說道:“是是是。您來買我們的東西,那就是信任我們服裝城。
不過我們這位同事呢,也是按照單位的規章制度辦事的,您也別怪她。
您這件衣服呢,確實過了我們的質保期。”
聽到這話,女同志又狐疑的看向了杜峰,以為杜峰只是跟她耍嘴皮子。
她正想開口,杜峰卻接著說道:“我看問題也不大,就是開個點線。看這樣行不行?我讓我們的維修師傅免費給您補上,保證跟新的一樣。”
女同志一聽就急了,她要是隻要求補衣服,還來服裝城幹嘛,自己在家不就補了嗎?
“您別忙,您別忙,先聽我說完。”杜峰攔住了女同志將要開口的話,又接著說道:“不過這件事我們確實有一定的責任。我再送您一個牛皮錢包,您看怎麼樣?”
杜峰之所以要送女同志個錢包,而不是給她換衣服,一來是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二來是換下來的衣服只能按照尾貨半價來處理。
補償個錢包的話,既給服裝城這邊省了錢,女同志那邊也有便宜佔。
果然聽完杜峰的話,女同志面色一喜。
她要求換衣服,主要是因為當時買衣服的時候聽營業員承諾可以換。
手頭這件衣服才穿了沒幾天,只要補好開線的地方,就跟新的一樣。
現在人家給免費補衣服,還送個牛皮錢包,等於白撿了個錢包。
服裝城賣的錢包她那天買衣服的看過,做工用料都很精緻。
女同志的臉色柔和下來,藏著幾分喜色,“行。”
“好。小張,你先把衣服送給維修師傅,再去陪大姐挑個錢包。”杜峰立馬吩咐營業員。
營業員起身便要將衣服送走,這個時候女同志卻不撒手了。
大概是出於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心理,她說道:“算了,就開了這麼點線,回去我自己補上吧。”
杜峰卻執意說道:“沒事。正好最近我們維修師傅也沒什麼事,您也得讓她們乾點活。”
他的語氣戲謔,讓女同志開懷笑了出來。
“哎呀!真是謝謝你了。在你們亞歐服裝城買衣服真是買對了,就衝你們這個服務態度,以後我們家衣服都在你們這買了!”女同志暢快的說道。
杜峰聞言笑聲豪爽,“謝謝,感謝大姐您對我們服裝城的信任!就衝您這話,我再送您一條皮帶,以後您可得給我們服裝城多宣傳宣傳啊!”
“哎呦,用不著用不著!”
杜峰跟女同志談笑風生了好一會兒,他環顧了一圈四周,發現已經沒人關注看熱鬧了。
等女同志跟營業員去挑選錢包之後,他又接著在賣場裡轉了一陣。
等到中午的時候,他去西單商場食堂吃飯,身邊坐了兩個商場的售貨員正邊吃飯邊聊天,杜峰聽到兩人的對話裡談到了服裝城,忍不住聽了一耳朵。
“我上午去二樓逛看好了他們那的紅外套,就劉曉慶穿的那個,真好看,就是太貴了,一件要單衣快40塊錢。”
“可不嘛,有那錢在別的地方都夠買兩件了。不過他們家貴是貴,東西真沒得說,態度還好。
那天我跟我小姑子去湊熱鬧,給我們家那口子買了條褲子,花了快30塊錢。
我們家那口子你不是知道嘛,短粗胖。我在他們那改完了褲腳,拿回家又發現腰身不合適。
我尋思他們不是說可以免費給改衣服嘛,我就又給拿回來了,你猜怎麼著?
人家二話沒說,還真就給改了,一分錢沒要。”
“你啊,下回買衣服還是得帶著人來。多虧了服裝城能免費改衣服,要不然你還得多花一筆錢。”
“可不嘛!”
兩個年約四十多歲的女售貨員在那裡聊了好一會兒,杜峰聽的津津有味,等兩人吃完飯走了之後,他還在那裡獨自思考。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他的腦海中再次飄過林朝陽對他說的那句話,心中生出了一股明悟來,感覺豁然開朗。
四月仲春,草長鶯飛。
大週一的閒來無事,林朝陽帶著妻兒跑到了頤和園遊玩。
小冬冬撒了歡兒的瘋跑,陶玉墨跟著他的後屁股,一個勁兒的喊“你慢點兒”。
林朝陽抱著晏晏和陶玉書漫步在昆明湖邊,陽光溫暖,春風拂面,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暢。
“咱們什麼時候回香江?”陶玉書突然問。
前天林朝陽收到徐克的消息,說電影工作室準備投拍《英雄本色》,想讓林朝陽跟導演吳宇森見個面聊聊。
“過兩天吧,明天《十月》邀請我去參加個座談會,後天再把家裡的事安排安排。”
“好。”
買機票這事陶玉書表現的很積極,亞歐服裝城開業半個多月了,她也閒了半個多月。
迫切的需要給自己找點事做,回了香江就有事情可以做了。
翌日上午,林朝陽來到了燕京出版社。
這是燕京出版社由東興隆街搬到了新北三環之後,林朝陽第一次過來。
“朝陽,歡迎歡迎!”
座談會的舉辦地點在燕京出版社會議室,由田耕這個總編主持,他一見林朝陽,連忙上前熱情的握住了林朝陽的手寒暄起來。
在林朝陽與田耕寒暄的時候,會議室內眾人的眼神都落在了林朝陽身上。
今天是青年作家座談會,來的作家年紀都不大,其中多半是燕京的。
這些人裡有不少人沒見過林朝陽,但一聽“朝陽”這個稱呼,再結合田耕這個熱情的態度,就知道來人是誰了,眼神不禁頻頻向林朝陽投來。
寒暄過後,林朝陽落座,他的位置被安排在了李拓和鄭萬龍的中間。
“你們倆也算青年作家嗎?”
他們倆年紀都在四十開外,怎麼也不算“青年”作家了。
“我是編輯,你問問他是怎麼混進來的才對。”鄭萬龍狡辯了一句,很沒有義氣的把矛頭對準了李拓。
李拓跟一旁虎頭虎腦的小年輕說:“小佟,咱倆換個位置,我得離他們遠點。”
被叫小佟的年輕人不知所措的站起身,稀裡糊塗的就跟李拓換了個位置,他突然坐到了林朝陽身邊,滿心緊張。
“林老師好!”他緊張的跟林朝陽問了個好。
林朝陽笑呵呵的說道:“叫什麼林老師啊,看起來我也沒比你大幾歲,叫我朝陽就行。”
人家讓他叫是客氣,小佟當然不可能真的叫。
“小佟同志看著面生,不是燕京人吧?”
小佟有些靦腆的說道:“我是江蘇的。不過大學是在燕師大唸的,現在在《鐘山》當編輯。”
林朝陽故作驚訝,“哦?燕師大的?哪一屆的啊?”
“我是84年畢業的,比陶師姐小了三屆。”
77級、78級本科生是同一年入學,也是同一年畢業,只是時間差了半年,陶玉書是77級的,跟80年入學的小佟差了三屆。